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种种猜测,京城里的气氛一下子诡异了起来,谢瑄派出人手前去探听消息,但皇宫内戒备森严,盛安帝似乎对此事十分谨慎,半点有用的消息都没打听到。
徐云洲倒是派人来谢家送了封信,只说盛安帝或许会在官员间进行一次调动,言语间十分凝重,却也没有明说是什么事,看来盛安帝也没有明确告知他们自己的打算。
虽然不知盛安帝想干什么,但谢瑄心中已经有了猜测,林怀风眼见一时半刻起不来了,林家此刻必须有人站出来,而这个人除了林太师以外不做他想,就是不知道盛安帝会以什么名目让林太师重回朝堂。
就在谢瑄十六岁生辰的前一天,盛安帝在朝堂上宣布了一道旨意,重启内阁,任命林太师为内阁首辅、丞相徐云洲,前任刑部尚书苏子卿为内阁次辅。
此消息一出顿时引得众官员大惊,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阁老是皇帝身边最受重视的助手,掌握推举、票拟之权。对于重大事务的决策,内阁阁老的建议起到不小的作用。
前朝时也有内阁,只是当时的内阁阁老都是些利欲熏心的奸佞之辈,加上当时的皇帝昏庸暴戾,内阁的权力甚至一度盖过皇帝,这也是前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先帝夺得天下后便废弃了内阁,设立了丞相一职。如今盛安帝突然提出要重启内阁如何能不让人惊讶?更何况内阁首辅居然不是徐云洲,而是林太师,论在朝中的声望,他们二人差不多,但徐云洲一直在朝中任丞相,而林太师不仅年事已高,又自林怀风任兵部尚书后便赋闲在家,怎么看徐云洲都更适合首辅的位置。而且既然设了内阁,那徐云洲丞相的一职是该撤还是该留呢?
众人心思各异,目光都集中到几个阁老,尤其是徐云洲身上,盛安帝这个决定很明显是在分徐云洲的权啊。
徐云洲的神色不辨喜怒,自上次盛安帝召他进宫他就料想到会有这么一出了,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当真正发生的时候徐云洲内心还是不可抑制的感到悲凉,谢瑄虽然是他的弟子,但他自问从来没有对深盛安帝起过一丝一毫的异心,而谢家对盛安帝亦是忠心耿耿。
看着上首的盛安帝,徐云洲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当初那个谦逊有礼,待人和善的人成了皇帝后却越发的自私凉薄,不辨忠奸了呢?
想到这里,徐云洲内心不免有些沮丧,他不等盛安帝开口,主动站出来道:“皇上既然设了内阁,丞相一职就不便再保留,臣自愿撤去丞相一职,还望皇上准允。”
盛安帝其实就是在等他开口,他让林太师做首辅已是对徐云洲起了打压之心,但他也不能做得太过,撤去丞相之事还是得徐云洲自己开口才是,不过尽管此话正合他的心意,盛安帝还是要彰显一番自己的仁慈之心,道:“徐爱卿不必如此,自古以来虽说丞相与内阁不并立,但卿为相以来恪尽职守,朕相信就算不撤丞相,卿与内阁诸臣也能和平共处。”
徐云洲道:“皇上,内阁与丞相权力相冲,若不裁撤,恐日后多生事端,更何况内阁诸事繁多,臣实在无法兼顾丞相之职,还望皇上体谅。”
盛安帝这才满意道:“爱卿年事已高,朕是该体恤臣子。既如此,丞相一职便撤了吧,从此以后六部便由内阁统领,众位爱卿要配合诸位阁老行事,不得有误。”
众臣齐声道:“臣等遵旨。”
下了早朝,谢筠和谢琛追上徐云洲,谢筠十分抱歉道:“此次是谢家连累了阁老,正观在此给您赔罪了。”
徐云洲摇了摇头道:“此事与谢家何干?左右我也年纪大了,早几年我就有致仕的想法,如今这般倒也算求仁得仁了。”
他虽然这么说,但谢筠知道他心里绝不会好受的,这事说起来徐云洲也是受了谢家的牵连,谢筠此刻倒不好说些什么了。
徐云洲道:“老夫不是恋权之人,皇上既然有命,为人臣子的自然要遵从。帝王心术,制衡之道自古如此,林家颓势已现,林太师重返朝堂也是意料之中,他这人城府颇深,你们日后行事当小心才是。”
谢筠和谢琛拱手道:“多谢阁老指教。”
徐云洲接着说道:“不过你们也不用过分小心,我虽说只是次辅,但与林太师同为内阁阁老,苏大人也是个刚正不阿之人,林家想要借此为难你们,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谢筠惭愧道:“谢家牵连了您,难为您还如此为谢家着想,正观实在是惭愧。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晏清做您的弟子,也好过如今您受牵连。”
徐云洲板起脸道:“你这是什么话?能得晏清这个弟子是我平生幸事,你回去之后告诉晏清,让他不要多想。皇上此举虽说是打压,但与他,与谢家并无相干,我不会因此生怨,他也不必将此事揽在自己身上,过分苛责自己。”
谢瑄自幼拜在徐云洲门下,对于徐云洲来说谢瑄跟他的亲生儿子也没什么两样了,他对谢瑄的疼爱不比对徐澜少半分。帝心难测,自古以来不得善终的臣子不在少数,无论是谢瑄还是谢家都没有做错什么,徐云洲自然不可能去怪他们。他只是担心谢瑄钻了牛角尖,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罢了。当初他还不赞成谢瑄不参加科举,如今看来皇上已然对谢家有了忌惮之心,谢瑄若是能在国子监安安稳稳的过一生也是好事。
谢瑄虽然早就猜到盛安帝会让林太师重返朝堂,但没想到对方居然会重设内阁,还直接撤去了徐云洲的丞相之职。一时间心里满是内疚,他万万没想到谢家和林家争斗却是徐云洲受了最大的牵连。上一世他连累了徐家,没想到这一世他依然连累了徐云洲,果然只要跟他牵扯在一起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