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条路就是造反。
要救宋,先反动。土地又不会凭空长出来,要想真正实行人民战争,摆在王坚和钓鱼城守将面前的选择很残酷。
这个建议,是王坚的副手张珏,在完整听完冉氏兄弟汇报后,茅塞顿开,提出的应对时局的策略。
王坚一开始听到张珏说只有造反才能救国,吓了一跳,若不是他了解张珏,又有历史材料佐证,他差点以为张珏被蒙元策反了。
“将军。”
张珏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顿了顿,思虑再三,终于还是坚持己见。
“未来二十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旧宋死路一条。”
得知赵昺等人打算在二十年后建立新宋,张珏第一个表态支持。
“尽管旧宋之路山穷水尽,我等亦可在保持忠心的前提下,深入山林开辟抗元根据地,发动百姓……”
与其说王坚试图说服张珏,不如说他其实是在说服自己。
“将军!世上岂有双全法。如今掌握土地者三,一曰朝廷、一曰蒙元、一曰投降蒙元的土豪劣绅。我等若不反,不自己掌握土地,何来田地分给百姓?又如何打造出一支真正的大宋人民军队?”
张珏的话说动了冉琎和冉璞。
他们俩在后世受到宁野的精神思想洗礼,又见后世强大如斯,内心深处早就自认为是新宋的臣民了,按时间顺序来看的话,他们甚至可以说是新宋元老。
王坚仅仅犹豫了一小会儿,终于在三人齐心下,同意造反。
不过,造反的目的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为大宋保留基本盘。
另外,考虑到蒙古大汗蒙哥即将抵达钓鱼城,王坚遂决定,等按历史原貌杀死蒙哥再执行造反大计。
此时,张世杰听到冉氏兄弟汇报他们之前定下的策略,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赵顼。赵昺他自然有信心说服,可赵顼就未必了。
赵顼肯定也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好在,他没有说什么。
冉氏兄弟见赵顼这个北宋神宗皇帝都默许了他们造大宋的反,当即信心大增。
其实,赵顼此时内心深处五味杂陈。
作为大宋的有为之君,看到后人被鞑虏逼迫到不得不为了保宋而反宋,你叫他怎么想,除了想着回去之后更加励精图治,坚定把变法执行到底,赵顼还能如何?
可是,变法到底要怎么搞,赵顼却还没有想好。
虽说他已经在藏书阁看过宋史,知道了变法失败的具体过程,也知道了历史上的自己即将在熙宁八年复用王安石为相。
但王安石,还是那个能让他毫不犹豫不管说什么都会支持的先生么?
知道了历史走向的赵顼,着实没有信心。
可除了王安石,还有谁能扛起变法大旗?难道真要他自己像历史上那样,在王安石再次罢相后,从幕后走到台前,亲自组织变法?
赵顼不想太操劳。
历史上的他忧郁而逝,赵顼不打算再重蹈覆辙。
毕竟,王安石虽然用人不当,但起码忠心、能力、人品都没问题,只要思想能再进步进步,性格上不要那么执拗,说不定,王安石自己就能改良新法。
赵顼这么想也没错。
要论全才覆盖度和知识结构,据说放眼整个华夏史,王安石都称得上是t0段位级别的人物。
一念及此,赵顼又动了把到后世来的事回去后告诉王安石的心思。
赵顼还想再多活五十年,活到辽朝被灭,活到金人南下,不,到时候还有没有金人都不一定了。知道辽朝覆灭也就几十年的事,赵顼顿时不急了。
从见过后世地图的那一刻起,赵顼决定要收回的,就不再仅仅只是燕云十六州。
赵顼想留给后世子孙一个远迈汉唐、疆域辽阔的大宋,一个不再被后人耻笑而是让后人为他的文治武功引以为傲的大宋。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而且在赵顼看来只能是──
他要好好活着,就像宁野说的,真正用他漫长的一生为新法奋斗。
说完了新宋君臣的事,赵顼和苏轼看向宁野,很明显,北宋君臣也想从后世取取经。
“宁弟,咱们变法之事,你看为兄……”
赵顼开始套近乎了。
宁野刚把碗里的饭吃完,见赵顼碗里却几乎没怎么动,他就知道赵顼急了。
不过,在得知靖康耻后还能忍两天,直到现在才重新发问,也真是难为赵顼了。
“赵哥,你先把饭吃完,而且保证此后日日三餐按时吃,还要多多运动,我就答应帮你想办法。”
宁野也是真没想到,他居然还要劝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成年人吃饭和运动。
谁让他现在有个大宋皇帝当兄弟呢。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这个家离了他真的不行。
赵顼听到宁野终于明确表态要为他想办法,当即喜笑颜开,拿起筷子就是一顿猛炫,刚来时的皇家矜持,早就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
见到此情此景,宁野顿时忍俊不禁。
他这位赵哥,也是个为了大宋至情至性的人。
赵顼一边吃,宁野一边说,“变法之道,贵在持久,而不是只争朝夕之功。赵哥,我问你,自熙宁二年你支持王安石变法以来,你们一共出台了多少政策法令?频率如何?”
“唔……”
赵顼一愣,显然是完全没想到,宁野会问他这个问题。
仔细思考后,他一边回想,一边回答。
“熙宁二年,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颁布青苗法,十一月实行农田水利法。”
这速度,堪称每隔两个月就要出台一项全新法令。
不仅如此,王安石实行青苗法节奏快到飞起,有说法称其只在京东、淮南、河北三路试行了三个月便推广全国。
“熙宁三年,三月改革贡举法,十二月颁行保甲法 。”
“熙宁四年,十月实行免役法,在太学实行三舍法。”
“熙宁五年,三月实行市易法,五月实行保马法,八月实行方田均税法。”
“熙宁六年,七月实施军器监法。”
赵顼介绍变法政策的时候,扶苏和刘据都惊呆了,即便是他们那两位千古一帝的父皇,也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颁布施行这么多的法令。
这该遭遇多大的阻力,又需要多少勇气、决心和推行的力量?
扶苏和刘据,一边佩服赵顼,一边又为赵顼担心。
赵顼却明显沉迷于他的这套“宏大叙事”中不可自拔,甚至还认为,他和王安石能迅速出台这么多法令,恰恰说明他们三不畏,说明他们是真心实意要变法中兴大宋的。
可让赵顼万万没想到的是,宁野却苦笑着摇了摇头。
“怎么了宁弟?是有何不妥么?”
赵顼一时没有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