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种性本相同,如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皆和融。待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自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心猿意马。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如金乌般火红。朗朗辉辉娇艳,任凭出入乘龙。
话说三藏谨遵菩萨教旨,收了行者,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住心猿意马,同心协力,直奔西天而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过了夏月炎天,又到了三秋霜景。
只见那:
薄云消散,西风渐紧,仙鹤鸣叫着飞向远方的山峦,霜林似锦,景色苍凉。山长水远,路途漫漫。征鸿从北方飞来,玄鸟回归南方的阡陌。旅途上的行人害怕孤单,衲衣单薄,容易感到寒冷。
师徒四人一路前行,渐渐感觉到热气扑面而来。三藏勒住马缰绳,疑惑地说道:“如今正值秋天,为何却有如此炽热的气息?”八戒回应道:“原来你不知道啊。在西方的路上,有一个叫做斯哈哩国的地方,那里是太阳落山的地方,俗称‘天尽头’。每当到了申酉时分,国王就会派人登上城头,擂鼓吹角,声音混杂着海浪翻滚的声音。太阳乃是真火,落入西海之中,就像火淬水一样,发出巨大的声响;如果没有鼓角之声掩盖,那声音就能震杀城中的小孩。这里热气蒸腾,想必是已经接近日落之处了。”大圣听了,忍不住笑道:“呆子,别胡说八道!要说斯哈哩国,还早着呢。像师父这样朝三暮四、走走停停,如此耽搁下去,就算从小走到老,老了又变小,经历三生三世,也到不了那里。”八戒问道:“哥啊,照你这么说,这里不是日落之处,那为何如此炎热呢?”沙僧推测道:“可能是天气异常,秋天却像夏天一样炎热吧。”
他三个正在激烈地争论着,忽然瞧见路旁有一座庄院。那庄院甚是奇特,房舍是红瓦盖的,垣墙是红砖砌的,门是红油漆的,就连板榻也是红漆的,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三藏见状,连忙下马说道:“悟空,你去那人家问问消息,看看这炎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大圣听了,收了金箍棒,整理了一下衣裳,故意装出一副斯文的样子,从大路上下来,径直走到门前观看。这时,门里突然走出一个老者。只见他身穿一件颜色说黄不黄、说红不红的葛布深衣,头戴一顶颜色说青不青、说皂不皂的篾丝凉帽。手中拄着一根弯不弯、直不直,还带着许多节的暴节竹杖,脚下踏着一双新不新、旧不旧的靸鞋。他的面容好似红铜一般,胡须犹如白练一样。两道寿眉遮住了碧绿的眼睛,一张咍口露出了金色的牙齿。
那老者猛地抬起头来,瞧见行者,不禁吃了一惊。他拄着竹杖,大声喝道:“你是从哪里来的怪人?在我这门前干什么?”行者赶忙恭敬地行礼,说道:“老施主,请不要害怕。我并非什么怪人。贫僧乃是东土大唐派往西方求取真经的使者。我师徒四人,刚刚到达宝地,只见天气炎热,一方面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另一方面也不知道此地的地名,特地前来拜问,希望您能指点一二。”那老者这才放下心来,笑着说道:“长老勿怪。我老汉一时眼花,没有认出您的尊容。”行者说道:“不敢当。”老者又问道:“您的师父在那条路上?”行者回答道:“那南边大路上站立的不就是!”老者说道:“请过来,请过来。”行者心中欢喜,伸手一招,三藏便带着八戒、沙僧,牵着白马,挑着行李走近前来,一起向老者行礼。
老者见三藏丰姿标致,八戒、沙僧相貌奇稀,心中又惊又喜。他赶忙请三人进入屋内就座,吩咐小的们看茶,自己则去一壁厢办饭。
三藏坐下后,起身称谢道:“敢问公公,贵处此时已入秋,为何反而如此炎热?”老者回答道:“此地唤作火焰山。这里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又问:“火焰山在何处?是否会阻碍我们西去之路?”老者指了指西方,说道:“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的必经之路。但那山上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要过山,即便是铜脑盖、铁身躯,也会被化成汁水。”三藏闻言,大惊失色,一时间不敢再问。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一个少年男子的叫卖声:“卖糕!”只见他推着一辆红车儿,停在了门口。
