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顺在冷锋那里不仅学习武艺,冷锋更是时常教导余顺其他方面的知识。闲暇之余,冷锋会讲述自己往昔的种种经历,那些故事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在余顺的心间。后世余顺虽然也对这些事,也有过一定的了解,但是有这么一位亲身经历过的老人,在他面前给他亲口描述,那画面感是波澜壮阔的。
冷锋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翻雪山、过草地,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曙光;还有那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岁月,面对凶残的小日子军队,中华儿女毫不畏惧,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扞卫祖国的尊严与领土完整。
此外,冷锋也曾参与过高句丽战场上与鹰酱大兵的激烈交锋,以及对阿三国的迅速反击战。仅仅数日之间,英勇的部队便如疾风骤雨般直捣敌人的心脏——首都旧德里,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这位年近九十高龄的老人,几乎见证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他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使得他仿佛无所不知,无论是军事战略还是历史文化,亦或是为人处世之道,都能娓娓道来。他还教导余顺长大后一定要为国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余顺则如饥似渴地聆听着冷锋的每一句话,尽情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
重生至今已有小半年时光,这段日子以来,余顺那原本有些执念的思想逐渐变得活跃起来。不得不承认,伟大的中式教育确实有着其独特而伟大的地方。当一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如余顺这人这般穿越回到自己儿时的学生年代时,他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的念头竟然是:一定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如此根深蒂固的观念,无疑证明了这种教育理念的巨大成功!!
回想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余顺还处于一片懵懂之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明白了凭借着自己作为后世之人所拥有的先知先觉能力,赚取一些钱财简直易如反掌。毕竟,手中握有足够的财富便能让人心生底气,不必再像前世那样为了区区几两碎银而终日奔波劳碌。
再者,以余顺如今穿越后这聪慧过人的头脑而言,考入一所理想的高等学府,达成父母以及各位长辈对他的殷切期望,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
如此看来,对于余顺来说,他在这次穿越之旅中首要且务必要做好的两件大事竟是如此轻而易举——赚钱和考学不过是信手拈来之事罢了!至于孝敬奶奶,父母以及其它长辈嘛,只要兜里有钱财傍身,学业成绩又能出类拔萃,这些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了附带就能轻松做到的事情啦。
那去做什么呢?哎,管他呢,先不去想这么多,自己现在还小,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考虑。
对了,户口本上改大年纪的事都还没去解决,问一下师傅,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余顺把事情给冷锋一说,冷锋才知自己这徒弟竟然这么优秀,在学习文化上面,竟然也是这么的出类拔萃,大手一挥,这事好办。
没过两天,冷锋就通知余顺要他父母到当地派出所户籍管理的部门去把余顺的年纪调大了两岁。这样的话,以后余顺以9岁半的年纪去读初中,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
而且不知是因为习武的锻炼加上有充分的营养补充,余顺现在的个头窜的很快,比起同龄的六岁儿童,都快要高半个头了,相信到那时候,以余顺现在这种身体成长速度,就是熟知余顺年纪的人见了,都会怀疑是不是早生了两年?
日复一日,余顺还是每天早早的从温暖的被窝里面爬出来,运动开身体之后,到冷风的小院里面练拳,打完一套拳之后,便用起早饭,正吃着,奶奶魏招弟过来了,并带来了刘响和箫国华这两个小伙伴。
原来这两个小伙伴三天两头的来找余顺玩,每次余顺都不在家,奶奶告诉他们余顺拜了师父,天天都在师父那里练拳。男孩子,对这种东西有一种天然的兴趣感,便迫不及待的央求余顺奶奶带他们来见识见识。
余顺看到小伙伴们来了,很是高兴,招呼他们一起吃早饭。他俩发现余顺这伙食吃的是真好,大早上的,那肉炖的是又烂又香。他俩吃的那真叫一个大快朵颐,刚吃完,一抹嘴巴,刘响迫不及待地说:“余顺,你练的什么拳啊?打一下给我们看一看。”箫国华也在一旁猛的点头。
余顺也不扫小伙伴的兴,就在院子里拉开架势,打起拳来。
还不待余顺打完,刘响便大声的叫到:“顺哥儿,我也要学,我也要学,这看起来也太厉害了,比那个少林寺的觉远和尚还要厉害!我要学!”
