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江州平定之后,南唐这片土地上也就此是彻底安宁了,赵匡胤为此而再一次地大赏群臣。赵光义已经位极人臣只能是给他增加食邑了事,而东府的两位行政长官宰相薛居正和沈义伦则被加官为光禄大夫,枢密使曹彬和宣徽北院使潘美加官为特进,其余文武官员也是各自都有封赏。

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赵匡胤这一次封赏百官时给他的三弟赵光美和他的长子赵德昭加了一个“开府仪同三司”的职衔,这意味着他们二人可以开始建府并组建自己独立的政治班底。如果对这个概念比较模糊,那么请参考李世民的秦王府以及隶属于他王府里的那些幕僚和将军。

这里想多说一句,有些知识渊博之人总喜欢说赵光义才是赵匡胤的三弟,赵光美应该是赵匡胤的四弟,还说赵德昭不是赵匡胤的长子,因为他们的前面都另外还有兄长,尽管都早亡了,可赵光义就应该是赵匡胤的三弟,赵光美就应该是赵匡胤的四弟,赵德昭也不该被称之为赵匡胤的嫡长子。对于这种人以及这种言论,我就想说一句话:“不杠你很难受吗?你以为全天下就你知道这些?”

后世的一些严格尊崇史料的学者坚持认为赵匡胤一心就是想在将来把皇位传给他的二弟,理由就是赵匡胤直到临死之前都在有意地打压自己的儿子,不让其过于地出风头,但这种说法其实站不住脚。在赵匡胤驾崩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让他的儿子频繁地抛头露面了,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段里,但他自己恐怕是怎么也没想到他这样做竟会让他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他还以为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儿子,可是他想错了。

赵光美和赵德昭的政治地位突然在这个时候被赵匡胤拔高很明显是其有意为之,这表明他在谋求迁都却遭遇失败之后开始有意要在皇族内部建立起新的势力以抗衡一家独大的赵光义。然而,要让他突然对赵光义翻脸甚至拿下赵光义,这种事他还真的做不出来,一来他是真的不忍对自己的这个弟弟下那么重的狠手,二来赵光义的势力在开封城以及朝廷内部官员体系中盘根错节,贸然行动定然引起官场地震。再者说,赵光义尽管已经在挑战和威胁他的皇权,可这人毕竟还没有做出什么特别出格的事,赵匡胤如果要对其下手实在是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由头。于是,此时的赵匡胤只能选择对自己的这个弟弟徐徐图之。

这年六月,赵匡胤在某位高人的建议下弄出了一个“阴招”来对付赵光义——风水。这件事我们必须得经过一番深度思考和分析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在正史的记载里这件事却显得是那么的温馨可人(后来也被登基后的赵光义拿来视为兄友弟恭的有力证据),而这就是政治,表面其乐融融暗地里却是你死我活。这事便是赵匡胤认为赵光义的晋王府地势过高没有水景,他亲自到晋王府去巡视,然后命人开渠引水至晋王府,而且前后数次亲自视察工程进度并催促其赶快完工。

表面上看这可真的是兄弟情深,长兄如父,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晋王府立在这儿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现在突然要引水?难道建府选址的时候那些风水大师都是瞎子?而且赵匡胤为什么要在这种兄弟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的敏感时期改动晋王府的风水?后世的解读是有人向赵匡胤说晋王府有王气,注水入其府可毁其风水断其王气。如今看来这是封建迷信,但在当时这却并非妄言,即使是如今的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达官显贵和商贾巨富不也是各路大神的忠实粉丝吗?

后世研究宋史的专家和学者认为赵匡胤此举是要断掉赵光义的晋王府所暗藏的王者之气,我个人对于这种说法是很认同的。不过,此事想来也是觉得可悲,作为一个堂堂的帝王竟然要用这种手段去对付他的政治敌人,他就差没有扎纸人诅咒赵光义了,但从这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赵光义此时的实力和势力已经让贵为皇帝的赵匡胤都很是忌惮了。换了别的帝王,面对拥有这等权势且敢于跟自己对着干的臣子或许早就挥刀子砍人了,即使这个人是皇族兄弟也照杀不误,可谁让宽厚仁德的大宋太祖陛下不是唐太宗呢?

