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啊!把他们统统押下去,严加看管。明日就在广场之上举行公开审判,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违法乱纪者究竟会落得怎样凄惨的下场!”
武文彬大手一挥,气势如虹地吩咐着手下士兵。
随后,一群全副武装的卫士如狼似虎地冲上前去,将那些犯罪嫌疑人五花大绑,拖曳而去。
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沉重,仿佛是对这些罪犯的审判。
晚上的时候,武文彬特意又找到了张角,将今天查到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跟他讲了一遍。
他详细地描述了每一个细节,包括与受害者的对话、收集到的线索以及嫌疑人的情况。
果不其然,对于这种害群之马,张角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对于武文彬想要对这些人公开处刑,张角非常赞同。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坚定,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民愤,维护太平道的声誉。
得到了批准,武文彬便开始命人着手准备明日的公审。
他安排人员布置场地,准备各种审判所需的物品,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
...........
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了巨鹿郡那宽阔而热闹的广场上。
此时,这里已经人山人海,数千名百姓和太平道教众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或好奇、或期待、或紧张的神情,静静地等待着即将开始的这场公开审判。
人群中,有人在低声交谈,猜测着审判的结果;有人则踮起脚尖,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人群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拄着拐杖,眼神中透着对正义的渴望;
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他们躲在大人身后,好奇地张望着;
有衣着朴素的农民,他们脸上带着劳作后的疲惫,但此刻却充满了期待;
也有身着华服的富商,他们神情严肃,关注着太平道的一举一动。
他们低声议论着,猜测着这次审判的对象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
在广场中央临时搭建起的一座高台上,武文彬一身黑袍,身姿挺拔如松,稳稳地站立着。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缓缓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犹如两道闪电划过夜空,让人不敢直视。
待全场渐渐安静下来之后,他才朗声道:“诸位父老乡亲们,今日我们在此举行这公开审判,乃是要肃清我太平道内部的那些败类,还大家伙儿一个清清白白、公平公正的世道!”
他的声音清晰而洪亮,传遍了整个广场,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话音未落,只见他大手一挥,几名身强力壮的教徒便押解着数名五花大绑的嫌疑人走上高台。
这些嫌疑人一个个低垂着头,满脸都是悔恨与恐惧交织的神色。
他们身上的绳索紧紧勒住肌肤,甚至有些地方已经磨破出血,但此刻却无人在意这点疼痛。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深知自己的命运即将被宣判。
武文彬面沉似水,冷冷地注视着这些曾经的同门叛徒。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威严而不容置疑的口吻,逐一宣布了他们所犯下的罪行。
每一条罪状念出时,台下都会响起一阵惊呼和咒骂声。
人们对这些罪犯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齿,纷纷指责他们的恶行。
当所有罪行宣读完毕后,武文彬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提高音量大声宣判道:“按照我太平道的教规,此等恶徒犯下如此不可饶恕之重罪,理应判处死刑,即刻执行!”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广场上空炸响,余音袅袅,久久不散。
人们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
他们为正义的伸张而欢呼,为太平道的公正而鼓掌。
就在他那铿锵有力的话音刚刚落下之际,只见一名身材魁梧、面目狰狞的刽子手大踏步地走上前来。
此人手持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刀刃锋利无比,仿佛能够轻易斩断世间一切邪恶。
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
伴随着一声沉闷而又响亮的喝令声,刽子手高高举起手中的大刀,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挥下。
刹那间,只听得一阵尖锐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响彻整个广场上空,紧接着便是一颗颗鲜血淋漓的人头如熟透的果实般瞬间滚落地面。
鲜血溅落在高台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
一时间,原本还算安静祥和的广场上顿时爆发出一片惊恐万分的尖叫声和呼喊声。
人们纷纷瞪大双眼,满脸惊愕地望着眼前这血腥恐怖的一幕,不少人甚至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不止。
然而,这片惊呼声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便如同潮水一般迅速消退下去,广场上再度恢复了先前那种令人窒息的平静。人们默默地注视着高台上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此刻,众多百姓们依然目不转睛地盯着地上那些身首异处的尸体,眼中既有因为看到这些罪大恶极之人终于得到应有惩罚而产生的解气之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太平道公正严明执法态度的深深敬意。
他们意识到,太平道是一个真正为民做主的组织,值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突然,人群之中不知是谁率先高喊出声:“太平道果然是为民做主的正义之师啊!”
