乌拉那拉·宜修在雍正驾崩之后,没过多久便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并没有去投胎,她的灵魂竟被困在了这座宏伟而又冰冷的紫禁城内。
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禁锢,只能在这一重又一重的宫墙之间孤独地游荡着。
她心中满怀的怨恨,犹如一团浓重得无法消散的阴云,时刻笼罩着她。
每一次回忆起曾经在宫中经历过的种种权谋斗争、爱恨情仇,那股怨愤便愈发强烈起来。
就在这看似永无止境的游荡之中,一个惊天的秘密突然浮出水面。
原来,皇上生前最为疼爱的那对龙凤胎,竟然并非他自己的亲生骨肉,而是甄嬛与果郡王暗通款曲之下所诞下的私生子!
这个真相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狠狠地击中了宜修的灵魂。
原来当时她们只是把奸夫怀疑成了温实初,她们只是怀疑错了人而已!
那个甄嬛,平日里总是摆出一副柔顺忠诚的模样,谁能想到在那张楚楚可怜的面容背后,隐藏着如此肮脏不堪的勾当?
她竟敢背着皇上与其他男子行此苟且之事,甚至还胆大包天地将私生子冒充成皇上的子嗣,妄图瞒天过海。
更让宜修感到愤怒不已的是,不仅甄嬛犯下了这等大逆不道之罪,就连一向以端庄贤淑着称的沈眉庄,也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原来,她的女儿竟是她与太医温实初的私生女!
宜修只觉得胸膛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几乎要将她整个紫禁城都吞噬殆尽。
这两个贱人,竟然如此辜负了皇上对她们的宠爱有加,毫不留情地给皇上戴上了一顶硕大无比的绿帽子。
她们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对皇上个人尊严的严重践踏,更是对皇家血脉的肆意混淆。
这种无耻的背叛行径,实在是天理难容,令人发指!
宜修深信,皇上之所以会过早地离开人世,必定与这些见不得光的丑事所带来的沉重打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到这里,她心中的恨意越发深沉,恨不得立刻将甄嬛和沈眉庄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宜修的灵魂在宫墙内飘荡着,心中不断地呐喊:“若是再来一次,本宫一定要把甄嬛等人按死,定要让皇上知道甄嬛的真面目!”
一阵白光闪过,乌拉那拉·宜修下意识闭上了眼睛。
等她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回到了景仁宫。
她心中一惊,旋即涌起一阵狂喜,她这是回来了吗?她急忙摸了摸自己的脸,有血有肉有温度。
她确实是回来了,可是现在究竟是什么时间呢?
正在她满心疑惑的时候,剪秋走近内殿道:“娘娘,皇上又叫人来请娘娘去永寿宫挂福袋,奴婢都说了娘娘犯了头疾,可是皇上根本不相信!连轿撵都准备好了!”
宜修心中一凛,原来她回到了这个尴尬的时候啊!如今这个时候甄嬛已经从凌云峰回来了,并且已经经历过“滴血认亲”。
她紧锁眉头,面色阴沉地暗自思忖着:如今,她苦心经营多年所积攒起来的势力已然彻彻底底地废掉了。齐妃自尽了,祺贵人则因犯下大错被打入冷宫,最终香消玉殒。
就连安陵容也吃下苦杏仁已不在人世。也就是说,曾经那些隶属于她阵营的妃嫔们如今都不复存在。
这可该如何是好呢?宜修不禁感到一阵焦虑和无助,但这种情绪仅仅持续了片刻。
很快,她的眼中便闪过一抹决然之色,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
因为她深知,上天竟然赐予了她重新来过的宝贵机会,那么就算当下的处境无比艰难,她也要鼓起勇气与甄嬛再度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
此时此刻,甄嬛再次怀有身孕,宜修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对于甄嬛腹中胎儿的命运,她心知肚明——这一胎注定无法顺利降生,毕竟在上一世便是如此结局。
而且按照前世的经验来看,接下来甄嬛必定会佯装摔倒,并将此罪责嫁祸于她。
至于那个亲生女儿珑月,虽然年纪尚小,仅有五六岁而已,但她却足以成为给予她沉重打击的致命武器。
她只是哭着说了一句“皇后推了熹娘娘”,便让令皇上对她失去所有信任。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场阴谋应该就在此时此地即将上演,宜修暗暗想着。
看来,为了应对眼前这棘手的局面,自己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
