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妃这会儿的情绪,已经平复了一些,萧天烁一进门,顾不上行礼,就把下人们都给赶了出去!
坐到老王妃下首,着急地问道:“母妃,咱们要不要到府中各处,把戚姨娘送出去的银票全都收回来?”
老王妃惆怅的摆了摆手,“收不回来了!郑雪怡的嫁妆,之前都在府里花的差不多了。
郭侧妃的嫁妆,也没剩下多少!
现在戚宝莹送出去的这笔钱,刚好能填补她们之前花出去的。
她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把钱掏出来了!”
萧天烁满心不甘。
“那咱们就这么认了?戚鑫给的那二十万两,还完之前欠铺子的银子,就只剩下十四万两了。
戚宝莹一下子就拿走九万八千两,咱们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主要是这母子俩之前把调起的太高了,现在想降下来已经不容易了。
所以才会觉得难受!
再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能享受,谁又愿意过简朴的日子呢!
老王妃叹了口气,“郑雪怡这事办得太着急了些,一下子就让人看出了破绽!
人家是首付家的女儿,什么好的没见过啊!
你看看这都是什么,还用药材喂鸡。
这鸡谁敢吃!
戚姨娘只要不傻,她就知道这是个套!”
萧天烁也知道这件事没办法挽回,刚才问老王妃,也就是想试试还有没有补救的余地。
听老王妃这么说,也算是彻底死心了!
萧天烁问道:“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眼下要是没有新的银钱来源,可就要在戚姨娘面前,暴露府里的真实情况了!
那时候咱们的计划怕是就不好实施了!”
老王妃看着萧天烁没说话,萧天烁不明白老王妃为什么会这么看着自己。
问道:“母妃,我哪里说的不对吗?”
老王妃看萧天烁没明白,只能把话挑明。
“哎……又要辛苦我儿了,戚姨娘刚进府,多去陪陪她吧。
女人呐,只要对你动了情,哪怕你骗了她,她也会给自己找理由原谅你的!”
老王妃心疼地看着萧天烁,“是为娘没本事,自从你父王走了以后,为娘为了在外头不让人小看了咱们王府,只能尽量彰显咱们王府的尊贵!
为娘对不起我儿啊,为娘……为娘……”
说着说着,老王妃就抹起了眼泪!
萧天烁忙坐到老王妃身边,帮老王妃擦眼泪。
“母妃说的这是哪里话,您的苦心儿子怎么会不明白!
戚姨娘虽然身份上配不上儿子,但是长相还不错,叫她做儿子的妾室,也算勉强够格了!
母妃放心,儿子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做的!”
母子俩算是把接下来要走的路给规划好了,而郑雪怡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
连翠从老王妃那儿出来后,就直奔正院去找郑雪怡。
郑雪怡拿到连翠送来的东西,心情复杂得很!
一方面呢,她高兴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这些银子,能补上一部分之前自己花在府里的。
可另一方面,又恨戚宝莹不上套!
戚宝莹不接手府上的管家权,她这个当家主母就得自己想办法,继续撑着王府。
虽说王府的花销,不像她在账本里写得那么夸张,但府里没钱是实打实的!
她原本琢磨着写得夸张点,好让戚宝莹多掏出些钱来,既能让王府账上的资金宽松些,自己的钱包也能回回血。
可现在很明显,戚宝莹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怕是已经弄巧成拙了,戚宝莹没相信那个账本,只会有两种结果。
要么,认为是她这个当家主母在故意为难人。
要么,戚宝莹已经把府上的真实情况,猜个七七八八了!
而戚宝莹现在的做法,就是她的试探或者是反击。
拿银子的事,估计也就这一锤子买卖了。
这一局戚宝莹什么损失没有,还从王府账上顺走了一万多两银子,进她自己的腰包!
郑雪怡作为当家主母,虽说恨戚宝莹不上钩,但到手的银子,是绝不会还回去的!
只要不想还银子,在这件事上,就没法拿戚宝莹怎么样。
老王妃和萧天烁,还想着占戚宝莹的便宜,更不会在这节骨眼上撕破脸。
看来这个哑巴亏,她只能吃下了!
郑雪怡越想心里越别扭。
自己可是正经勋贵家的小姐,都没能逃过老王妃和王爷的算计,凭什么你一个商户女就能躲过去!
郑雪莹在心里暗暗发狠:咱们走着瞧,就不信治不了你!
她看着散在桌子上的银票,都又爱又恨起来!
郭沁在收到戚宝莹送来的伙食费后,那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给了连玉大大的封赏。
送走连玉后,自己回到里间儿,往床上一趴,差点没笑岔气!
等笑够了,这才起身擦擦笑出来的眼泪。
“痛快!舒坦!心里一下子就敞亮了!郑雪怡你个贱人,这回看你怎么收拾这烂摊子!”
郭沁入府之后,郑雪怡对郭沁说出了和戚宝莹如出一辙的说辞,叫郭沁帮忙管家!
郭沁家里的长辈,从来没跟她讲过安丰王府的实际情况。
郑雪怡也是一脸实心实意的样子,叫她一起管家。
郭沁推辞了几次都没成功,最后只当当家主母是个好的,自己嫁对了人家,就接下了部分管家权。
夫君虽然没什么建树,但也温柔体贴。
主母也不是小气之人,不光把管家权给了自己一部分,平时也不会为难她这个侧室!
那段时间,郭沁只感觉没有比这更好的人家了!
哪曾想,管家没多久,王府就出了岔子。
萧天烁时常摆出心不在焉的表情,郑雪怡也经常满脸疲惫!
后来经过郭沁再三追问,才知道府里遇到了困难!
少年慕艾,那时候是郭沁对萧天烁最有感情的时候,哪里舍得他为银钱的事愁苦。
郑雪怡又拿出要和王爷共患难的架势!
郭沁作为一个在娘家不被重视的原配嫡女,想到嫁过来之后,王爷王妃对自己的好。
又有郑雪怡时常在她耳边说,度过这次劫难,府里的好日子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