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暗自思量:这丞相,看似老谋深算,实则也是个谨慎之人。在抵达徐州之前,他是绝不会轻易露出破绽,让我抓住把柄的。
然而,魏暮舟的眸中却闪过一丝狡黠。他心中早已有盘算:在离京之时,他已暗中派遣了几名龙晔卫,伪装成商队,抄小路前往徐州。想必此刻,他们已近徐州地界。
如此一来,即便这丞相在徐州有何动作,他也能第一时间得知,绝不让其有丝毫可乘之机。
想到此处,魏暮舟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他轻轻放下手中的古籍,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暗自盘算着什么。
*
第二日清晨,天边初露曙光,淡淡的金色光辉轻轻洒向客栈。
魏暮舟端坐在高大的马背上,身姿挺拔,目光深邃。
他静静地看着丞相一家陆陆续续地走出客栈,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相同的情绪,忧伤。
他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轻笑,随后他缓缓开口,对着丞相道:“丞相大人,此情此景,可曾觉得似曾相识,分外眼熟啊?”
丞相闻言,眉头微皱,目光如炬地看向魏暮舟,却并未言语。
魏暮舟似乎并不在意丞相的沉默,他继续道:“记得那日,丞相大人您离开都城,下官也是这般坐在马背上,远远地看着你们陆续走出府门。只是不知,那时的您与此时的您,心境是否有所不同呢?”
丞相的眉眼一沉,他自然听出了魏暮舟话语中的讥讽之意,声音低沉而有力:“听魏指挥使这话的意思,似乎已收到了都城传来的消息。”
魏暮舟坦然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是啊!所以在启程前,特地赶来安慰丞相几句。希望丞相大人能够节哀顺变,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同时,也希望丞相大人不要责怪陛下,让您未能与皇后见上最后一面。”
丞相闻言,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自然不会责怪陛下,毕竟让老臣回乡好好休息,乃是陛下的旨意。更何况,没有陛下的旨意,老臣也不敢擅自返回都城,不是吗?”
魏暮舟嘴角上扬,笑容中带着几分玩味:“丞相大人放心,都城之中除了丞相一脉的鲁家人外,皇后娘娘还有别的亲人会送她最后一程。更何况,还有明王殿下在呢。”
面对魏暮舟这假惺惺的安慰,丞相心中更加不悦,他冷声道:“魏指挥使不必一口一个皇后,一口一个丞相地叫着。老夫这个丞相在离都之后,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职罢了。至于皇后,她在被关入冷宫之后,便已经不再是皇后了。”
魏暮舟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听丞相大人的语气,莫非是在怨恨陛下?”
丞相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自然没有怨恨陛下,魏指挥使误会了。老夫只是帮你纠正一下称呼罢了。”
这时,丞相夫人轻轻勾着丞相的胳膊,温柔地说道:“魏大人,时日不早了,我们还是赶紧启程吧。”
丞相夫人说完,便拉着丞相上了马车。魏暮舟则依旧坐在马背上,目光深邃地盯着他们离去的背影。
待丞相上了马车后,他原形毕露,双手紧紧握拳,低声嘶吼道:“一个区区狗贼,竟敢如此与老夫说话!”
丞相夫人见状,连忙柔声劝慰:“夫君息怒,快要到徐州了。到了徐州,就没人敢这么对夫君了。”
丞相听到“徐州”二字,心情才稍微平复了一些。
然而,他心中的怨气依旧冲天而起,有好几次都想要下令到了徐州便将魏暮舟这个狗贼斩杀于刀下。
然而,他还是忍住了。
毕竟现在还不是时候,还没到与元帝彻底翻脸的时候。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份屈辱和愤怒,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几日后,他们到了徐州地界。
在还没进徐州城门之前,魏暮舟嘱咐孙成,“徐州肯定有很多他的眼线,到时候说话做事注意点。”
孙成点头,“是,主子。”
魏暮舟环顾四周,发现左后方有个戴草帽的男人,对着他点点头。
魏暮舟认出那是龙晔卫,他知道龙晔卫在告诉他,他们的人已经成功混进去了。
魏暮舟见此,没有给多余的眼神,毕竟这徐州城门说不定就有丞相的眼线。
数日后,他们一行人终于踏入了徐州地界。
在还未踏入徐州城门之前,魏暮舟轻抚着马背,眼神锐利地嘱咐着身旁的孙成:“徐州之地,必是他眼线遍布之所,你我言行举止皆需谨慎,切不可露出丝毫破绽。”
孙成恭敬地点头,神色凝重:“是,主子,小的明白。”
魏暮舟环视四周,忽见左后方一名头戴草帽的男子微微点头,那熟悉的暗号瞬间让他心中明了——龙晔卫已成功潜入徐州。
然而,他面上却波澜不惊,只是轻轻收回目光,心中暗道:这徐州城门之下,或许正有那老狐狸的耳目窥视。
一行人缓缓步入徐州城,城内繁华景象映入眼帘,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徐州地方官员早已备下盛宴,恭候他们的到来。
酒桌上,魏暮舟举杯谈笑风生,对地方官员的热情款待一一回应,对于那些希望他多留几日的话语,他也欣然应允。
他深知,唯有表现出自己对徐州并无他图,闲适自在,不急于离去,方能令对方放松戒备。
于是,在徐州的这几日里,他带着孙成与一众龙晔卫,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游遍了徐州的名胜古迹,偶尔遇到那些充满地方特色的小玩意儿,他还会让孙成买下来,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丞相见状,不禁冷笑一声,心中暗自揣摩:魏暮舟此人,绝对不会如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他此行定有目的。
于是,他旁敲侧击地问起地方官员,最近可有可疑人物进入徐州。
地方官员回禀说,近来商队与百姓往来频繁,皆已仔细排查,未见异常,料想魏暮舟并未在徐州暗中部署。
然而,丞相心中疑虑仍未打消,他始终觉得魏暮舟此行不简单,便继续吩咐地方官员严密监视城门,对所有进出人员登记造册,并严令日后谈话不得有外人在场,只允许亲信参与。
地方官员一听这话,便知丞相即将有大动作,连忙点头应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