回想起上一世,正是由于自己毫无防备之心,才会如此轻易地掉入甄嬛及其党羽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从而背负起那不白之冤。
这一世,无论如何,她都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她因头疾骤然发作,此刻正于景仁宫中静心养病。
皇上得知此事后,非但未前来探望,竟还毫不犹豫地将宫权交付给他那心尖上的宠妃甄嬛。
皇后闻此,眼眸之中瞬间闪过一抹狠厉之色。
她乌拉那拉·宜修,好歹乃是太后的亲侄女,更是大清国母。
自太后仙逝之后,便将所有可用之势力尽数交予她手。
况且,她担任皇后之位已然如此漫长的时间,期间更是精心经营,培植了不少属于自己的势力。
既然甄嬛等人这般自寻死路,那本宫便成全了她们。
宜修微微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而后缓缓起身,对着身旁的剪秋沉声道:“罢了,本宫去便是。
如今这个节骨眼上,本宫断不可触怒皇上,否则只会让那甄嬛愈发得意张狂。”
随后,皇后端坐在轿辇之上,一路行来,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不息。
过往的种种情景,犹如走马灯一般,在她的脑海之中不断地闪现。
那些曾经的荣耀与纷争,那些勾心斗角的过往,以及如今所面临的困境,一一在她眼前浮现,此刻交织成复杂的心绪。
轿辇停下,皇后强自镇定,在剪秋的搀扶下缓缓走进永寿宫。
江福海手拿拂尘,高声唱报道:“皇后娘娘驾到!”声音在宫殿中回荡。
除了雍正皇帝,其余的妃嫔、宫女、太监纷纷向皇后行礼,齐声道:“皇后娘娘万福金安!”皇后端庄而立,微微颔首,尽显母仪天下之风范。
皇后莲步轻移,缓缓向前,而后对着皇上盈盈下拜,声音温婉而端庄:“臣妾参见皇上!愿皇上万福金安!”
皇上微微抬眸,神色淡然,轻轻抬手道:“快起来吧!”
皇后闻声,恭顺回应:“是!”
此时,皇上手中轻甩着十八子,面容之上依旧是淡淡的神情,缓缓开口道:“你身体不适,朕却叫你来,实在是勉强了你!你不会怪朕吧!”
再次见到皇上的那一刻,皇后的心中猛地一痛,如被针尖轻轻扎过。
这个她爱了几十年的夫君啊,明明知晓她身体抱恙,却为了他的那些小妾而这般为难她。
可她又能如何呢?这份深沉而执着的爱,早已让她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从豆蔻年华到如今,她的一颗心全系在他的身上。
她清楚地知道,皇上吃准了她不会怪他,所以这就是所谓的被偏爱的永远都是那么有恃无恐。
而她,即便心中有万千委屈,也只能默默咽下,继续以皇后的端庄姿态,守在他的身边。
皇后微微扬起下巴,脸上露出适当的笑容,语气平和地说道:“怎会!臣妾刚才身体不适,所以不打算来的,但皇上一直惦记熹贵妃,臣妾同皇上夫妻本为一体,臣妾又怎么会不关心呢!
之所以来迟,是因为臣妾去库房找了一尊送子观音送给熹贵妃,希望熹贵妃能够顺利产子!”
甄嬛闻言,连忙行礼,眼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之色,轻声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臣妾一定把这尊观音放在寝殿,日夜敬香。”
说话间,甄嬛身后的崔槿汐和皇后身后的江福海默契地做了交接。
皇上看着皇后,脸上露出满意之色,赞道:“皇后贤惠!”这一声夸赞,在这宫殿之中显得格外响亮。
然而,众人心中却各有思量。皇后的这份“贤惠”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深意?
甄嬛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后说道:“皇上,臣妾有一个小小的请求,皇后娘娘一直以来对后宫关爱有加,这株珊瑚臣妾想借此机会献给皇后娘娘,不知可否?”
坐在一旁的端皇贵妃插话道:“熹贵妃对皇后娘娘的敬爱之心实在令人感动,但这珊瑚可是皇上特意赏赐给贵妃安胎用的啊!”
此时,皇后心中暗自不屑,甄嬛又在这儿故作姿态,无非是想证明皇上对她更为重视,企图激怒自己罢了。
于是,皇后的回答和上一世一样,她微微一笑,回应道:“本宫并不缺少任何东西!熹贵妃还是好好保留那株珊瑚以供欣赏吧!切不可辜负了皇上和本宫的一片心意。”
敬贵妃微微颔首,柔声道:“皇后娘娘慈爱,今日臣妾和皇贵妃娘娘来,也是为了熹贵妃能早日诞下皇子安胎祈福的。”
皇后心中冷哼,这冯若昭如今跟在甄嬛身后,说话的声音倒是越发硬气了。
皇上看向甄嬛,问道:“熹贵妃,法师的平安福都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