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务处理完毕,
李建国原本打算邀请陈雪茹一同回家用餐。
然而陈雪茹婉拒了邀请,并直接返回了自己的住处。
李建国得知后回到家中,得知秦淮茹同样也拿下了两家饭馆的订单时,对她的业务能力给予了全新的评价。
她近期的进步之大,令李建国刮目相看。
新的一天,似乎比往常来得更早。
今天对贾东旭而言尤为重要,因为他将迎来人生的另一个开始——与妻子的结缘仪式;
而今日同样也是陈雪茹布店中员工张大姐结束外调返回的时间,她负责调查秦淮茹以及李建国的信息。
位于南锣鼓巷的这座宅邸,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耀下,贾母就催促着贾东旭与即将过门的新娘子杨水华早早出门,以便能在邻里还未清醒之时悄悄搬走缝纫机这件珍贵嫁妆。
临别之际,贾东旭听母亲叮嘱:
“待时间适宜了,记得将缝纫机带回家中展示一番,这样的举动一定会引起邻居们的惊叹。
咱们这一片谁有这个实力呢?只有咱贾家能够展现出如此阔绰!”
“东旭低声回应母亲,“母亲,您请到了‘傻柱’的父亲来做厨艺吗?”
他对母亲的手艺有所顾虑,毕竟她烹饪出的食物连工厂食堂都相形见绌。
贾母却不以为然:“为何要额外开销请人?既然住在同一栋楼里,等到宾客来送上贺礼时,顺手叫他就够了。
今天只安排两桌菜而已,有他在就完全能应对得来了。
”
但贾东旭并不满意这样的安排:“母亲!我不是已经说过吗,需要再增加一桌席位。
”
“昨晚我和同事们提起此事时,他们都表示愿意参加婚礼宴席。
”
对于儿子的想法,贾母似乎不太同意:“你知道什么?他们是否出席还不确定。
”
“我们可以等收到礼金后再购买材料,加做一些菜肴。
”
贾东旭听着母亲既算计又不太靠谱的话语,不禁轻轻叹息。
然而家里的事情,一向是贾张氏说了算,他也只能默默接受,不再多言。
只希望到时厂里的同事们能来,自己不至于因待客不周而丢脸。
嘱咐完儿子之后,贾张氏转头对杨水花说道:“水花啊,日子一长你就能理解,咱家贾家在这个区域里算得上是有相当好的条件了。
”
杨水花表面上应答说“知道了妈”,但实际上,她已经不再是那位天真易骗的十八岁少女。
作为一位有过两次婚史的女子,她对人的言行早已有着自己的判断力,对于婆婆所说的话,也懂得分辨真假。
天色刚亮,贾东旭与杨水花就离开了院子。
根据当地的风俗,要等到上午九点的吉利时辰,才能携着缝纫机回到院子举办婚礼。
而四合院里的另一户人家——易中海家中,则是另一番情景。
因为徒弟贾东旭即将结婚,易中海特意早早起来,翻出了几十年未穿的喜庆服装,打算以最隆重的方式参与徒弟的婚礼,同时也显示出作为师傅及账房的身份。
妻子看到后赞叹他的精神风貌,也略带惋惜地提到,若非夫妻二人生育有障碍,凭着易中海的体魄和人品,她一定能给他养育不少子女。
易中海说道:“东旭大喜的日子,作为师傅和财务负责人,我自然不能穿着太随意,以免失了面子。
”他还特地准备了一个新笔记本,用作记账之用。
时间接近合适,易中海开始在院内摆放餐桌。
邻居们见到这一幕,虽然有些人不愿意参加这种节省至极的家庭聚会,知道贾张氏平时出手极为吝啬,这场宴席估计连像样的菜肴都不见得会有,更不用提是否能有幸见到几块肉。
但碍于共同生活在此院内的缘故,大家都不得不前来自家的贺仪。
为了数额的问题,邻居之间开始了私下商议:
“打算给多少?”
“小声点,要是让贾张氏听见了,还不知道会说什么难听的话呢!”
一人回答道:“我想给五千。
”
另一个人惊讶地说:“哎呀,太多了,这贾家真的配不上这么大的手笔。
别到时候吃了顿素菜就结束,亏死了。
”
另一位回应:“太少会被嚼舌根的。
”
最终有人总结:“无所谓,她平时说的话已经足够刻薄。
你们也知道贾家是怎么个情况,反正我准备给出两千元。
本来想只拿一千,但是考虑后再三,还是决定多出点,毕竟贾张氏不要名声,但我还在意。
”
其他住户纷纷表示同意,决定各自随礼两千元。
这下却让负责登记的易中海感到有些尴尬,因为他个人的随礼竟然高达一万元。
心想,如果真是彩礼这么便宜的场合,徒弟未来的婚后生活岂不是会异常艰苦?
另一边,陈雪茹回到自家布庄营业如常,只是内心挂念着外出多日仍未返回的张姐,担心会不会遭遇什么意外情况。
正沉思间,张姐安全归来,并迅速向陈雪茹汇报了自己在外了解到的关于秦淮茹家庭的真实状况,这让陈雪茹感到十分惊讶,尤其是在得知秦淮茹和李建国的交往时间竟如此短暂后,更是惊讶不已。
她之前相亲的对象与李建国同住在一座四合院内的贾东旭。
不过不知为何,她最终没有和贾东旭成亲,反而与李建国走到了一起。
这使秦淮茹和李建国的关系,并不像表面那样牢不可破。
陈雪茹了解到,秦淮茹其实小学都没读完,识字也很有限。
除了一副漂亮的面孔,还有干家务活的勤劳外,秦淮茹似乎并无太多亮点。
而她唯一的出众之处——美貌,在陈雪茹面前几乎不算什么。
陈雪茹自认为无论颜值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超秦淮茹,因此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机会能够赢过对方。
通过和张姐的交流,陈雪茹又获取了关于李建国的一些情况,令她更加坚信自己的直觉。
得知李建国经历丧父失母的打击后患了一场大病,从丰泽园被解雇后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早晨他开始去钓鱼,再把钓来的鱼拿到菜市场售卖,挣了很多钱;接着又开始销售各类蔬果谷物,并且为几家餐馆供应食材。
这似乎就像是受到某个智者的引导一样,李建国的商业之路一帆风顺。
陈雪茹心里盘算着,如果有她的助力,李建国的事业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她坚信在经商的智慧上,她比秦淮茹更有优势。
她认为,只要李建国不是瞎了眼或是个死脑筋,一定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