皇家无亲情——这是后继的帝王们都引以为戒且甚至会亲身体验的残酷现实,但对于开国之君来说他们却要用血泪乃至是自己的生命去诠释和领悟这一点。

另一个可以说明赵匡胤有意要打压赵光义的证据在《宋史.太祖本纪》里可以找到一丝线索,那就是在给赵光义的府中建好水池之后,赵匡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先后三次去了赵光美的家中。这可不是什么兄弟间的串门,而是一个帝王主动到臣子的家里去而且是一个月里先后去了三次,这在古代是何等的尊宠?而且,我们同样也得注意当下的这个政治背景和环境,我们是否可以将此理解为赵匡胤准备着力培养赵光美来制约赵光义呢?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是我们的事后分析,我们甚至连他们兄弟之间都说了什么都是无从而知,更何况即使他们说了什么也不会被史书明文记录,因为未来的那位太宗陛下绝对不会允许!

不管是在《宋史》还是在各种版本的《资治通鉴长编》里,有关于这段时期的一些敏感史料和人物几乎都没有踪迹,尤其是赵光义在从洛阳回到开封后几乎就处于消失和隐身的状态。在史书里,这段时间的赵光义简直安静得不能再安静,而他反对迁都的事似乎也就这样过去了,赵匡胤也似乎没在这方面再动过任何的心思。

我们姑且相信这种说法,但就算这事真的翻篇了,可面对赵匡胤的种种对自己不利的举动,作为一个在权谋之道上把赵匡胤远远甩出几条街的顶级权谋家,赵光义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不可能就那样安安稳稳地等着某一天被他的大哥给他来一个安乐死。赵光义肯定会反抗,对于赵匡胤的反制他会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应,至于具体他都运用了哪些手段我们却无从而知,因为它已经被永远地埋进了历史的长河里。

每当我在面对这段历史的空白时总是有一种很强烈的压抑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天塌了下来,然后你整个人就无法动弹,你甚至没法产生任何的情绪,因为你的所有挣扎和意念在如此强大的不可抗力面前都显得毫无意义。在我个人看来,抹平一段历史就如同杀人之后对其毁尸灭迹,你连一点尘埃都发现不了,这种压抑没有任何语言和词汇能够描述。

这就是历史的悲哀之处,当最高统治者决定抹平一段历史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阻挡这一切的发生。

如前所言,赵匡胤很有可能认为自己可以通过一种很温和的手段慢慢培植起一支甚至多支可以与赵光义相抗衡和制约的政治力量,这种思维和策略就注定了他不会对赵光义及其势力采取雷霆手段予以剪除。赵匡胤毕竟是平民出身的皇帝,骨肉同胞之情在他手里的分量举重若轻,可以说只要赵光义不主动向他亮出利刃,那么他就绝不会动赵光义一根汗毛。更重要的是,他或许至死都不会想到自己手拉着手将其带大的二弟有朝一日会对他骤起杀心。

遗憾的是,这位宋朝的开国之君低估了他的二弟。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冒险精神的野心家和权谋家,赵光义怎么可能任由他人决定自己的人生?试问:假如你是赵光义,当你发现有人试图将你慢慢地变成一个废人,那么你会如何抉择?毫无疑问,你会反击,而且是趁着自己的力量最为强大的时候发起反击,而不是当自己山穷水尽之时再拼死相搏。这就是赵匡胤的失算之处,也是他这一生所犯下的最大的且无可挽回的一个错误:他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运筹帷幄之中,殊不知他的二弟是一个可以为了自己的野心和抱负而押上人生全部赌注的狂热的赌徒,他不认为赵光义真的会有那个胆,可未来的太宗皇帝真的有那个胆并敢于孤注一掷。

家事国事天下事,身为一国之君的赵匡胤当然不会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和心思都用在自己的二弟身上。在破坏了赵光义府邸的风水并把自己的三弟和长子给亲手扶植起来后,赵匡胤认为自己暂时可以在内政上面松口气了,他开始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帝国的北疆。

这一年的赵匡胤马上就要满五十岁了,自打登基之后就立志于再次让华夏完成一统的他其人生的大好年华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可天下尚未一统,燕云十六州更是被强敌辽国给牢牢地霸占着,此时的他若不加快步伐做点什么恐怕就要遗憾终身了。那还等什么?华夏一统的千秋伟业现在可就剩下当初让他饮恨而归的北汉了,那就打吧!