大圣拔下一根毫毛,变出一个铜钱,向那人买糕。那人接过钱,也不管糕的好坏,揭开车子上的衣服包裹,热气腾腾地拿出一块糕递给行者。行者将糕托在手中,只觉得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炉内的红钉一般滚烫。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又换在左手,不停地说道:“热,热,热!难吃,难吃!”那男子笑着说:“怕热的话,就别来这里。这里就是这么热。”行者道:“你这汉子,好不明白事理。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他这里如此炎热,你这做糕的米粉,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那人回答道:“若想知道糕粉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就得去敬求铁扇仙。”行者问道:“铁扇仙是什么人?”那人说:“铁扇仙有一把‘芭蕉扇’。如果能求到她的扇子,一扇就能熄灭大火,二扇能生出凉风,三扇能降下雨水,我们就可以播种,及时收割,所以才能有五谷养生;不然的话,这里真的是寸草不生啊。”
行者听闻此言,赶忙抽身走进屋内,将糕点递给三藏,说道:“师父不必担心,暂且不要为此事焦虑不安。吃了这块糕,我再与你细说。”长老接过糕点拿在手中,转身向本宅的老者说道:“公公,请品尝这块糕。”老者连忙摆手道:“我家尚未准备茶饭,怎敢吃你的糕呢?”行者笑着说:“老人家,茶饭就不必赐了。我想问你,铁扇仙住在何处?”老者问道:“你问她作甚?”行者回答道:“方才那卖糕之人说,此仙有一把‘芭蕉扇’。若能求得此扇,一扇可熄灭火焰,二扇能生出凉风,三扇则会降下雨水。如此一来,你们这地方才能播种收割,获得五谷以养生息。我打算去寻找她,讨来扇子扇灭那火焰山,让这一方土地按时耕种,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老者说道:“确实有此说法。但你们没有礼物,恐怕那圣贤不会前来相助。”
三藏问道:“她需要什么礼物?”老者回答道:“我们这里的人家,每十年都会诚心拜求一次。需准备四头猪、四只羊,以及花红、绸缎、异香、时果、鸡鹅和美酒。沐浴净身,心怀虔诚,前往仙山拜请她出洞,然后她才会施展法力。”
行者听闻老者所言,忙问道:“那山坐落于何处?唤作什么地方?又有多少里数?待我去问那铁扇公主讨要扇子来。”老者手指西南方,缓缓说道:“那山位于西南方,名为翠云山。山中藏有一仙洞,名曰芭蕉洞。我这里的众多信众前往拜谒仙山,往返一趟需走一月之久,总计约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听闻,不以为意,笑道:“无妨,无妨!我去去就回。”那老者赶忙阻拦道:“且慢,先吃些茶饭,准备些干粮,最好再有两人结伴而行。那路上荒无人烟,又多有狼虎出没,绝非一日能够到达。切莫当作儿戏啊!”行者却毫不在意,笑道:“不必,不必!我这就去!”话音未落,只见行者身形一闪,瞬间消失不见。那老者见状,惊慌失措,高呼道:“爷爷呀!原来是会腾云驾雾的神人啊!”
且不说这家子供奉唐僧加倍殷勤。却说那行者一个筋斗云,霎时便径到了翠云山,按住祥光,正自仔细找寻洞口,忽然闻得一阵丁丁之声传来,乃是山林内一个樵夫正在伐木。行者赶忙趋步至前,又闻得他口中念念有词:
“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
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
行者近前,恭敬地作礼道:“樵哥,有礼了。”那樵子放下手中的柯斧,还礼道:“长老,不知您要前往何处?”行者道:“我想向你打听一下,这里可是翠云山?”樵子点头道:“正是。”行者又问:“那这山上可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樵子笑道:“这芭蕉洞倒是有,不过却没有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行者心中一动,追问道:“人言她有一柄芭蕉扇,能熄得火焰山的大火,想必就是她了?”樵子点头道:“正是,正是。这铁扇公主有这件宝贝,能够熄灭大火,保护那一方人家,因此大家都称她为铁扇仙。只是我们这里的人家用不上她,只知道她叫作罗刹女,乃是大力牛魔王的妻子。”
行者闻听此言,顿时大惊失色,心中暗自思忖道:“真是冤家路窄啊!当年我降服了红孩儿,听说那厮正是这牛魔王的儿子。之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到他叔叔,尚且不肯给我水喝,还扬言要报仇;如今又碰到他的父母,这扇子可怎么借得过来呢?”
