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珞璃只觉脑袋“嗡”的一声,手中钥匙险些滑落。她强抑心中的震惊与悲痛,转身快步迈向自己房间。
回房后,张珞璃“砰”地关上门,倚着墙,泪水夺眶而出。她年纪虽轻,却深知明教于父母和整个江湖的意义。那些英雄豪杰,竟倒在阴谋与背叛之下,怎能不让她痛心疾首。
她坐在床边,脑海中不断浮现这些年见过的明教英雄们的音容笑貌,心中怒火熊熊燃烧。“朱元璋,你这卑鄙小人!我们绝不会放过你!”张珞璃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是夜,张珞璃辗转反侧,难以成寐。她望着窗外明月,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为明教叔叔伯伯各位英雄报仇雪恨,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次日天刚破晓,张珞璃便起身收拾行囊。她将宝剑细细擦拭,系于腰间,眼神透着坚定与决绝。她走出房间,来到客栈大堂,简单用过早饭,便牵出自己的马,踏上回蝴蝶谷的归程。
一路上,张珞璃思绪万千。她深知等待自己父母和明教众人的将是一场恶战,但心中毫不畏惧。自幼受父母言传身教,她怀有一颗炽热的侠义之心,更有坚守正义的强烈信念。
当蝴蝶谷那熟悉的景致映入眼帘,张珞璃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爹爹,娘亲,我回来了,明教和江湖的暴风雨已经来了。”
踏入蝴蝶谷,谷中依旧静谧祥和,花香鸟语,可她的心情却如暴风雨来临前般阴沉。她径直走向父母居住的竹舍,满心都是对明教惨事的悲愤,急切地想与父母商议对策。
推开门,张无忌与赵敏正在屋内,见女儿归来,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张无忌笑道:“璃儿,你可算回来了,这几日在外,可有遇到什么趣事?”张珞璃却一脸凝重,并未回应父亲的笑容,而是将在客栈听闻的明教噩耗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张无忌和赵敏听闻,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张无忌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赵敏则紧咬下唇,眼神中透露出犀利与决绝,冷冷道:“朱元璋,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张珞璃看着父母,坚定说道:“爹爹,娘亲,我们不能就此罢休,一定要为明教的叔叔伯伯们报仇!”张无忌停下脚步,看向女儿,眼神中既有欣慰,又有担忧:“璃儿,此事绝非易事,朱元璋如今手握天下重兵,又阴险诡诈,我们需从长计议。”
赵敏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先寻到杨逍和唐洋,他们身为这次战斗中硕果仅存的重要人物,定然知晓更多内情。而且,明教虽遭重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尚有各个分舵,也有不少失散的忠心教众隐匿江湖,我们要将他们召集起来,重新凝聚明教的力量。”
张无忌沉思片刻,道:“敏敏所言极是,璃儿,你轻功卓绝,江湖阅历也渐丰富,我与你娘亲分头行事,你负责找寻杨逍伯伯和唐洋旗使的下落,我去联络明教旧部,敏敏则运用你的智谋,为我们出谋划策,制定计划。”
张珞璃重重点头,眼中闪烁坚定光芒:“爹爹放心,我定不会让你们失望!”她稍作准备,便再次踏上征程。
张珞璃一路查探,根据线索推测杨逍和唐洋可能逃往西北方向。她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终于在一座偏僻小镇发现些许蛛丝马迹。
小镇酒馆里,人来人往,嘈杂喧闹。张珞璃乔装打扮后走进酒馆,点了一壶酒,装作不经意地和周围人闲聊,实则打听消息。就在她几乎一无所获准备离开时,邻桌两个大汉的交谈引起了她的注意。
“你说,咱们前几日遇到的那两个神秘人,会不会就是朝廷在找的杨逍和唐洋啊?”其中一个大汉压低声音说道。
“我看十有八九是!他们行色匆匆,又遮遮掩掩,而且那武功路数,我瞧着也有些像明教的。”另一个大汉附和道。
张珞璃心中一喜,表面却不动声色,继续装作喝酒,耳朵却竖得高高的,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
“他们好像是往镇外的废弃山庄去了,不过咱们可别多管闲事,这两人可不好惹。”大汉又说道。
张珞璃心中有数,待那两个大汉离开后,她也起身,悄悄朝着镇外的废弃山庄走去。
来到废弃山庄,四周一片死寂,杂草丛生,破败的房屋在风中摇摇欲坠。张珞璃小心翼翼走进山庄,运起九阳神功,警惕地感知着周围动静。突然,她听到一阵轻微脚步声从一间破屋内传来,立刻身形一闪,躲到一旁石柱后面。
只见一个身着黑袍的男子从屋内走出,他面容憔悴,但眼神透着坚韧。张珞璃心中一动,猜测此人极有可能就是杨逍。她正准备现身,却又听到屋内传来另一个声音:“杨左使,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明教如今已遭此大难,我们势单力薄,想要报仇谈何容易。”
张珞璃心中确认,屋内说话的正是唐洋。她深吸一口气,从石柱后走出来,朗声道:“杨左使,杨伯伯,唐旗主,我是张无忌和赵敏之女张珞璃,特来相助!”
杨逍和唐洋听到声音,立刻警惕起来,两人迅速摆出防御姿势。待看清张珞璃的模样,杨逍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你真的是张教主的女儿?”
张珞璃走上前,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递到杨逍面前:“杨伯伯,这是我爹爹让我带在身上的信物,您一看便知真假。”
杨逍接过玉佩,仔细端详,只见玉佩上雕刻着明教的圣火标志,心中疑虑顿时消散。他长叹一声,说道:“张教主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我们只在你小时见过几次,你都这么大了!如今明教蒙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教主。”
张珞璃连忙说道:“杨伯伯,如今不是自责的时候,我们要尽快想办法重振明教,为死去的英雄们报仇。我爹爹和娘亲也在四处奔走,联络旧部,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定能让明教重新崛起!”
杨逍和唐洋听了张珞璃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升腾起了希望。三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讨对策。
与此同时,张无忌在江湖上四处奔波,凭借他在以往的威望和人脉,联络到了不少英雄好汉和明教旧部。这些人听闻明教惨状,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愿意相助张无忌,与朱元璋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