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一郎挺直腰杆,神色傲然,下巴微微扬起。
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目光扫视一圈台下众人。
开始侃侃而谈。
“哼,量子计算与神经形态芯片的融合,这可是当下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可不是随便拉来一个概念就能糊弄人的。”
他一边说,一边在讲台上缓缓踱步,皮鞋踏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每一步都像是在彰显他的权威。
“大家都知道,咱们平时用的电脑、手机,处理数据靠的是传统的计算方式。”
“但量子计算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的运算能力简直超乎想象。”
“打个比方。”
“假如传统计算机计算一个复杂问题需要花上一年时间,量子计算机可能几秒钟就能搞定 。”
“这差距就像自行车和火箭一样。”
“它能在极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而这些数据,就是智能驾驶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
说着,他抬起双手,在空中快速地比划着。
“再来说说神经形态芯片,这东西是模拟人类大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设计出来的。”
“你们想想,咱们人类的大脑多神奇,看到路上突然窜出一只猫,不用思考就能立刻做出反应。”
“神经形态芯片就具备这种自我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井下一郎,眼中渐渐露出崇拜的光芒。
“哇,井下先生好厉害,讲得好清楚!原来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是这么回事。”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忍不住小声惊叹。
“是啊,原来这融合技术这么复杂又这么牛,难怪他不相信这个家伙的芯片。”
“就凭他一个人,怎么可能研究出这么厉害的东西。”
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推了推眼镜,附和道。
一些学生开始交头接耳,对井下一郎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现场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井下一郎见此情景,更加得意,胸膛挺得更高了。
他转头看向叶河,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轻笑,语气中满是不屑。
“怎么样,小子,现在知道自己的差距了吧?”
“在真正的技术面前,就别想着靠一些噱头来蒙混过关了。”
“这里是科技交流现场,不是你地哗众取宠地舞台。”
叶河嘴角浮起一抹轻笑,唤醒了系统。
“系统,给本宿主复制他的汽车智能驾驶理论知识,粘贴到我的脑海。”
“叮咚,正在复制中……已粘贴完毕。”
“叮咚,由于仇恨值超过3000,复制而来的知识自动升级,目前,宿主已掌握汽车智能驾驶未来五十年的发展方向。”
“叮咚,请宿主选择对方理论知识消失、减半、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叶河才不会让他就那么轻易死去!
目前具体情况:
仇恨值:共,消耗2000,还剩。
楚币余额:共1400万,买衣服、裤子、鞋子用去30万,还剩1370万。
复制粘贴功能:可启用三十四次,今日还剩两次机会。
还未等系统播报完,叶河就开了口。
“小日子,你讲得确实精彩,不过,也只是停留在现有的理论罢了。”
他的声音清朗,在议论纷纷的现场清晰可闻。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好奇他要如何反驳。
“量子计算与神经形态芯片融合,现有研究不过是简单拼接,妄图让它们协同工作,却没挖掘出真正潜力。”
叶河目光锐利,直视井下一郎。
“你讲的实时分析路况、随机应变,不过是基础应用。
“我这芯片,突破的是底层架构。”
他拿起芯片,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能看见。
“普通的融合,数据处理有先后顺序,遇到复杂路况,决策难免延迟。”
“但我的芯片,构建了全新的量子神经交互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并行处理。”
“这意味着,它能同时分析无数个路况信息,而且不是简单的模式匹配,是基于量子态的深度推演。”
台下的学生们满脸疑惑,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这晦涩难懂却又充满颠覆性的理论。
一个穿着蓝色格子衬衫的男生忍不住大声问。
“这怎么可能?”
叶河微微一笑。
“传统思维当然觉得不可能,但科学就是用来打破常规的。”
“他刚才说我毫无风声就拿出芯片很可疑,那是因为我的研究方向远超当下。”
他看向台下,目光坚定。
“大家想想,为什么智能驾驶发展多年,还频繁出现事故?”
“就是因为始终局限在旧有框架里。”
“而我这芯片,彻底颠覆了这个框架,它赋予汽车的,是超越人类预判能力的智慧。”
“这,才是真正的超智能驾驶芯片 。”
台下先是一片死寂,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那个穿蓝色格子衬衫的男生,此刻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鼓掌。
“太牛了!这才是我们期待的科技创新!”
女生们也眼睛发亮,看着叶河的眼神里满是崇拜,交头接耳地赞叹。
“他简直就是天才!”
就连那些原本对叶河持怀疑态度的学生。
此刻也被他超前的理念彻底征服,心中涌起畅快之感,原来科技还能有如此颠覆性的突破 。
井下一郎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
他强压着内心的震惊与不甘,向前跨出一步,双手在空中挥舞着,试图夺回话语权。
“哼,你说得倒是轻巧!”
井下一郎冷笑一声。
“构建全新的量子神经交互网络?说得好像动动嘴皮子就能实现一样。”
“你知道这背后需要多少科研投入吗?需要多少顶尖人才日夜钻研?”
“就凭你一个人,一块小小的芯片,就想颠覆整个行业?”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脸上换上一副自信满满的笑容,开始耐心地向台下众人解释。
“大家都知道,科技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需要无数次的实验和验证。”
“量子计算和神经形态芯片的融合,虽然理论上有着无限可能,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
“就拿量子态的稳定性来说。”
井下一郎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
“量子比特非常脆弱,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温度变化、电磁波动,都可能导致量子态的坍缩。”
“让整个计算过程功亏一篑。”
“想要实现基于量子态的深度推演,就必须解决量子比特的稳定性问题。”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