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山洞来住实在是太舒服了,房间里很暖和,比山洞里面好多了,”石巫皱纹遍布的脸上满是笑意,他带着熊洪等人走近院门,安排族人把牲口牵到院子的一处兽棚里,“尤其是炕,晚上睡在上面不用再跟以前一样几十个人挤在一起,甚至不盖兽皮,晚上也不觉得冷……”
熊洪一边听着石巫的介绍,一边走进房间里。房间跟之前的差不多大小,里面靠南边的一侧是土炕,另外一边是稍微小一点的空间,墙壁上除了一些族人们挂着的兽皮衣物,就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炕上铺着兽皮和麻布制成的床单,充当盖被的兽皮整齐地叠好摆放在床尾,整个房间看起来很是整洁,让熊洪感到非常满意。
出了房间来到西侧,熊洪又看了看院子里的厕所和关家禽家畜的地方,两处紧挨着,人畜的粪便可以通过沟渠排到院墙外的池子里,在里面发酵后,春天就可以用来肥田;
厨房和饭堂则位于院墙的东侧,两处也是紧挨着,厨房做好的饭菜,可以直接从窗户递到饭堂里,省去了再跑一截路的步骤;饭堂里摆放着十几张两米多长的条桌,两边各摆放着一条长凳。
由于熊洪等人的到来,晚上吃的饭非常丰盛,不仅仅有蒸好的粟米饭,还有炖好的羊肉汤,而熊洪从部落带过来的腌猪肉、鸡肉以及最近捕捞的鱼肉,也都做了一些,放在饭桌上供族人们大快朵颐。
吃过饭,众人来到教室,就着十几盏不怎么明亮的油灯,跟着石巫学习今日要认识的字词——跟熊黑一样,对于不认真学习的族人,每个居住点负责教授知识的,都会拿着一把戒尺,用来打手心。
熊洪也耐心地跟着其他族人一起,听完了这节持续快一个半小时的授课,可能由于他在这里的缘故,族人们听的格外认真,甚至连挨打的族人们都没有几个,这让他本想看看热闹的小小愿望居然没有得到满足,只能带着一点点的小遗憾回到自己的住所了。
“……各个居住点想来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冬季这里的劳动能力可以想办法进行释放,大部分族人所干的工作很轻松,不过考虑到这里三分之二都是年纪大一些的族人,这些工作对他们而言也是适合的,也不宜加太多的工作量……”
“各个居住点教授的知识,需要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进行调整,不然太难或者太简单,起不到相应的教育作用。可以考虑每年进行一次‘考试’,就按照一至五的阶段来考,达到标准的奖励,没达到的打板子……”
“各个居住点的工具也有所缺乏,石部落居住点这边只有不到10把斧头和10把锯子,其他的工具也少的可怜,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木材提供这么少的原因。等这次回去,要把工具也给他们多分配一些。”
“还有什么?对了,凿冰捕鱼的事情,这次给每个居住点都送了不少的盐,加上他们库存的,应该有个两三百斤,用来腌几百斤的咸鱼足够了,正好这段时间没有其他安排,就让他们多准备、储存点食物,明年可以带去白河流域那边跟他们换人口。”
熊洪每想到一个要做的事情,就记录在竹简上,防止遗忘,也方便第二天跟相关的族人去探讨。石部落居住点这边,目前来看一切都在正常的发展,只不过由于今年将大部分族人都抽调到三个集中点去了,这些居住点的活力显得有些不足。
不过明年春耕之后,这样的情况就会改变,无论是熊部落本部还是水部落营地、黑齿营地,都会将调养一个冬天的族人们给分散到这些居住点这里,以后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都不会轻易地将他们给移来移去,让他们把这些居住点也给建设起来。
当然,光靠这些居住点的族人们建设也不够,熊洪计划,在明年会组织一些开垦队、建设队,帮助各个居住点开垦周围的荒地,建设更多的建筑物,不仅要让族人们的生活变好,也会结合居住点周围的资源,来开发相应的产业。
比如石部落这里,离凌河很近,完全可以在河边建造一座码头,将这里产出的粮食、石头、木材等运送到上游的熊部落或者是下游,如果凌河与白河连通,那从这里出发的船只,甚至可以直接到达白河诸部;另外河对岸还有很多可以用来种植的土地,只要想办法在河对岸也建造一座码头,用小船把牲口、工具、族人运送过去,那边也能在今后给部落提供非常多的粮食。
当然,这一切现在只是个空想,但也是明年要做的一些事情,提前做好规划,总比事到临头仓促间想出个办法要好。
此外,石部落周围的山上有不少木材资源,而部落要建造船只,就离不开这些木材。据熊洪所了解的建造船只知识,这些木材还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不是说砍下来就能用的,尤其是要建造更大一些的船只,对材料的要求也会更高。
所以熊洪才会决定让这些居住点从现在开始,多砍伐一些木材,放在野外自然风干,为来年的建造船只做准备。当然,就算不造船,其他的一些桌椅板凳等生活用品,用到木材的地方也很多,所幸这里没有什么林业局,也没人会管熊部落乱砍乱伐的行为——熊大熊二也不行,熊洪说的。
“石巫,我们要往下游继续探索,你们就不要送了。”
第二天一早,熊洪等人在冰面上整理好物资,跟石巫道别,“过几天我们还会经过这里,到时候你跟我们一起回部落,参加会议吧。”
“好的族长,那这几天我就把这里的事情给安排一下。”
“嗯,昨天和刚刚跟你说的事情,你都记下来了吗?”
