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末年,朝歌王城巍峨耸立,宫殿金碧辉煌,却难掩朝堂之上的阴霾。
帝辛,这位曾经英武的君主,在权力与欲望的旋涡中逐渐迷失。
他刚愎自用,沉迷酒色,四方诸侯渐生离心,而比干,这位忠肝义胆的王叔,却决心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
比干身形挺拔,面容坚毅,目光如炬,透露出睿智与沉稳。
他自幼受贤明先王的教诲,心怀家国天下,将黎民苍生视为己任。
在朝堂上,他屡屡直言进谏,痛陈时弊,劝帝辛远佞臣、亲贤良,重拾仁政之道,却因此触怒了帝辛,更为妲己等奸邪所记恨。
妲己心生毒计,佯装心痛,称需一片玲珑心做药引方能治愈。
帝辛被其迷惑,竟昏庸地向比干索要心脏。
比干闻之,悲愤交加,然而,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
他深知殷商气数虽已蒙上阴影,但倘若就此放弃,宗庙社稷将毁于一旦,万千子民将陷入无尽的水火之中。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臣一片丹心,唯愿我王日后能醒悟,保我殷商基业!”比干在心中暗自叹息后,毅然拔剑剖腹,取出了自己那颗还在跳动的玲珑心。
刹那间,天地变色,风云惨变,飞沙走石弥漫了整个朝歌城。
比干手捧热血淋漓的心脏,目光坚定地凝视着王宫的方向,那眼神仿佛要将自己对殷商的期望与忠诚全部倾注其中。
他没有丝毫犹豫,大步迈出,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决绝,身后留下一串殷红的血迹,那是他对国家和百姓赤诚的见证。
在他的灵魂即将超脱尘世之际,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悄然降临。
原来是元始天尊感知到了比干的至忠至勇,其浩然正气直冲云霄,震动了三界。
元始天尊心生悲悯,又念其对天下苍生的功绩与牵挂,决定赐予他封神的机缘。
比干的灵魂在混沌中飘荡,却并未迷失方向。
他凭借着心中那股未曾熄灭的执念,来到了封神台。
这封神台高耸入云,周围云雾缭绕,散发着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台上符文闪烁,似在诉说着天地间的玄机与命运的无常。
此时,台下各路英灵齐聚,皆为等待封神的命运裁决。
比干身姿挺拔地站在其中,虽身着血衣,却难掩其浩然之气。
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望着封神台上的光芒,心中波澜不惊。
他深知,这封神之路并非荣耀的终点,而是一份更为沉重的责任与使命的开端。
姜子牙手持封神榜,神情庄重肃穆,开始宣读封神诰命。
当念到比干之名时,声音在天地间回荡:“比干,为人刚正不阿,忠君爱国,其心可比日月,其德可昭天地。今封尔为文曲星君,掌管人间文运,庇佑学子聪慧、仕途亨通,以昭尔之功绩与贤德。”
比干跪地谢恩,那声音在封神台下久久回响。
刹那间,一道金光自天而降,笼罩着比干的灵魂,将他的身躯重塑,化作一袭白衣,头戴星冠,手持玉笏,周身散发着温和而神圣的光芒。
他的身后,星辰闪烁,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那是文曲星的光辉,象征着智慧与文化的传承。
封神之后,比干位列仙班,开始履行其神职。
他俯瞰人间,看到了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看到了因暴政而荒废的田园,看到了渴望知识与安宁的芸芸众生。
他的心中满是怜悯,于是决定以自己的神力,为人间点亮一盏希望的明灯。
在一间简陋的学堂里,一群孩子正围坐在一起,摇头晃脑地诵读着经书。
然而,由于连年的战火,书籍稀缺,孩子们的学习进展缓慢。
比干得知后,施展神力,从云端洒下点点星光。
那星光化作一本本珍贵的书籍,落在孩子们的手中。
书籍上的文字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孩子们见状,欢呼雀跃,更加勤奋地研读起来。
在人间的科举考场里,一位贫寒书生正眉头紧锁,面对试卷上的题目,冥思苦想却毫无头绪。
此时,比干在云端轻轻一挥衣袖,一道灵光注入书生的脑海。
书生顿感思路清晰,文思泉涌,笔下如有神助,一篇篇锦绣文章跃然纸上。
最终,书生凭借着出色的才华,高中榜首,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也为国家选拔了一位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