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坐在乾清宫的书案前,目光凝重。最新的密报详细记录了河南的旱灾后果:粮仓告急,饥民流离,地方士绅暗中囤积粮食。这个消息让他倍感沉重,但同时也坚定了他推进改革的决心。
“王承恩。”崇祯低声唤道。
贴身太监王承恩立即俯身走上前:“陛下有何吩咐?”
“召内阁官员和玄卫王安速来商议赈灾。”崇祯语气不容置疑,随即取出纸笔,写下一道圣旨。
不久后,内阁重臣和玄卫首领齐聚乾清宫,崇祯将圣旨摊开,用低沉而冷静的语气宣布:“朕决定设立河南赈灾专员,由户部侍郎叶知秋担任总管,同时派玄卫全力配合。物资必须严格分配,确保送到百姓手中,不容任何贪墨。”
此言一出,殿中众人面露惊讶。叶知秋虽年少,但忠诚可鉴,能力出众。然而,河南局势复杂,将此重任交予他,不免让部分官员感到忧虑。
陈子敬小心翼翼地奏道:“陛下,叶侍郎虽为能臣,但河南局势牵涉地方士绅,恐怕阻力不小。”
崇祯冷笑一声:“正因如此,朕才要派年轻且无党派牵绊之人前往。若谁胆敢阻挠赈灾,玄卫会替朕拔除障碍。”
王安拱手领命:“臣定不负圣命!”
深夜,书房内的灯光微弱,崇祯召唤出玄天策系统。虚拟屏幕上显示出河南的局势模拟:若仅靠传统赈灾模式,地方士绅和官员可能会私吞物资,饥荒非但得不到缓解,反而会引发更大骚乱。
屏幕切换到另一种方案:以现代化的分配机制为基础,结合玄卫的监督,强化分配透明度,并辅以灾后农业试点。这一策略的成功率显示为78%,但实施难度也不小,特别是士绅势力的抵抗。
崇祯心中有了计较。他记录下模拟中的关键要点,低声喃喃:“只有先稳住百姓的生活,才能谈后续恢复。至于那些不识时务的士绅,朕不介意用铁腕手段让他们明白皇权的威严。”
三日后,叶知秋带领赈灾队伍从京城启程,包括玄卫精英和满载粮食的车队。崇祯亲自在午门为他们送行。
“叶知秋。”崇祯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朕将河南百姓的生死托付于你,务必不负百姓之望。任何阻碍赈灾的人,无论是谁,格杀勿论!”
叶知秋跪地叩首:“臣谨遵圣命,必不负陛下所托!”
车队渐行渐远,崇祯站在高处目送,心中却隐隐担忧。他知道,这场赈灾不仅是对叶知秋的考验,更是对自己政策执行力的一次检验。
夜晚,崇祯再次召集内阁官员讨论赈灾后的恢复问题。他在地图上划出几个区域,指着其中的标注说道:“河南旱灾之后,必须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朕计划在这些地区试点推广耐旱高产作物,并由朝廷提供种子和工具。”
陈子敬表示担忧:“陛下,高产作物虽有益,但地方士绅若不配合,推广恐有困难。”
崇祯冷冷说道:“若地方士绅不配合,就让他们永远没有机会配合。”
他当即下令,由玄卫在河南建立一套分配与管理体系,将高产作物试点纳入赈灾行动的整体框架,确保不留任何死角。
河南,开封府。
旱灾后的田野一片荒凉,破败的村庄中,饿殍遍地。叶知秋带领的赈灾队伍终于抵达,车队穿过满目疮痍的街巷,引来一双双渴望的眼神。
叶知秋站在马车上,高声宣布:“奉圣旨,赈灾粮已到河南。即日起,按照户籍登记分发粮食,任何人不得私吞或阻挠,否则格杀勿论!”
百姓听闻,爆发出一阵欢呼,但也有些人面露疑虑:朝廷真的能保证粮食分到每个人手中吗?
