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瀛洲正式归入大魏的辽阔版图之中,曹髦这位年轻有为的帝王之威望瞬间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征倭之战已然落下帷幕,但在中南半岛、西域以及北疆等地,激烈的战火却仍在熊熊燃烧。
此时此刻的中南半岛战场上,由于协从军的强势介入,原本略显胶着的战局骤然发生变化。以霍弋为首的将领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有利因素,毫不犹豫地加快了进攻的节奏。毕竟在此之前,为了确保魏军自身的战斗力不受过多损耗,必须时刻顾及士兵们的非战斗性伤亡情况。然而现在,有了这支可随意驱使且无需太过在意其生死存亡的协从军队伍之后,这种顾虑便被彻底抛诸脑后。
于是乎,在霍弋与吾彦等智勇双全的将帅指挥之下,一场规模宏大的改造行动在中南半岛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那片瘴气弥漫、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英勇无畏的魏军毫不退缩,他们挥舞着手中锋利的斧头,持续不断地砍伐着粗壮的树木。而这些被砍伐下来的木材,则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成为一座座雄伟壮观的城池建设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伴随着魏军的大规模改造行动,原本荒芜的中南半岛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一片片肥沃的良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仿佛是大地母亲慷慨地展开怀抱,迎接勤劳人们的耕耘与播种。
与此同时,国内的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后,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渴望前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启新的生活。毕竟,曹髦推行的人口增长计划已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初步成果。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人口数量稳步上升。
当中南半岛完全落入魏军掌控之后,他们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那如同章鱼触角一般的势力范围,悄然延伸至南亚地区。这一动作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涛,瞬间引发了贵霜帝国和笈多王朝的高度警觉与深深忌惮。面对共同的潜在威胁,两国当机立断,迅速停止了彼此之间旷日持久的交战状态。双方决定携手合作,紧密团结在一起,全力以赴构建起一道坚固防线,以抵御来自魏军随时可能发动的猛烈进攻。
然而,身处魏国朝堂之上的曹髦对于外部局势的变化却显得淡定从容、胸有成竹。他并未将贵霜帝国和笈多王朝的联手视为心腹大患,反倒是有条不紊地对已占领的中南半岛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经过深思熟虑,他巧妙地将其划分为交州和炎州两个州郡。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困扰当地居民的瘴气问题,在魏军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不懈努力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曾经令人生畏的瘴疠之气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清新宜人的空气和优美宜居的环境。如此一来,中南半岛摇身一变,成为了众多魏国百姓心目中理想的移民之地,吸引着无数人纷至沓来。
而在此期间北疆也被魏军打穿,此时已经到了极北之地。当然魏军也俘虏了大量的奴隶,对于此,曹髦自然也不会白养他们,于是开始不断的筑城和修路,然后派遣学院的学子们进行勘测资源。同时那里大片的土地也吸引了部分百姓移民,对于此曹髦感到很是欣慰,毕竟那些地方都是魏国的领土,如果没有百姓和军队早晚会被新的胡人占领,这是曹髦不愿意看到的。
相比于陆地上的战争,海军方面这段时间,不断按照曹髦提供的大致地图进行远洋探索。一块块新大陆被发现。这无疑让海军无比的亢奋,在此过程中,对于新的领土。魏国自然是进行移民,对于曹髦来说这些都是额滴。
同时魏军把发现的新的作物和动物也源源的不断的送去了魏国本土。这其中包含后世所见的各味果蔬,比如玉米、土豆、红薯、辣椒……等等。
对于此,曹髦表现得很是开心,然后让农学院进行研究,然后大面积进行推广。这无疑增加了百姓的饮食选择,也让百姓的粮仓鼓了起来。于是乎新的一轮的造人运动开始了。
毕竟饱暖思淫欲嘛。如今魏国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一个小目标,而随着曹髦的不断鼓励。这个速度还在惊人的增长中。
相比于人口的增长,如今魏国的政治更加清明,各部门各司其职,曹髦除了日常处理一些重要的大事以外,大部分事情交给了太子曹旭和内阁以及枢密院来完成。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曹髦对于诸子的安排也得到了百官和百姓的爱戴。对于除嫡长子以外的诸子,曹髦从小便安排他们进行普通人的生活。衣食住行与百姓无疑,同时为了更好的培养他们,曹髦一般都是让曹旭来进行安排诸位兄弟姐妹之间的事情,诸位皇子皇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然后先是会被安排到基层历练,一步步的按照自己的贡献被提拔。
开始时还会有人为了讨好皇子皇孙阳奉阴违。对于此,锦衣卫和暗影卫会直接出手让他们知道花为什么那么红。这就到了百姓们的拥护,毕竟皇子也与他们普通人的子弟一般,想要晋升就要拿成绩说事。
为此,除了曹旭外,其余诸皇子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进行历练或者步入仕途。他们有的选择科学研究,有的选择农业研究,有的进行文学研究,有的则参军入伍,为大魏开疆拓土。
雄武五十年,此时世界大部分土地都被魏军占领,人口也突破到好几个小目标。此时曹髦早已经禅位给太子曹旭。他自己则乐的清闲。带着羊昱琪等人游山玩水。尽情享受这魏国的大好山河。
这让曹旭羡慕的不得了,无奈只能处理国家事务,同时他也不断培养自己的太子,渐渐的也开始放权,体验曹髦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