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的寒风还是大一些。
四个月的征战,让韩世重、安梓钧两人也显得更为沧桑不少。
萧奕示意两人坐下。
听了他们的禀报。
“这么说来,蒙元那边其实也无心想要拿回哈林了?”
韩世重回道:“应该是如此,大乾火炮之威,足以震慑天下,蒙元铁骑再强,也强不过大乾火炮。”
“安西都护府一战,忽必烈十万铁骑损失过半。”
“朔州城一战,蒙元的大王子,将来的国主继承人蒙哥直接身亡。”
“再加上现在,大乾一战而收哈林。”
“蒙元那边自是没了勇气前来拿回哈林,此后,怕是要龟缩在乌兰把图,永远都不敢南下了。”
安梓钧也回道:“陛下,臣观望那乌兰巴图前来的蒙元援军,战斗力已经不如以前,冲锋也没了力道,软绵绵的。”
“厮杀起来,完全没了蒙元铁骑的勇猛,一个时辰都不到。”
“就出现了溃败之势,被我们追击十余里。”
“臣以为,今年秋收之后,可再派兵攻打乌兰巴图,彻底征服蒙元。”
韩世重瞥了一眼安梓钧。
他知道,这一次的北伐,安梓钧是后来参战的。
所以战功比起来,是远远不如他们这些人,所以才有心想要请战。
大家也都知道。
这时候,大乾禁军这边需要修养,很快也到了春耕的时候,不能耽误了春耕,接下来,肯定是没有什么战事了。
然而,像是安梓钧这样的人,想要升官加爵,想要以军功来提升自己的位置,肯定是心有不甘,想着秋收之后,继续北伐。
蒙元还有一个乌兰巴图,那就是大乾禁军最后的一个战功了。
他不能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
萧奕笑着道:“有着敢战之心是好的,不过嘛,如今大乾禁军这边损失也不小,还是先休养生息吧。”
“孤已经让兵部那边拟了诏令,韩将军要退守安西都护府。”
“毕竟,他带来的大军,一部分都是蕃兵,这一次的大战,蕃兵表现不错。”
“回到安西都护府,可以多一些嘉奖。”
“大乾如今既然得到了这广袤的草原,也需要有更多的放牧人,可以让安西都护府那边的牧民向这边搬迁,养出更多的牛羊,也好让大乾的百姓们吃上羊肉。”
韩世重抱拳施礼道:“喏。”
这就相当于是已经把大方向的谋划说了出来,此后,他韩世重要负责镇守和治理安西都护府了。
萧奕又看向了安梓钧,开口道:“你和辛将军一起镇守哈林,防止蒙元卷土重来。”
“以后,大乾肯定是会派遣一些人治理草原之地,在这里建立一些重镇。”
“你们要为大乾守好边关。”
安梓钧连忙拱手道:“喏。”
内心一阵欣喜。
能留守哈林,也就代表着,大乾以后若是要继续北伐,那他肯定就能随军出征了啊。
以前差一点儿站错了队。
如今可不能还慢一步了。
萧奕只是坐镇哈林七天,七天之后,就带着东宫卫率开始往回撤。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上旬,随着大规模战事的落幕,满山偏野的绿意抢先席卷了燕山以南的两河地区,贞元二十六年的春天也完全到来了。
萧奕没有等到回京师长安,便在路上,直接拟定了太子诏令。
第一道诏令,是要求哈林以南的草原之地、河东路、陇右道、京畿路、山南路等各州军地方官,都要切尽职责,疏导、安抚百姓,督促春耕。
第二道诏令,是说地方上若有因为之前军事行动而荒废的大片耕地,或者蒙元权贵逃亡后遗留的牧场,当早早上报,并尽量收归安置安抚,不要浪费,不能让牧民因为战事而出现更大的损失,而若是实在无力,晋阳那边将发随军民夫、辅兵以及部分俘虏,前来就地、循地进行,尽量维持春耕、放牧等农业大事。
第三道诏令,既是军事,又是政事,却依然以农事展开,大乾将从军中大举抽调随军进士,或三人成组,或五人为队,在小股部队的护卫下往周边各军州巡视春耕……。
随着这三道诏令立即被颁发,并且传至各处。
萧奕这位监国太子仁义之名,自当是传诵天下。
当次大胜。
平西夏、征蒙元、占哈林,却没有好大喜功大举进发,没有屠戮俘虏煊赫威风,反而将事情的重点放在时节所迫的农事上,万事皆以农事为轴来做,确实显得有格局,也分得清主次利害。
除此之外,单说其中手段,其实也是很高明的。
这一战,蒙元战死了很多的牧民,但是却也并非是全部都战死了。
也还有未曾参战的牧民,还有战争之中成为了俘虏的牧民,也还有哈林等地,最后投降了的牧民,以及蒙元的官员、贵族等。
这一道诏令下来。
其实也是为了安抚他们的心。
告诉他们,大乾并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大乾是如何治理安西都护府的,就会如何治理哈林之地。
第一道诏令,就直接安抚了这些人的心,告诉他们,大乾乃是仁义之师。
大乾现在重视春耕,重视放牧,并不会直接屠杀所有人。
大乾从来没有把他们这些人当做是仇人。
接着就是第二道诏令,那就是要任用这些人了,不管他以前做什么,不管他在这一场战争中做了什么,如今,他将会成为大乾人,还有可能成为大乾的官员。
如此一来,第三道诏令也就起了作用,并且也是这一次的三道诏令的画龙点睛之笔。
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大乾要派遣进士和将士们成立巡视组,要巡视春耕的情况。
那么。
那些个还心有抵抗的蒙元人,会如何作想?