公元976年8月,赵匡胤正式下诏攻伐北汉。他命侍卫马军指挥使党进为河东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宣徽北院使潘美为都监,虎捷军右厢都指挥使杨光美为都虞候,以上三人连同宋将牛思进、米文义分别率兵分五路共同向太原进发,然后合兵攻取太原。

另外,赵匡胤再又下令郝崇信与王政忠率军出汾州,阎彦进与齐超率军出沁州,孙晏宣与安守忠出辽州,齐延琛与穆彦璋出石州,侯美与郭进出忻、代两州。这些人的任务就是扫荡太原周边的所有州县,同时阻绝乃至消灭一切可能会去援助太原的兵马。

这次宋朝攻伐北汉的具体兵力在史书里没有记载,但看这阵容想必应该是不少的。再看这种灭国级的战略部署,宋军显然不单是想要对北汉中心开花,而且还要四面出击,赵匡胤这完全就是不想给刘继元留活什么路。

党进这伙人等了好些年终于是等到了再次攻击太原的机会和命令,轻车熟路的他们急吼吼地杀入了北汉境内,一路上几乎是畅通无阻地直抵太原城下。北汉皇帝刘继元表现得还是那么的纯爷们儿,他派人率军列阵于太原城下想要打击一下党进的嚣张气焰,党进这边对此则是求之不得。一场恶战下来,北汉军队被党进一顿暴打,在被宋军斩杀了千余人之后他们赶紧麻溜地再次躲进了堪称坚不可摧的太原城。

刘继元这下可是真的慌了,相比几年前,此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全国一统的宋军其实力更加强大,可他自己的北汉却是原地踏步甚至是还不如从前。可还没等刘继元回过神来,紧接着他又收到了一个让他更加糟心的坏消息:宋朝的将军群落里以治军严明而着称的郭进在太原以北的广袤地域里疯狂地扫荡,光是人口就掳掠了三万余人。同时,被赵匡胤任命为宋朝定难军节度使的党项首领李光睿也率领大军虎视眈眈地屯驻在黄河边上,他们就等着黄河冰封之后直接越过黄河杀入北汉境内。

这个李光睿或许在历史上不是那么的出名,但你或许知道李继迁以及后来的李元昊是什么人,没错,他们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头衔——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当然,这时候的党项人还谈不上是宋朝的敌人,更不是什么后来的西夏,这时候的他们表现得相当乖顺,是宋朝忠实的藩臣。至于李继迁和他的好孙子李元昊,这个后面再说,他们在后面有大把露脸的机会。

面对如潮水一般向自己涌来的敌人,刘继元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的保护神,他紧急派人向辽国请求出兵支援。辽国人也毫不含糊,辽国皇帝耶律贤派遣辽国南府宰相耶律沙以及辽国的皇族冀王耶律敌烈领兵救援北汉。

太原城再次成为整个东亚大地的焦点,这一次不但是宋、辽、北汉三方的角力,就连党项人也搅和进来了。一旦四方的兵马都在太原集结,那无疑将会爆发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事。

历史在这里再次留下了很多的疑问,尤其是宋朝这边。按理说,赵匡胤不可能不去防备辽国人对北汉的援助,要知道上次他亲征北汉之时就专门派遣了两路兵马负责阻击辽国人,可这一次在史书里找不到他有过派人阻击辽国人赴援北汉的记载。但是,很明显的是,他不可能没有这个准备,可为何史书里没有记载?另外,上次攻打北汉他是御驾亲征,几乎动用了国内的大半精锐力量,可这一次他只是派遣了党进和潘美前去攻打太原,那么他是否还有后续的调遣?抑或他是否准备再次来个御驾亲征?难道他真的就那么自信地以为凭借党进、潘美和郭进等人就足以灭掉北汉甚至是把辽国人也一起做掉?太原城的城墙有多难啃他是知道的,辽国人有多难对付他也是知道的,既然如此,为何没有看到他对此有任何的后续行动部署呢?

我个人认为这些是应该有的,也是应该出现在史料里的,可事实就是没有,那么原因在哪里?是否这些事情也牵涉到了一些敏感的人物和事件?直白一点说,是否在这里面又有牵涉到赵光义的事件或信息且是有损其光辉形象的信息呢?

这些都不可考证,因为留存下来的史料里根本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可这些内容确实是应该有的。很遗憾,这些都成了一个迷,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迷,就像赵匡胤的突然死亡,它们都成了迷。

进入十月,党进、郭进、齐超等人不断地将胜利的战报传至开封。宋军的势头一片大好,眼看各部宋军就将在太原城下完成胜利大会师,而辽国人也渐渐地逼近了宋辽边境。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让前线的所有宋军将士都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皇帝陛下突然驾崩了!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华夏风雨情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大人,得加钱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大周龙庭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我在宋朝造电机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这位诗仙要退婚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强横废太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宋第一奸臣这个衙门有点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四方志保家卫国红楼烟云之七郎不见长安大成公子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重燃热血年代谍影:命令与征服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穿越成丐帝种出一个强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我真没想要当皇帝大唐太子太嚣张武英殿行捕司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寒门崛起大明之最强皇孙厨神:从烧尾宴开始谋动三国少爷真厉害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红楼风起综武:之大秦仙朝有个妹妹叫貂蝉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