樵子见行者陷入沉思,不住地叹息,便笑着说道:“长老,你是出家人,有什么可忧愁疑虑的呢?这条小路向东去,不过五六里路,就是芭蕉洞了。不必心焦。”
行者说道:“不瞒樵哥说,我是东土唐朝派往西天取经的唐僧的大徒弟。前年在火云洞,曾与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有些过节,但担心罗刹女心怀仇恨不肯借扇,所以才心生忧虑。”
樵子说道:“大丈夫应当善于观察和分辨人的脸色和神态,你只需要以借扇为名,不要提及往日的恩怨,想必一定能够借到扇子。”
行者听了,深深唱了个大喏,说道:“多谢樵哥的教诲。我这就去了。”
于是,他告别了樵夫,径直来到芭蕉洞洞口。只见那两扇门紧闭着,牢牢地关着,而洞外的风光却是秀丽宜人。真是个好地方啊!正如那所说:
山峦以石头为骨架,石头是土地的精华。烟雾云霞蕴含着夜晚的润泽,苔藓帮助增添了新的青葱。山势高峻,气势耸然,仿佛要欺压蓬莱仙岛;环境幽静,花香四溢,宛如大海中的瀛洲仙境。几棵高大的乔松上栖息着野鹤,数株衰老的柳树上传来了山莺的啼鸣。这里确实是千年的古迹,万载的仙踪。碧绿的梧桐树上鸣叫着彩凤,活水中隐藏着苍龙。曲折的小径上,荜萝垂挂;石梯上,藤葛攀附缠绕。猿猴在翠绿的山岩上长啸,欣喜月亮的升起;鸟儿在高大的树上啼叫,喜欢晴朗的天空。两边的竹林树荫清凉如雨,一条小径上鲜花繁茂,仿佛没有尽头。不时可以看到白云从远处的山峦飘来,没有固定的形态,随意地随风飘荡。
行者疾步上前,高声叫道:“牛大哥,快快开门!开门!”只听“呀”的一声,洞门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毛儿女。只见她手中提着花篮,肩上担着锄子,虽是一身蓝缕,未加妆饰,却满面精神,颇具道心。
行者赶忙上前迎着,双手合掌,恭敬地说道:“女童,烦劳你替我向公主通报一声。我乃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在这西方路上,遭遇了火焰山,酷热难耐,难以通过。听闻公主有芭蕉扇,可扇灭火焰,特来拜借一用。”
那毛女上下打量着行者,问道:“你是哪座寺庙的和尚?叫什么名字?我也好前去通报。”行者答道:“我是东土来的,名叫孙悟空和尚。”
那毛女赶忙回身,匆匆转于洞内,对着罗刹盈盈跪下,恭声说道:“奶奶,洞门外有个来自东土的孙悟空和尚,他想要拜见奶奶,恳请借芭蕉扇一用,以过火焰山。”那罗刹一听“孙悟空”这三个字,顿时怒不可遏,仿佛撮盐入火,又似火上浇油。她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恶狠狠地怒发冲冠。口中大骂道:“这该死的泼猴,今日竟然来了!”随即喝道:“丫鬟,快去取我的披挂,拿我的兵器来!”
不一会儿,罗刹便取了披挂,手持两口青锋宝剑,英姿飒爽地整束而出。行者在洞外悄悄闪过,偷偷窥视着罗刹的打扮。只见她:头上裹着团花手帕,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娇艳动人;身上穿着纳锦云袍,如云霞般绚丽多彩,华美非凡。腰间紧紧束着双束虎筋绦,更显得她身姿婀娜,小蛮腰不盈一握。微微露出的绣裙偏绡,随风飘动,增添了几分妩媚。她脚蹬凤嘴弓鞋,小巧玲珑,只有三寸大小;龙须膝裤上镶嵌着金色的饰物,闪闪发光,彰显着她的高贵身份。她手提宝剑,怒声高呼,气势汹汹,那凶狠的模样,比起月婆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罗刹出门,高声喝问:“孙悟空在哪里?”行者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向您请安。”罗刹怒声呵斥道:“谁是你的嫂嫂!哪个需要你来请安!”行者赔笑道:“贵府的牛魔王,曾经和老孙结拜为兄弟,关系亲密如同手足。如今听说公主是牛大哥的正妻,怎能不尊称您为嫂嫂呢!”罗刹愤怒地质问道:“你这顽皮的猴子!既然有兄弟之情,为何要害我的儿子?”行者故作疑惑地反问:“令郎是谁?”罗刹咬牙切齿地说:“我的儿子就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的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害得好惨。我们正在四处寻找你报仇,没想到你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今天绝对不会放过你!”