我是配合呢。
还是不配合呢?
若是我不配合,而旁边的牧民配合,他得到了更好的赏赐,而我将会受到惩罚呢?
我若是配合的好,会不会成为大乾的官员,有一个一官半职?
到时候,会不会也可以成为像是以前的那些贵族老爷们一样,过上他们那般富裕的生活?
若是我不配合,会不会让大乾的官员以此为借口,直接杀了?
所以说,第三道诏令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既能够让巡视组代替大乾太子巡视地方,也能彰显大乾的官府法治和统治。
告诉蒙元人,他们不再是蒙元人,而是大乾的子民,要接受大乾官府的治理。
有了这三道诏令,那自然是可以安抚好蒙元百姓的心。
等到了二月的中旬。
萧奕总算是回到了晋阳城,住在了晋阳城的行宫中。
这时候,晋阳城这边,其实也已经积攒了一些政务文书,需要他这个监国太子批阅。
都说皇帝好。
然而,历史上的皇帝没有几个是长寿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因为其本性的原因,整日里倒是养生功夫不错,也有一些长寿的。
但是大部分兢兢业业的皇帝,就没有长寿的。
为啥?
熬夜啊。
萧奕就算是有着金丹在身,就算是身体异于常人,也不想熬夜。
重要的文书,自然是先批阅。
不重要的,第二天早上早一些起来批阅,也不迟。
一直到二月末。
萧奕才回到了京师。
且当天就召见了戴光、狄晏、包拯、郭子仪、张太岳、李大亮等六部尚书,还有张久陵、岳山两人。
因为他要商讨这一次北伐,对于将士们的嘉奖。
首先就是岳红翎。
正所谓,临危受命。
当初陇右道匪患严重,因为朝廷赈灾不利,当地又是贪官污吏横行霸道。
整个陇右道就是一片泥泞沼泽。
萧奕下令,让岳红翎前往陇右道平匪,随后,便是整治陇右道的贪官污吏。
这一次,岳红翎是平匪有功。
其中,最大的匪徒李洪基也被岳红翎斩杀,彻底解决了整个陇右道非常猖狂的马匪。
之后,又是跟随太子萧奕一起平定了李原逆贼之反叛。
潞州一战。
攻占隆德府。
北上攻打晋阳。
这也是赫赫战功。
再后来,就是南下平定了赵玄甲、刘柱两个逆贼了。
还有安西都护府一战。
北伐,攻打哈林一战。
可以说,岳红翎是真的凭借着自身的本领,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能力、声望、军功,都不弱于永安郡王岳山了。
萧奕的意思是,特进爵为静塞郡王,授元帅,坐镇北衙禁军,为禁军总指挥。
接着就是韩世重了。
这位大将乃是岳山举荐,同时,也算是他的弟子。
在凤凰岭一战而成名。
之后就开始独领一军、镇守一方。
平西夏、征蒙元。
此人当为第二大有功之臣。
特进爵为西凉君王,授元帅,领安西都护府大都督。
还有狄青、辛弃疾,以他们的功劳,自然是没能进爵为郡王之列,但是也进爵为国公了。
须知道,这国公的爵为就已经比较高了。
还是开国国公之爵为。
一个荣国公、宁国公这样的爵为,都能养活一个庞大的家族。
可以说,国公之爵位,依然不低。
当然,这也是因为大乾以后还会有战事,他们的爵为还可以提一提的。
就算是岳红翎、韩世重、狄青这三人的爵为,也是可以继续提一提,直接成为王爵,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文官那边。
自然也有嘉奖。
不可能只有武将在北伐之后升官加爵,而文官就什么都没有。
他们虽然没有参战,但是在后方,也已经是累死累活了。
太子本来只是监国,也就是在皇帝病重之后,站出来主持大局的。
然而,监国太子要亲征。
这可是历史少有。
但是大乾国情如此,太子若是不亲征,如何能够征服四海,如何能够这么早就取得了赫赫战功,直接解决了大乾的内忧外患?
监国太子亲征。
朝堂政务自然就甩给了这些文官们。
萧奕也没有厚此薄彼,更没有想着重武轻文。
所以文官这边,不可能升官,毕竟没了三省,没了丞相,尚书之职位就是最高了。
那就只有进爵。
和武将们一样,该给的爵位一个不少。
就这样,一直忙到了深夜,才回到了后院。
杨玉环、李秋雅、蔡文姬,甚至是李贵妃都跟了过来,见到太子萧奕大步走进了后院,连忙迎了上去。
萧奕看起来自然稍微有一些沧桑了一些,让四位美人心痛不已。
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吃食、热水什么的。
一边吃,一边服侍萧奕洗漱。
等忙完之后。
也就到了深夜。
便是有心想要大战一番,也没精力,只好早早入睡。
第二天。
萧奕是被孩子的哭声给叫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