“俺也一样”
余顺看向奶奶,奶奶笑着说:“顺哥儿,要是可以的话就让他俩跟着学学呗。”余顺转头看师傅冷锋,冷锋摸着胡子思考片刻道:“学武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你们俩要是怕吃苦,现在就可以回家,而且学了之后不可以持强凌弱,不许打架滋事。”
刘响和箫国华齐声喊道:“我们不怕苦,我们是好学生,不打架!”冷锋哈哈笑了起来,“好,那今天就先从基本功扎马步开始。”两个小男孩兴奋地站好,余顺上前给他们调整好姿势。
刚开始还信心满满,不到十分钟,两人的腿就开始抖了。但看到余顺坚定的眼神,又咬咬牙坚持着。余顺在旁边认真地指导着他们的动作,就像一个小老师。
没一会儿,刘响就坚持不住了,率先收起架势,要找凳子坐,但冷锋阻止了他,要他到院子里面慢走几圈活动气血,小胖子箫国华要好一些,比刘响多坚持了几分钟后也受不住了,便也跟刘响一样的活动了起来。
冷锋等他们活动了一会,问他们是否能坚持,能坚持就可以每天跟着余顺一起来练,还可以跟余顺一样到这里用饭。当然,对他俩只仅仅教导而已,不是收徒,别开玩笑,余顺当初第一次站桩就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好?可想而知,余顺的习武天赋和身体素质有多高。
箫国华小胖子立马就说以后天天都来,箫国华家境稍微没那么好,不为别的,就图那一口好吃的,也要天天来。
刘响则有些心性不定,刚站了那还不到十分钟,到现在都觉得腿脚酸麻,好像不是自己的似的,余顺就不说了,见箫国华都能坚持,他也咬咬牙,跟着说要天天来!
冷锋顿时对箫国华要高看一眼,但也仅此而已。便点了点头。
这时,冷锋两腿感到一阵酸痛,因年轻时四渡赤水,又翻越大雪山,横穿泥泞的大草原,双腿不堪重负,早早落下病根,现在年老了,风湿犯上来疼痛难耐,不能久站,今天因为箫国华和刘响的到来,又多站了一会,这时更为疲惫,便回屋休息去了,临进屋之前交待余顺,先教教这两个小伙伴一些基础的步法。余顺便好为人师的教了起来,这两个好学的小伙伴也似模有样的,学了起来。
奶奶在一旁欣慰地看着孩子们,心想这几个孩子将来一定都有出息的。便也走到一旁,打起五禽戏来。
就这样,随着刘响和箫国华的加入,小院里是每天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机与活力。
从此,刘响和箫国华便每天和余顺共同进出,他们的父母也乐意自己的孩子跟余顺一起玩,毕竟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久了,自己便也会进步。”而且余顺对于他俩练武的同时要求他们俩学习也不能放下,要求也不高,只要他们达到同年级里的中上水平即行,不然就要开除出他们的这个习武小团体。
在痛快并痛苦着的学习日子,刘响和箫国华两人发现不时的有一些人上门给师父送米面和肉食以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然后就觉得奇怪,六七岁的他们印象里大人们都是要出去工作的,赚了钱才能买这么多的东西,而冷锋基本不出门,就是出门也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转转,那里有钱买这么多东西?
多见了几次后,他俩便奇怪的向余顺讨问原因,余顺就将冷锋告诉他的一些往事有选择的说了一些给他们听。
冷锋曾多次地向余顺讲述他们冷家的辉煌历史。原来,早在建国前后,冷家便是庐陵当地赫赫有名的豪门大族。也正因为如此,在冷锋年幼之时,家族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支持他前往东山省学习技艺。而且,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冷家那些出类拔萃的年轻子弟们都会采取隐姓埋名的方式,投身于当时社会中的各大势力之中。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家族的血脉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时光倒流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学成归来的冷锋毅然决然地选择追随红色主义的旗帜,全身心地投入到那场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崭新的种花家如同一轮旭日东升,逐渐崛起并屹立于世界东方。而作为早期投身革命的一员,冷锋自然而然地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恩泽与眷顾。政局稳定之后,冷锋就恢复了姓氏,并在与家族失联20来年之后取得联系。
冷锋回归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传遍整个冷氏家族。族人听闻这个喜讯后,无不欢欣鼓舞、喜不自禁。对于冷氏家族而言,冷锋这位拥有红色成分且辈分极高的祖太爷级别的老人,无疑成为了家中的一盏熠熠生辉的指路明灯。有了他的存在,后辈儿孙们无论是在官场、商界还是其他领域,都能够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宝贵的机遇。因此,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爷怀有深深的敬意,并衷心期望他健康长寿、福寿双全。大家纷纷献上最崇高的孝敬之礼,以表达对他老人家的敬仰之情。
且说冷锋此人,一生从未向家族提出过任何要求,除了年少之时学艺时用了家族些许钱财,但带来的回报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他始终孤身一人,既未娶妻也未曾生子,就这样形单影只地度过了漫长岁月,直至如今垂暮之年。
然而,当族人得知冷锋竟于迟暮之际收下一名出类拔萃的弟子时,情况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如潮水般涌来,其中不仅有补充气血、营养丰富的猪牛羊等肉类食品,更有许多价值不菲、极为珍稀的中草药材。这些物资犹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送入冷锋的居所。而冷锋对这一切肯定不会去拒绝,这也是他应得的,而且徒弟余顺且需要的。
面对这一切,拥有后世灵魂的余顺却表现得习以为常,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之处。毕竟他来自后世,见多识广,对于这样的待遇早已司空见惯。可此时年仅六七岁的刘响与箫国华就大不相同了,他们瞪大眼睛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礼物,心中充满了惊讶与震撼。如此奢华丰盛的馈赠,对他们幼小的心灵而言,简直就是超乎想象的存在,令其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