行者脸上堆起笑容,说道:“嫂嫂原来是个不明事理的人啊,真是错怪老孙我了。你那儿子因为捉拿了我师父,要蒸着吃、煮着吃,还好有观音菩萨收走了他,救了我师父一命。他现在在菩萨那里做善财童子,已经修成正果,不会死亡,没有污垢和杂念,寿命如同天地一样长久,像日月一般永恒。你不但不感谢我救命之恩,反而怪罪我,这是什么道理呢!”罗刹女说:“你这个油嘴滑舌的猴子!虽然我儿子没有性命之忧,但怎么能再次见到他呢?”行者笑着说:“嫂嫂想见令郎,又有什么困难呢?只要你把芭蕉扇借给我,扇灭了火焰山的大火,让我护送师父过山,我就会去南海菩萨那里请他来见你,然后把扇子还给你,这样不是很好吗?到时候,你看看他是否受到一点伤害。如果真的有所损伤,你责怪我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要是比以前更英俊漂亮,你还要感谢我才对。”
罗刹听了,气得咬牙切齿,骂道:“好个不知死活的猢狲!竟敢如此无礼!”她举起手中的宝剑,对着孙悟空劈头盖脸地砍了过来。孙悟空却不慌不忙,笑着说道:“嫂嫂,你莫要生气。俺老孙把这脑袋伸出来给你砍,若是觉得疼了,自然会向你求饶。但要是你砍不动,那就休怪俺老孙不客气了!”说完,他真的把头伸向罗刹女,让她砍。罗刹女见状,心中暗喜,心想:“这猴子真是狂妄自大,看我如何教训他!”于是,她用力挥舞着宝剑,狠狠地砍向孙悟空的脑袋。然而,孙悟空却丝毫没有受伤,反而笑着说:“嫂嫂,你怎么砍不动啊?是不是力气不够大?”罗刹女听到这话,又羞又恼,再次挥动宝剑,更加用力地砍向孙悟空。可是,无论她怎么砍,孙悟空都安然无恙,还不时地嘲笑她。罗刹女终于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对手,心生畏惧,想要逃跑。孙悟空见状,连忙拦住她,笑嘻嘻地说:“嫂嫂,你想去哪里?快把芭蕉扇借给我吧!”罗刹女无奈地说:“我的宝贝可不会轻易借给别人。”
孙悟空听了,脸色一变,威胁道:“既然你不肯借,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着,他举起金箍棒,准备打向罗刹女。
却说那美猴王,一只手紧紧地扯住罗刹女,另一只手则迅速地从耳朵里抽出金箍棒,晃了一晃,只见那棒子瞬间变得如碗口般粗细。罗刹女奋力挣脱开猴子的手,举起手中的宝剑,迎向孙悟空。行者见状,毫不犹豫地挥舞起金箍棒,狠狠地朝罗刹女打去。两人就在这翠云山上,不顾及亲情,一心只想解决彼此间的仇恨。这一场激烈的战斗真是惊心动魄:
罗刹女原本是修炼成精的妖怪,因为儿子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伏而对孙悟空心怀怨恨。然而,孙悟空虽然心中充满愤恨,但因为师傅唐僧受阻火焰山,他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怒火。他首先表明来意,想要借用芭蕉扇。尽管他展现出英勇无畏的一面,但他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耐心和柔韧性。罗刹女却无知地挥剑砍向孙悟空,而孙悟空则有意提起曾经与牛魔王结义的事情,试图化解这场争斗。女子怎能与男子相斗?最终,男性的刚强还是压倒了女性的柔弱。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威猛无比,罗刹女的霜刃青锋也毫不逊色。他们相互攻击,你来我往,谁也不肯退让。左边抵挡,右边遮挡,各自施展武艺;前面迎接,后面招架,尽情驰骋奇谋。就在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罗刹女急忙取出真正的芭蕉扇,用力一挥动,顿时令鬼神都感到忧愁。
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傍晚时分,见行者手中的金箍棒沉重无比,且招数严密,料到自己不是对手,便立即取出芭蕉扇,轻轻一挥,顿时一阵阴风刮起,将行者吹得无影无踪,无法挽留。这罗刹女获胜后返回洞府。