“族长放心,我都记下来了。”
“好,那我们出发!”熊洪挥舞着手中的皮鞭,鞭梢在空气中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驴子听到这个声音,立马吃力地拉动爬犁,等动起来之后,便越来越轻松,速度也越来越快,而石巫等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在视野里。
“巫,族长说的是真的吗?”一个族人看着熊洪远去的背影,将信将疑地说着,“把冰凿开,等着鱼过来就行了吗?”
“这还能有假?族长他们在部落都用了好几天了,你昨晚吃的鱼肉就是这样抓来的,”石巫对于熊洪的安排没有疑意,立马安排人按照熊洪教的办法在河流中间凿冰窟窿,“冰窟窿别凿太大了,木桶大小就行了,还有注意安全,每个人都在腰上绑上绳子。”
“另外,下午带着人去南岸那边看看。以前没办法过河,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族长说对面就有一处树林,给我挑粗一点大一点的树砍,砍完直接拉到这边的冰面上,到时候熊洪族长会用爬犁带回去。”
离开之前,熊洪跟石巫说了这个冬天石部落居住点要做的事情,就是凿冰捕捉鱼腌制,还有就是砍树。
根据熊洪的估算,这段时间可以采取凿冰捕鱼的办法,这处居住点至少要在冰面融化前,捕捉500斤以上的鱼并腌制;另外是木材,这个冬天也要砍下来500棵,至于缺少的工具,回头部落会议结束后,会跟着各个居住点负责人一起带回来。
当然这些食物和木材是熊洪根据居住点的情况来制定的最低要求,如果石部落居住点这边能够获得更多的物资,那也是最好不过,就能给部落缓解掉更多的压力。
为了方便跟上熊洪回程的速度,石巫等人被要求到时候也要沿着冰面出发,所以把爬犁的制作方法也告诉了石部落居住点。对于石巫等人来说,冰面爬犁并不算复杂,很快就制造出了几架,除了运送石巫等人外,剩下的都是为了运送木材而制作的加长爬犁。
“有鱼,有鱼!”身旁族人的惊呼打断了石巫的思索,听到有鱼,立马跑到冰窟窿那边,一看究竟。
……
接下来的几天,熊洪带着探索队,将凌河沿岸的资源点、居住点都去看了一遍,得益于这些居住点离河岸都不算远,所以每天晚上大部分都是住在这些居住点里面的,熊洪等人休息的也很充足。
除了让石部落居住点提供咸鱼和木材外,对沿途的几个居住点,熊洪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这些工作让他们在一个冬天完成,可以说并不算很有难度。
不过熊洪还是没有采取熊二的建议,增加他们的任务量,毕竟今年是部落间融合的第一年,最重要的食物已经很充足,剩下的重要工作就是让大家认可熊部落,有个生产的任务让他们不闲下来就可以,剩下的时间可以去学习,用共同的文化来融合。只要经过一个冬天的磨合,族人之间的融合度、对熊部落的认可度也会更高。
当然不同的居住点也有不同的“特产”,比如在土部落这边,就有不少的竹子,这种被称为古代“钢筋”的东西,现在在部落里的用处越来越大,制作工具、管道、武器等都有广泛的运用,熊洪甚至在秋天的时候,让人挖了不少竹鞭出来,栽种在一些避风、相对温暖的山谷里。
还有山部落这边出产的铜矿石,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虽然每天只能去挖几十背篓,但从秋天到现在,也攒下来不少的矿石原料,甚至还有一些纯度非常高的铜块,都堆在院子的外面,等待着部落贸易队的运回。
这些有特产的部落,今冬需要多准备一些相应的原材料,比如铜矿石、竹子等,今后他们的发展重点,也都集中在对这些特产的开发和使用上。
既然白河流域那边的锡锭已经被用在部落的青铜器上,那这里的铜矿石就有极大的开采价值。熊部落现在很缺金属的器具,所以让熊山等人去加大采集铁矿石、炼铁的力度,当然青铜器也不例外,熊洪打算等到开春之后,在山部落这边也建立一座炼铜坊,专门将开采下来的铜矿石熔炼成铜锭。
或者在白骨洞那边建立一座炼锡坊,生产出来的锡锭,直接运送到这里,与铜锭一起配比,浇筑成需要的青铜器或者是青铜锭,再拉回部落进行分配。这样一来,就不用将沉重的矿石给运送到部落那边,能节省下大量的运输力量和人力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