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回到老家,看到这边消费力和深圳也差不多,而且这边过年氛围更浓,让人忘记现在经济大环境低迷。她在超市看到萝卜一斤也是三块多,婆婆说这个价格比菜市场贵了一倍。他们在菜市场买萝卜是一块钱左右一斤。青菜也是一块五左右一斤,超市里差不多3块钱一斤。
白珍说:“超市里的价格和深圳的差不多,但是这边的人不是收入不太高吗,能消费得起吗?”婆婆说:“可能有的人在超市里觉得比较好逛吧,而且不会被风吹日晒,环境也好,还有人工水电,贵一点也是自然。我们老人就喜欢去市场,可以买到新鲜的食材,而且都是农民过来卖的。不是菜贩子。超市只是我们晚上散步经过会进去看一眼,一般晚上七点后有打折。肉还挺便宜的,猪肉在里面七八块钱一斤,平时要十几块钱一斤。那些肉买过几次了,质量还可以,没有注水。”
白珍回去过年,时常会和婆婆跟妈妈沟通这些日常,从她们那里也可以获知一些信息和生活常识。
白珍回到娘家,发现家里没有什么水果,都要过年了。赶紧就在网上的超市订了几箱水果。这边也是比较方便的。蓝月说还要她花钱,要是没有了,她可以自己去市场买。
白珍之前就去过小区对面的那个老市场,虽然东西很齐全也很新鲜,但是如果没有手推车,只是靠手提袋子,走回来,手都要断了。当时白苗生病的时候,家里没有人买菜,白珍主要就是从超市的网上渠道点菜送过来。
之后白梅夫妻俩也回来了。白苗对于食材有要求,白珍和白梅夫妻俩就一起去那个菜市场买菜。他们都不太会讲价,基本上看东西还可以,老板的报价能接受,他们就会买。很快就买了好几袋的菜。每个人手里都提几袋,沉颠颠的。
按照黄忆的话说,白珍他们娘家人买东西就是“眼大肚子窄”,总是会一次性买很多,然后回来放着,不一定吃得完,到时候坏了就扔了,很浪费。白梅夫妻俩就完美地继承了娘家的传统。
当天买菜都花了四五百块钱。这些菜太多了,拿回来,手腕酸痛,虽然在路上他们歇了两三次。白珍和白梅都有肩周劳损,坐办公室用电脑多就这样。
买菜回来,白珍感觉加重了她的肩周疼痛感。他们家冰箱虽然比较大,但是这么多菜,不能全部放进去。有五六袋菜就放在进门的地上晾着。可能因为那些菜里本来就有水,又没有拿出来晾,当天做饭,每餐都是一大桌菜,其实大家也就每个人夹几下。
隔餐大家都不想再吃了。就这样倒了很多剩菜。地上的那些菜次日白珍发现都被沤坏了,她感觉好浪费。虽然白梅老公有钱,但是也不好这么浪费的。
白梅和蓝月都已经习惯这样了。白珍婚前也有点这种情况,但是婚后,黄忆会把控,他买菜都是当天买够吃就可以了。做饭做菜都是差不多,不会浪费。
他们看到白梅他们这样的消费方式,感觉浪费了很多钱,黄忆经常会私下说,他们现在能赚钱的时候,不知道节俭一些,以后会败光的。
白珍觉得黄忆说得有一定道理。但白梅也有她的理由,她说白苗生病要多换点花样做吃的给他吃。而且白苗以前买菜也是这么买的,每样买一点。
白珍觉得思路没有问题,只是这个“一点”的定位就有点多了。每袋菜都是两三斤的。其实一餐他们青菜吃不了多少。
白珍在白苗到深圳看病的时候,有次白苗坚持要和她去市场,他虽然身体虚弱,还是在市场上选菜。白珍发现他只要到市场里,就会特别有精神。买菜是他几十年的活,特别擅长。他就会告诉白珍那些菜怎么挑选。平时他在贵港买菜时候,这些菜大概多少钱,然后对比一下。他如数家珍,让白珍不得不佩服,不论什么工作,久了都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当时白珍已经买了两三百块钱了,手里提了好几袋,她觉得够了。但是白苗知道白珍喜欢吃菠萝,刚好看到有一摊在卖菠萝。他就上去问价格,一听说八块钱一个,感觉还不错,就让那个小哥帮忙削皮。