那大圣在空中飘飘荡荡,左沉无法落地,右坠也无法稳住身形。就像被旋风卷起的败叶,随着水流漂流的残花。翻滚了一夜,直到天亮,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紧紧抱住一块峰石。定住心神许久,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才认出这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厉害的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到这里来了?我当年曾在这里向灵吉菩萨求助,让他降服黄风怪救我师父。那黄风岭从此处往正南方向有三千多里,如今我从西路转过来,已经到了东南方角,不知道还有多少万里。等我下去问问灵吉菩萨,打听一下情况,也好找到回去的路。”
正在犹豫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响亮的钟声传来,他急忙走下山坡,径直来到了禅院。门前的道人认出了孙悟空的模样,立刻进去禀报说:“前年邀请菩萨去降伏黄风怪的那个毛脸大圣又来了。”菩萨知道是孙悟空来了,赶忙从宝座上下来迎接他,进入禅院内行礼说道:“恭喜啊!是来取经的吗?”孙悟空回答道:“还没到呢!还早着呢!”灵吉菩萨问道:“既然没有到达雷音寺,为什么又回到这荒山里来了?”
行者说道:“自从去年承蒙您的深情厚谊降服了黄风怪之后,这一路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如今到达了火焰山,却无法继续前进,向当地居民打听后得知,这里有一个叫做铁扇仙的仙人,她手中的芭蕉扇能够扇灭火焰,所以老孙特意前来寻访。原来那位仙人正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的母亲。她认为我将她的儿子变成了观音菩萨的童子,导致他们母子难以相见,因此对我怀恨在心,不肯借给我芭蕉扇,还与我发生争斗。她见我的金箍棒沉重难以抵挡,于是用扇子朝我一扇,将我扇得飘飘摇摇,一直飞到了这里才停下来。因此,我才冒昧地来到贵寺院,询问一下回去的路。请问从这里到火焰山还有多远呢?”
灵吉微笑着说:“那妇人名叫罗刹女,又被称为铁扇公主。她手中的芭蕉扇原本来自昆仑山后,自从混沌初开,天地形成之时,便已是一件灵宝,乃是太阴之精叶所化,因此能够扑灭火气。如果有人被扇子扇到,会飘行八万四千里才会停下,此时才会停止阴风。而从我的山到火焰山,距离只有五万余里。这也是因为大圣有留住云彩的能力,才能阻止火势蔓延。如果是凡人,根本无法抵挡这样的风力。”孙悟空说道:“好厉害啊!那么我师父该如何度过这片区域呢?”灵吉回答道:“大圣不必担心。这次前来,也是唐僧的缘分,注定让大圣成就一番功业。”
孙悟空好奇地问:“怎么说呢?”灵吉解释道:“我当年受到如来佛祖的旨意,得到了一粒‘定风丹’和一柄‘飞龙杖’。飞龙杖已经降服了风魔。而定风丹还未曾使用过,现在我将它送给大圣,只要吃下定风丹,那妇人再扇动芭蕉扇时,大圣便不会被吹动。然后大圣可以夺取扇子,扇灭火焰,这不就是大功告成吗!”
行者低头向灵吉菩萨行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那菩萨便从衣袖中取出一个锦袋,将那粒定风丹交给行者,并小心翼翼地放在他的衣领内,用针线紧紧缝合。然后送行者出门时说道:“时间仓促,不能留你多待。往西北方向去,那里便是罗刹女的地盘。”
行者辞别了灵吉菩萨,驾驭筋斗云,径直返回翠云山,片刻之间就到达了。他手持金箍棒敲打着洞门喊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啦!”吓得门内的女童急忙跑来禀报:“奶奶,那个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女一听,心中惊恐万分:“这只泼猴真是厉害啊!我的芭蕉扇一扇就能把人扇到八万四千里之外才能停下;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呢?这次等我连续扇他两三下,让他找不到回家的路!”她急忙纵身而起,整理好衣装,双手提着宝剑,走出洞门道:“孙行者!你竟然不害怕我,还敢再来送死!”
