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皇室的秘闻,百姓一向津津乐道。
先前被年世兰责罚的四家居于皇城,四通八达的消息接收极快。
有人心中惴惴,皇后毕竟曾被皇帝厌弃,今时的流言可是贵妃的授意?或是哪位抚养了皇嗣的娘娘所为;有人暗自心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赶忙给皇后传消息以示好;有人按捺不动,毕竟相比这些流言,有更大的消息流入了京城。
“苏培盛!滚进来!”
一声暴喝,苏培盛连跪带爬出现在了皇帝面前。
战战兢兢地弯腰,“皇上。”
皇帝面庞怒气鲜明,“传老十七进宫,等等,先召景额!”
“皇上,”苏培盛有些为难,“昨个下午果郡王府传了消息进宫,十七爷病了,风寒入体,怕是...”
是吗?皇帝揉了揉眉心,似乎有点印象,自己是被这奏折气糊涂了。
“那就先传景额吧。”
相比尚书张廷玉身兼多职,侍郎景额几乎住在了户部,管理着本该属于张廷玉的户部事务。
景额很快赶到,他心中已有猜测,因此姿态放得极低。
皇帝冷眼威严,“山东今年的银税如数上缴,你可有什么其他消息?”
景额拱手,“回皇上,数日前,山东曾有官员私下询问奴才,受灾地如数上税是否别有内情,奴才不敢透露。除此之外,奴才一概不知。”
“一概不知?”皇帝似笑非笑,“你还有一日的时间去了解。”
次日,朝堂之上一片肃然。
一份红底的紧急奏章孤零零躺在地上,张廷玉眉头紧拧的拾起,其上内容直指山东民生凋敝的严峻现状。奏章中言辞恳切,详细描述了当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竟已到了卖儿卖女以维持生计的悲惨境地。
皇帝龙颜大怒的同时心中满是忧虑与疑惑。他深知山东之地的重要性,民生如此败坏,实乃关乎社稷安稳的大事。他想起在田文镜曾上书请求山东、河南两地如数缴纳的不久后,曾与果郡王在京城一家茶馆吃茶闲谈,这一行为让皇帝心中不免生疑,担心其中是否存在勾结或隐瞒实情的状况。
毕竟一向闲云野鹤的果郡王距今已有数月不曾离开京城,再联想到景额曾暗指果郡王四下游历时暗收人心。皇帝几乎是下意识的想派这位毫无野心的皇弟密访山东,结果刚有人上书言明山东现状,果郡王便病倒了。容不得皇帝不多想。
张廷玉看完奏折,递给身后不远处的景额。景额昨日莫名其妙被皇帝敲打了一番,回去便暗中打听,已经了解了七七八八,但还是煞有其事的仔细看着。
张廷玉朝皇帝拱手:“皇上,当日田文镜请求受灾地如数缴纳当年税额,所言字字中肯,微臣亦是认同的,此事无论是否为田文镜之责,微臣自认难辞其咎,愿前往山东,查明山东民生败坏的真实情况,是否真如奏章所言那般严重,以及背后是否存在官员贪污腐败、治理不力等问题。”
这话说到了皇帝心里,他发难不为民生,而是给朝臣表明一个态度,自己对此事很看重!此外,这样的大事,若不言明,旁人还以为是自己这个皇帝不体恤百姓。
此事无论是谁所为,皇帝总要重罚一人以示震怒,当日在场的两位户部重要官员,和上书的田文镜一个都跑不掉。
为官不自查,总不能交给田文镜自己去查山东、河南等地的情况,所以张廷玉索性主动提出。他后面装模做样看奏折的景额也是松了口气。
皇帝语气幽幽,“此事你监察不利,由你去查也算戴罪立功。”
朝堂上当即跪倒一片,直呼“皇上圣明”。
下朝后,景额一路跟随至养心殿。
言辞恳切道:“张廷玉大人勤勤恳恳,闻鸡起舞,几乎是夜以继日。他作为奴才的直属上级,奴才心中担忧,恳请皇上再派一人随行,也让张廷玉大人身边有个保障。”
皇帝讶然,他私心里也不希望处理了张廷玉,那就唯有从他手底下的官员查起。查官员,张廷玉再合适不过。可景额所言,似乎不仅仅是地方官员上出了问题,甚至可能危及张廷玉的生命安全。
犹豫了下,皇帝幽深的眸子看向景额,“那你认为,谁比较合适。”
顿了顿,“恒亲王。”景额毫不犹豫道。
“哦?”皇帝挑眉,这便是说此事涉及自己的兄弟了。
“张廷玉大人事必躬亲,对于一些事情眼中容不得沙子。恒亲王为人甚善,性情敦厚,或可中和一二。毕竟此事触怒天威,免得涉事人员狗急跳墙。”景额细细解释着。
“那便按你说的办,再叫兵部尚书李卫同往。”这么说着,皇帝提笔拟旨。
景额这才放心的行礼告退。
他刚走,皇帝便放下笔,细细咀嚼着“为人甚善,性情敦厚,或可中和一二”几个字。
良久,皇帝忽然道:“八王九王党可还安分。”
空荡荡的大殿内,忽然出现一道低沉的声音,“于事关皇后的流言上有推波助澜。”
“皇后?”皇帝顿生一股不满,“什么流言。”
“皇后娘娘昔年的掌事太监江福海有一养子,前些日子来京寻亲,透露了不少陈年旧事。”那道声音听不出情绪。
皇帝没好气的抿嘴,“那人现下在何处?直接杀了就是。”
那声音中带了一丝轻蔑,“此人来京得知江福海已死后,身上的银两也用尽了,在乞丐汇集之处住了几日便被群殴致死了。”
江福海被旧事重提,昔日画面浮现脑海,皇帝心中烦躁,“知道了。八王九王已死,他们还是这么不安分,继续追杀,务必斩草除根。”
“允俄还安分吗。”
“其府邸风平浪静,前日赫舍里氏曾向娘家打听恭定公主现状。”
皇帝摩挲着下巴,八王九王余孽已无余力插手地方官员的事务,十王被圈禁,还有哪些人有可能牵扯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