这一嗓子犹如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内心深处的热情与激动。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齐声高呼起来,他们用最真挚、最热烈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太平道的拥护与赞美之情。
呼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广场上空,久久不绝。
站在一旁的武文彬听到众人如此激昂的呼喊声,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欣慰笑容。
他深知,经过此番雷霆万钧般的行动之后,不仅成功地清除掉了隐藏在太平道内部的那些败类蛀虫,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绝对信任和全力支持。
毫无疑问,这对于太平道今后的蓬勃发展而言,无疑将会成为一股强大无比的助推力量。
他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使命感,决心为太平道的未来继续努力奋斗。
待审判彻底结束以后,武文彬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缓缓离开了广场,径直朝着太平道的总坛走去。他的步伐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宣告着太平道的新生。
当他踏入总坛大门之时,一眼便望见正端坐在大堂中央太师椅上的张角。
武文彬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向着张角行了一个大礼,随后将此次行动的详细经过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一五一十地向其做了一番汇报。
他的声音清晰而流畅,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栩栩如生。
张角始终静静地聆听着武文彬的讲述,自始至终都未曾插言打断一句。
他微微眯起双眼,脸上神色平静,可那偶尔闪烁的眸光里,却藏着对局势的洞悉与考量。
待到武文彬叙述完毕之后,张角方才微微颔首,表示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文彬啊,此次行动你确实完成得相当出色。不但有效地肃清了咱们太平道内部的那些残渣余孽,而且还为我太平道成功赢取到了宝贵的民心民意。看来,你果真没有辜负为师对你一直以来的殷切期望啊!”
武文彬微微躬身,一脸谦逊且恭谨地说道:“师父谬赞了,徒儿所行之事皆为本分,实不敢当此夸赞啊!然而,此番事件却犹如一面镜子,将咱们太平道内部管理之疏漏清晰映照而出。为免此类事端再度上演,强化内部纪律已然迫在眉睫。”
张角闻得此言,轻抚下颌胡须,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缓声道:“文彬所言甚是。自即日起,太平道之内务纪律便交由汝全权掌管。切记需从严治理,切不可心慈手软,万不可容那些害群之马再有机会损毁我太平道之声望清誉。”
武文彬面色凝重,郑重点头应承下来。
在随后的时间里,武文彬开启了连轴转的工作模式。
他废寝忘食,日夜钻研太平道以往的规章典籍,又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精心拟定出一整套严密苛刻的规章条律。
每一条规定,每一款罚则,都经过他反复的斟酌与考量。
条文不仅涵盖了教众日常行为规范,诸如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准则,还细致到在各种传教、活动场合中的具体要求,甚至对物资管理、信息传递等方面也做出了严格的流程规范。
规章拟定完成后,武文彬更是亲力亲为,时刻紧盯各项制度的实际施行情况。
他时长穿梭于太平道的各个据点,亲自监督教众的训练与日常活动。
但凡有胆敢触犯纪律之教众,不论其身份地位如何,他均铁面无私,绝不姑息纵容,严惩不贷。
有一次,一位跟随张角多年、在教内颇具资历的老教众,因一时贪念,私自挪用了部分用于救济百姓的物资。
武文彬得知此事后,不顾旁人的求情与劝阻,毅然按照新制定的教规,对其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这一事件在太平道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教众们深刻认识到,新的纪律绝非一纸空文,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教义规范。
同时,武文彬也深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他定期组织教众集会,亲自登台授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太平道的宗旨和使命。
他会讲述太平道创立的初衷,是为了拯救苍生、解除百姓疾苦,让教众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责任。
他还会分享历史上那些为了正义和理想而不懈奋斗的英雄事迹,激励教众们坚守信念,不忘初心。
在武文彬夜以继日地辛勤付出之下,太平道内部那曾经混乱不堪、几近崩坏的纪律状况终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每一个教众都自觉遵守教义规范,彼此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
整个教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秩序井然的景象,教众们个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士气更是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熊熊高涨。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的百姓们亲眼目睹了太平道的转变,心中对于这个原本神秘的组织渐渐生出了更多的信任和依赖。
他们看到太平道不仅严惩内部的不法之徒,还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于是,他们纷纷加入太平道,成为其中坚定的一份子,愿意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时间,太平道在巨鹿郡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根基愈发牢固坚实,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矗立在这片土地之上。
尽管如此,武文彬却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之意。
因为他深深地明白,太平道所面临的敌人远不止那些潜藏于内部的腐朽之徒,更有着来自外部的强大威胁 —— 朝廷以及其他虎视眈眈的敌对势力。
这些敌人就像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恶狼,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张开血盆大口,对太平道发起致命一击。
所以,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绝不能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师父,依弟子之见,当前形势紧迫,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巨鹿郡的城防工事,同时派遣精明能干的探子前往各处,严密监视朝廷方面的一举一动。唯有如此,方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
武文彬一脸凝重地向着张角进言道。
张角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沉声道:“文彬所言甚是。想那朝廷如果得知了消息,又岂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占据这巨鹿郡而无动于衷?虽然我们暂时没有泄露消息,但事情就怕万一。故而今时今日,我们务必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做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周全准备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