行者笑着说道:“嫂嫂不必吝啬,这芭蕉扇必定要借给我使用一下。只要能保证唐僧安全过山,我便会将其归还于你。我可是一个真诚有余的君子,绝对不是那种借东西不还的小人。”罗刹听后再次怒骂道:“你这个泼猴!简直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也不分青红皂白!我儿子被你们所害,此仇尚未得报;如今你却还想要借我的扇子,岂能让你称心如意!你休要逃跑,看剑!”
大圣毫不畏惧,手持金箍棒直接迎击上去。他们两人你来我往,激战了五七回合之后,罗刹女力气逐渐耗尽,难以继续挥动宝剑,而孙行者身体强壮且善于战斗。她见形势不妙,立刻取出芭蕉扇,朝着行者用力扇去,但行者依旧稳稳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行者收起金箍棒,笑嘻嘻地说:“这次可不像上次那样了!无论你如何扇动,老孙要是移动一步,那就不能算是好汉!”那罗刹女又连续扇了两下,然而行者依然纹丝未动。罗刹女顿时惊慌失措,急忙收回宝贝,转身逃回洞中,并迅速紧闭大门。
行者见他紧闭门户,心中暗喜,当下使出神通变化,拆开衣领,将定风丹含入口中,摇身一变,化作一只小小的蟭蟟虫儿,从门缝间悄然钻入。只听得罗刹大声喊道:“口渴难耐,速速取茶来!”身旁侍奉的女童子立刻端上一壶香气扑鼻的香茶,小心翼翼地倒满一碗,茶水溅起的泡沫如波涛般翻滚。行者见状大喜,轻盈地扇动翅膀,飞到茶沫下方隐藏起来。那罗刹口渴至极,一把接过茶杯,仰头连喝数口。就在这时,行者已然飞入她的腹中,变回原形后高声大喊:“嫂嫂,借扇子给我用用!”
罗刹闻言大惊失色,连忙呼喊:“小的们,可曾关好前门?”众人齐声回答:“已经关闭。”她又惊问:“既然门关好了,孙行者怎么会在家中喊叫?”一旁的女童子答道:“他在你肚子里叫呢。”罗刹恍然大悟,惊恐地问道:“孙行者,你这是在哪里施展法术?”
行者笑道:“老孙我这一生,从不屑于玩弄那些法术幻术,向来凭借的都是真本事、实手段。方才我已在尊嫂的腹中尽情耍闹了一番,也算是看清了你的肺腑心肝。我知晓你此刻定是饥渴难耐,我这就先送你个坐碗儿,让你解解渴!”说罢,他便猛地把脚往下一蹬。那罗刹女只觉小腹之中一阵剧痛,难以忍受,当即瘫坐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起来。行者见状,又道:“嫂嫂莫要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给你充充饥!”紧接着,他又将头往上一顶。这一下,罗刹女更是心痛如绞,在地上不停地翻滚,疼得她面色蜡黄、嘴唇发白,口中只不停地呼喊着:“孙叔叔饶命啊!”