削好了之后,白珍买单,他们准备离开。白苗突然又说,还要买一个,明天是周五,黄忆晚上会回来吃饭。到时候可以给他吃。于是又买了一个。那菠萝一个都有两三斤。
白珍担心白苗虚弱没有力,手上提了七八袋菜,加上两个菠萝。跟着蹒跚的白苗身后,他们俩慢慢地朝家里走。好在那个市场是在他们小区内的,离他们家走路也要十来分钟。走到一半路的时候,白苗就说有些累了。在那里喘粗气。
当时白珍只能鼓励他再坚持几分钟,到了别墅区那边会有椅子。他们就这么走到了别墅区,在那里的椅子坐了会。白苗还说饿了,买菜的时候,他要求买的油条。
但白珍怕太油腻了,对他身体更不好,当时就给他半条油条。他坐在那里慢慢吃着,坐了十分钟左右才起身,慢慢回到他们家里。
她感觉这样才比较有过年的感觉。在小区楼下新开了一家牛杂煲,居然人满为患,大家可能喜欢热闹,每桌都有十个人左右。贵港的人还是很喜欢热闹的。虽然快过年了,但是街边的大排档还是很多人,像那些什么臭豆腐、螺狮粉之类。
蓝月一直在语音聊天,可能是和朋友在聊。随后,蓝月说今天有个朋友家人往生了,让她帮念佛经。
她于是拿着108颗佛珠的手串,在那里念经,说要念50次。白珍在旁边忙自己的事情,阿刁在那里写作文。
他们语文老师布置作业题目《给老师的一封信》,语文老师催了几次了,说还没有交给她。蓝月就在那里监督孩子快点完成。
但小朋友一边拿着手机看视频一边写作文。蓝月哄他说如果不写完,不能看电视。
小朋友一听,赶紧加快速度写起来。白珍已经在那里开始做猪脚姜。刚好家里有甜醋。白珍也是第一次做这个猪脚姜,她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功。
蓝月随后看到了白珍给她拿过来的羊肉汤,是婆家今天新煮的,蓝月他们平时不会煮这些。她本来以为蓝月会说她拿这些熟食回来。平时蓝月比较讲究,不喜欢吃别人家做的东西。不过蓝月没说什么。可能他们也很久没吃羊肉了。以前白苗在的时候经常会在冬天买回来煮汤。而且他做的羊肉汤喝起来很鲜甜。
蓝月在那里念了好多遍经,她说本来有人请她去医院帮忙念经,她不想去,就在家里帮忙念一下吧。
白珍说:“没想到你现在都成大师了。还能帮忙念经做法事了。”蓝月也被逗乐了。
蓝月还给她看了自己的两条108颗的佛珠手串。白珍其实不久前在越南旅游时候也买了一串,本来是想给蓝月的。不过她还在犹豫,她担心黄忆知道了到时候又说她乱买东西。她买的那条是沉香的入门级,花了几千块钱。但是她没有告诉黄忆,和他说很便宜的。
蓝月说现在她用的那两条都是白梅买给她的,好像都是几百块钱,闻起来没有特别的香味。有一条是檀香的,刚买回来时候有香味,现在也没有香味了。另外一条一看就是木头的。都不是很贵的东西。
白珍跟她聊天的时候,提到如果是真的沉香的手串,尤其黄奇楠那种,可以在发生心梗脑梗的时候,可以敲碎一颗珠子,含在舌根下,有助于苏醒,让情况控制在可控范围里,急救后能比较好地恢复。她也是在旅游的时候听到导游介绍这么说的。导游还提到日本出的那种速效救心丸里就含有少量的沉香。
蓝月说,买到真的那不是要好几万?之前南宁的一个朋友,给她女儿的嫁妆就是价值100万的沉香。白珍说那可能她的是真的吧。当时蓝月听朋友这么说,还不知道沉香是什么鬼,她现在听女儿说,才知道这个东西还这么好。