叶知秋早已预料到百姓的担忧。他命人张贴公告,将粮食分配流程详细列出,同时强调“公开、透明”的原则,并宣布由玄卫全程监督,任何问题都可直接向赈灾队投诉。
与此同时,地方士绅并未闲着。在一处豪华宅邸内,几名士绅正在密议。
“朝廷派来的不过是个年轻人,能掀起什么风浪?”一名头发斑白的老者冷笑。
“听说玄卫也随行,这帮人可不好惹。”另一人低声提醒。
“哼!玄卫再强也不过是陛下的一条狗。我们只需略施拖延之计,等粮仓空了,他们还不是得听我们的?”老者话音刚落,屋内响起一阵附和的笑声。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叶知秋早已通过玄卫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
翌日,粮食分配正式开始。
在村口的广场上,百姓排成长队,登记造册后领取粮食。每一袋粮食都经过严格称重,由玄卫记录,确保无误。
就在秩序井然的过程中,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冲出人群,指着玄卫大声喊道:“你们凭什么管这些粮?我们赵家粮仓才是这里的根基!”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叶知秋闻讯赶来,冷冷看着那人:“你就是赵三?听闻你曾私吞赈灾粮,今日还敢公开滋事?”
赵三仗着背后士绅的支持,冷笑着反驳:“我是地方士绅,守着这一方水土。这些粮食该由我们分配,你们外来的朝廷官员懂什么民情?”
叶知秋目光一沉,转头看向百姓:“赵三所说的‘民情’,就是将粮食分给他的家族,百姓却无米下锅。你们觉得,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吗?”
百姓中爆发出一片愤怒的喊声:“不能让他们再害我们!”
赵三神色一变,试图逃跑,却被玄卫一把擒住。叶知秋挥手道:“押下去,等候朝廷审判!”
赵三被带走后,叶知秋看着围聚的百姓,郑重说道:“从今日起,粮食分配只向百姓公开,任何士绅不得干涉。若再有人敢为非作歹,你们可以直接向玄卫举报。”
百姓纷纷点头,现场重新恢复了秩序。
当晚,叶知秋在营帐中整理当天的分配记录,玄卫副队长匆匆前来汇报:“大人,有士绅正在暗中串联,试图挑动村民闹事。他们散布谣言,说朝廷粮食不够,故意少分给百姓。”
叶知秋放下笔,目光锐利:“玄卫是否掌握了这些人的名单?”
“已经确定了几名带头者。他们不仅散布谣言,还私藏部分粮食,妄图造成分配危机。”
叶知秋冷笑一声:“好,很好。明日一早,玄卫带我亲自查粮。我要让这些人看看,什么叫国法的威严!”
次日清晨,叶知秋带领玄卫队伍突袭一处士绅粮仓。门外的护卫试图阻拦,但在玄卫的雷霆手段下,片刻便被制服。
粮仓大门打开,里面堆满了原本应该分给百姓的粮食。每一袋上都印有赈灾的标志。
叶知秋冷冷说道:“还敢辩解吗?这些粮,是朝廷的,还是你们偷来的?”
一名士绅被带到粮仓前,面如死灰,连连跪地求饶:“叶大人,都是下面人贪心,与我无关啊!”
叶知秋毫不留情:“身为士绅,却知情不报,甚至暗中庇护,罪加一等!来人,将他押解回京,余粮即刻归入官仓,分发百姓。”
粮仓清查后,叶知秋在村口当众将追回的粮食分发给饥民。他站在高台上,向百姓郑重承诺:“只要有朝廷在,任何人都不能动你们的口粮!若有不公,你们尽管来找我,找玄卫!”
百姓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叶大人真是我们百姓的恩人!”
然而,就在赈灾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时,玄卫却发现部分士绅暗中联络外地势力,试图制造更大的骚乱。叶知秋在营帐内记录赈灾进度,却收到玄卫的密报:“大人,发现部分士绅私下勾结,意图联手抵制高产作物的推广。”
叶知秋听闻,紧握手中的奏章,目光一凛:“这些人还不死心,这些人究竟是与朝廷作对,还是不知道皇权不可挑战。”
河南赈灾的初步计划顺利推进,但暗中的反抗力量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