行者这才收了手脚,说道:“你现在才认出我是叔叔吗?看在牛大哥的情面上,我暂且饶你性命。快把扇子拿来给我用用。”罗刹回应道:“叔叔,扇子在这里,你出来拿了去吧!”行者道:“我要先看到扇子,才会出来。”罗刹随即吩咐女童拿来一柄芭蕉扇,拿在旁边。行者悄悄飞到罗刹喉咙处,看到扇子后说道:“嫂嫂,我既然饶了你性命,就不在你腰肋之下捅个窟窿了,你张开口吧。”那罗刹不知是计,连着张了三次口,喊道:“叔叔,出来吧。”行者变成一只蟭蟟虫,先飞了出来,落在芭蕉扇上。罗刹没有察觉,连续叫了三次。行者变回原身,拿起扇子,说道:“我不就在这里吗?多谢借扇,多谢借扇!”说完,便迈开大步,向前走去。小的们赶紧打开洞门,放他出洞。
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到了东边,很快就按下云头,稳稳地站在了那面红色砖墙上。猪八戒一见到他,立刻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喊道:“师父,大师兄回来了!真的回来了!”唐三藏一听,马上和那位本村的老者以及沙僧一起出门迎接,然后一同走进屋里。孙悟空把芭蕉扇靠在墙边,问道:“老倌儿,是不是这把扇子?”老者连连点头,激动地说:“没错,就是它!”唐僧也欣喜若狂,赞叹道:“我这徒弟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为了求得这件宝物,可真是辛苦他了。”
行者说道:“辛苦劳累倒也不必多言。那铁扇仙,你可知她是谁?那女子原来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的母亲,名叫罗刹女,又被唤作铁扇公主。我寻到她的洞外想要借扇,她却与我讲起了仇隙,还砍了我几剑。我只好用金箍棒吓唬她,她便用扇子扇了我一下,我就飘飘荡荡地,一直被刮到了小须弥山。幸好灵吉菩萨送给我一粒定风丹,并为我指明了回去的路,我这才又回到了翠云山。再次见到罗刹女时,她又用扇子扇我,可这次却扇不动我了,于是她便回到了洞中。我变成了一只小虫,飞进了洞里。那女子正在讨茶喝,我便又钻到了茶沫之下,进入了她的肚子里,在她肚子里折腾了一番。她疼痛难忍,不停地叫我叔叔饶命,还情愿将扇子借给我,我这才饶了她,拿了扇子离开。等过了火焰山,我还是会把扇子还给她的。”三藏听了这番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师徒们一起向老者拜别。
师徒四人一路向西行去,大约走了四十里左右,四周的温度渐渐升高,酷热难耐,仿佛要将人蒸熟一般。沙僧不停地抱怨着:“这地面烫得我脚底生疼!”八戒也叫嚷道:“我的爪子都快被烫熟了!”就连白龙马也比平常跑得更快了,只因为这地面实在是太热了,让人难以忍受。
行者见状,连忙说道:“师父,您先下马休息一下吧。兄弟们也都别走了。等我把这火扇灭了,等风雨过后,地面冷却一些,我们再继续赶路。”说完,行者便举起扇子,径直走到火边,用力一扇,只见那山上的火焰顿时熊熊燃烧起来;他又扇了一扇,火势更加猛烈,足足增加了百倍;再一扇,那火焰竟然高达千丈,渐渐地向他们的身体蔓延过来。
行者见势不妙,急忙转身往回跑,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他的两股毫毛已经被火烧得干干净净。他一路狂奔,直到跑到唐僧面前,大声喊道:“快回去,快回去!火来了,火来了!”
那师父爬上马,与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馀里,方才歇下,道:“悟空,如何了呀!”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哥哥,你急急忙忙叫回去是怎么说?”行者道:“我将扇子扇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扇熄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
沙僧面露焦急之色,说道:“似这般火势凶猛,根本无路通往西方,这可如何是好啊?”八戒则满不在乎地回答:“那就只拣没有火的地方走不就行了。”三藏听了,连忙问道:“那哪里没有火呢?”八戒不假思索地回答:“东方、南方、北方,都没有火。”三藏又接着问:“那哪里有真经呢?”八戒回答:“西方有真经。”三藏坚定地说:“我只想要前往有真经的地方啊!”沙僧听了,无奈地说道:“有真经的地方有火,没有火的地方没有真经,这确实是进退两难啊!”
师徒们正在随意闲谈,忽然听到有人呼喊:“大圣不必烦恼,暂且过来吃些斋饭,再商议对策。”四人回头看去,只见一位老人,身穿飘风氅,头戴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脚蹬铁靿靴,身后还跟着一个雕嘴鱼腮鬼,鬼头上顶着一个铜盆,盆里装着一些蒸饼、糕糜和黄粮米饭。老人在西路下躬身说道:“我本是火焰山的土地。得知大圣保护圣僧,无法前行,特地献上一斋。”行者说道:“吃斋倒是小事,这火光什么时候才能熄灭,让我师父过去呢?”
土地回答道:“要想熄灭这火光,必须向罗刹女借芭蕉扇。”行者走到路旁捡起扇子说道:“这不是吗?可是这火光越扇越旺,这是为什么呢?”土地看了看,笑着说:“这把扇子不是真的,你被她骗了。”行者问道:“那怎样才能借到真的芭蕉扇呢?”土地再次躬身,微笑着说:“如果还想借到真的芭蕉扇,必须去寻找大力王。”
究竟大力王有什么缘故,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