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高原这这个方向,向内存在一个明显的凹陷。
从高地上倾泻而下的雨水,在盆地中汇集成了巴拉圭河,然后再向南纵穿巴拉圭,并最终与巴拉那河合流。
无论是巴拉圭盆地,还是巴拉圭共和国,名称其实都是来源于巴拉圭河。
这一关联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巴拉圭是否曾经对巴拉圭盆地享有主权。
事实上,在西班牙与葡萄牙相争的殖民时代,巴拉圭盆地的主权,并没有引发太多的关注。
西班牙治下的传J士与巴拉圭人,仅仅渗透到了这个盆地区的最南端,便遭遇了葡属巴西的阻击。
19世纪初,在南美各国纷纷D立之时,身处高地的巴西,顺势取得了这个盆地的主导权。
整个湿地分别被划入了,马托格罗索和南马托格罗索两州。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这于片土地,当时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听到这,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片身处热带的土地,是一片干旱的不毛之地。
恰恰相反,从“潘塔纳尔湿地”的名字可以看出,这片土地的问题在于水太多。
如果要为这个星球上的湿地做个排名,潘塔纳尔湿地,无疑将排在第一。
受困于每年高达1500毫米的降水、周边高地的慷慨馈赠,以及整体的盆地构造,潘塔纳尔有80%的土地,常年浸泡在水中。
高地并不仅仅为这个盆地区,提供了过量的水,同时还带去了营养丰富的土壤。
在高温、多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潘塔纳尔地区,成就了全球生物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如果不是因为与之相邻的亚马逊地区,名声和面积太大,潘塔纳尔的知名度要比它高得多。
要知道,仅从面积来看,这处在水系分类上,属于“巴拉圭河上游平原”的沼泽,面积差不多有27万平方公里,
如果加上相邻亚马逊平原的部分沼泽地,这部分湿地,通常也会被视为潘塔纳尔的一部分,
整个湿地的面积,将近有30万平方公里。
在潘塔纳尔湿地,紧靠盆地西侧穿行的巴拉圭河,成为了巴西和玻利维亚的Z治分割线,
其中位于巴西境内的湿地,为24.2万平方公里。
至于巴拉圭,在这一地区的存在感要低得多。
巴西从“巴拉圭战争”中得到的战利品,就包括部分原为巴拉圭所控的潘塔纳尔湿地。
葡萄牙人是在18世纪初,开始进入潘塔纳尔湿地,并尝试在这片潮湿的土地建立定居点。
不过,葡萄牙人来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行农业开发,而是冲着水下的金沙来的。
后世位于湿地北部边缘的库亚巴市,同时也是马托格罗索州首府,最初便是本地区,最大的淘金者定居点。
采金业将葡萄牙人引入了潘塔纳尔,但却并没有为葡萄牙和后来的巴西,带入多少人口。
当然,考虑到淘金者对当地生态的破坏性,矿脉衰竭也不是坏事。
只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潘塔纳尔湿地的弱开发性,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巴拉圭人还抱有一颗扩张梦时。
因此,在巴拉圭战争结束之后,巴西开始有意识的向湿地移民。
愿意迁入这片私地的移民,甚至有机会免费获得土地。
这一政策所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后世巴西境内的潘塔纳尔湿地,绝大部分所有权归属于私人。
大量农场、牧场开始兴建。
很难说,将一片原本动植物乐园属性的土地,变成能够滋养更多人口的鱼米之乡,是对还是错。
只能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吧。
在21世纪,已经不再视温饱为问题,有更高精神追求者看来,那些未受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是那么的可贵。
出于这个看似高尚的追求,那些身处丛林的原始部落,甚至会被以“保护”之名,剥夺享受现代文明的权力。
而如果这种保护与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相矛盾,你又很难说后者的追求,就一定是低级的。
经过上百年的努力,目前在潘塔纳尔湿地中生活的人口,大约在100多万,半数生活在库亚巴。
然而,必须正视的一点是,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湿地的消亡。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被焚毁的森林以及被排干水的沼泽地,是耕地的最主要来源。
对于“大河文明”属性的中央之国来说,后一种做法,尤其是引以为豪的常规做法。
历史上,通过对诸如云梦泽之类的湿地改造,古老的中央之国,获得了大量的耕地。
即使时间推进到了20世纪后半叶,这一进程仍然没有结束。
在机械的帮助下,同为湿地属性,被世人称之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被开发成为了天朝,最重要的产粮基地。
与国人引以为豪的,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做法相对比,巴西人在这样一片面积,
甚至超过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的平整土地上,滋养如此之少的人口,实在不算成功。
问题只在于,人类是否有权力为了自身的生存,破坏这个星球的生物多样性。
这种掠夺性开发,又是否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环保主义者仍然忧心于,潘塔纳尔湿地的原生态系统,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而我国改正了这个做法,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有趣的是,巴西政府当年,出于地缘Z治原因而推行的土地政策,可能反过来阻止了,该地区人口的进一步增长。
在私有土地权的分割下,无论是后来者的进入,还是基础设施的推进,都将遭遇更多的困难,更不用说,后来已经有了保护区的设定。
总得来说,潘塔纳尔湿地的开发,还处在相对可控的状态,前提是不要试图为这片土地,注入太多的工业化因素。
因为农业化的话,更多还是遵循“光合文明”的规律,对地表生态加以改造,
但工业化的本质,则是将地下资源开采出来,或者将外部那些,难以预知后果的物资带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