随后蓝月继续认真在那里念经,白珍就在那里做自己的事情。小朋友只要有人在旁边就会认真地写作业。没有人在旁边,他就会在那里偷看手机。他和蓝月说,他要查资料写作文。
随后,蓝月又下楼去买些牛肉丸,说到过年时候回娘家就可以让他们拿回去了。白珍感觉到蓝月的心意。虽然有时候也挺烦她,但是还是很感动。
白梅今天上班特别忙,一堆邮件要处理,还有很多文件要签名。她忙到下午五点左右才有空看微信。白珍告诉她昨天晚上凌晨三点才睡,路上车多路塞,回到家已经半夜两点。
白梅说明天她坐飞机回来,估计到家傍晚六点多。她要先飞广州,才从广州飞南宁。然后再从南宁坐高铁回到贵港。
白珍感觉这次过年回家,和白梅、蓝月沟通多一些,能感受到她们的不易。她之前可能对她们的生活有些不太了解。白梅回家一趟还是挺不容易的。她一个人在北京这些年,不论是工作、婚姻还是生活,都很少和家里人说太多。总是报喜不报忧,这两年她偶尔会和白珍聊起来一些,有时候是和她探讨,让给意见。
白梅嫁的远,背后其实很需要娘家人给她支持,她回家还挺折腾的。她每年这样回家,白珍想,要是自己很难坚持每年回家。有时候感觉白梅在照顾家人方面这几年还是做得比自己好一些。
在午饭的时候,公公婆婆提起要不要去黄忆的一个表姐家玩,他们家每年都送粽子过来?黄忆其实有些想去,反正也开车回来了,可以开车去。
白珍本能说她不去,让黄忆陪父母去。其实是她内心的抗拒,她现在喜欢做减法,对于不必要的应酬都不想去参加。
黄忆他们家很多亲戚,但平时和他们家来往比较少。他们家没有什么应酬。和亲戚的关系若即若离,真的有事情的时候 ,没几个人是肯伸手帮忙的,也是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他们也不想花太多心思和这些塑料亲戚有过多的交集。
有人说,人性的弱点,你身边的人都看不得你过得好,只有你的父母希望你过得好。那些亲戚一旦看到你的变化,就会东问西问,他们都不希望你过得比他们好。你在亲戚中的地位,取决你的价值和地位。
或许因为黄忆的父母都是工人,对于亲戚们来说没有什么价值吧。黄忆的外公以前是他们钢厂的副厂长,但是他在位时侯并没有为自己的家人牟利,他还是很实在的一个人。之后,他的子女都做着普通的工作,等他退休后,子女们都是靠自己站稳脚。
子女的家庭之间开始交集还挺多的,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都为各自的小家努力,很多时候都会先考虑自家的利益。他们之后就会开始比较势利了。那些条件好的子女只会关注对他们发展有利的亲戚。黄忆他们家就属于亲戚中比较边缘的家庭,除了乡下一些真心对他们好的亲戚会保持长期联系。黄忆的父母也不善于交际,更不要说向上社交了,他们的工作一直都是几十年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退休。
白珍发现回来呆多几天就容易不开心。她有时候在想为什么结婚了要住在婆家?如果结婚了,还是住在自己家多好。自由自在。
有人说,你和人相处,不一定需要说话,就能感受到对方的信息。有的人你和她在一个空间待着,即使不说话,也会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气氛。有的人和你待在一起,你和她不说话,你也可以内心感觉到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