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印度港口,不仅是很多阿拉伯航海家抵达印度的首站,也是15世纪初郑和船队,继续向非洲阿拉伯海岸航行的起点。
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甚至在第七次航海之时病故于古里,结束了他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古代航海史。
郑和并不是第一个抵达古里的华夏人。
在他之前,生活在元朝时期的华夏人汪大渊,已经随船队完成了,他的个人印度洋之旅(着有《岛夷志略》)。
这位天朝航海家的知名度,远不如郑和大的原因,在于主导元朝海上贸易,并打通航路的,是那些服务于蒙古人的色目商人。
汪大渊作为随行人员的探索之旅,很难有地缘层面的意义。
虽然郑和及我朝,能够爆发如此强的远洋航海能力,无疑是建立在,元朝海上贸易兴旺的基础上,
同时,郑和的船队中,也有许多水手为之服务,但作为我朝政府的官方组织背景,
决定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属于华夏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沿着郑和甚至汪大渊的航海之旅,解读从天朝到非洲东海岸航线的地缘结构,应该更能激发国人的自豪感。
比如,就有研究者认为,汪大渊曾经到过澳洲,发现澳洲的功劳应该记在国人头上。
然而,问题在于,汪大渊即使到过澳洲,于后来的世界地缘格局,也没有任何影响,更何况他只是随行人员。
郑和的突破虽然有意义,但于华夏文明来说,只是一个意外。
我朝的航海史,也在郑和身故之后,宣告终结,甚至为了避免后人仿效。
文官们认为是劳民伤财,与国家无益,而销毁了航海资料。
其实真正的目的在于,士绅集团不容许国家和小民插手航海,和他们抢夺财源。
因为这帮人的破坏,所以非常遗憾,我们失去了改变世界的机会。
相比之下,从欧洲那些,强盗航海家的探索之旅来看,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后世的世界是怎么形成的。
回到马拉巴海岸上来。
马拉巴海岸,是位于西高止山脉与印度洋之间,那条狭长沿海平原带的南段。
这条为德干高原围边的山脉,位于后世印度果阿邦南部的中点,与印度洋的距离最近,
天然将整条沿海平原,分割成了镜像效果般的两部分。
其中北段大部份,属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南端为果阿邦)。
南段则是我所说的“马拉巴海岸”,大部属喀拉拉邦(北部属卡纳塔克邦)。
马拉巴海岸的主体M族,是泰米尔人的近亲,“马拉巴人”(马拉雅拉姆语)。
这一地区最早的政权代表,是与朱罗、潘地亚,争夺古泰米尔地区霸权的“哲罗”国。
马拉巴人开始显现出D立的M族属性,是在公元9世纪中叶。
一方面,朱罗帝国开始崛起,并长期称霸南印度,打破了哲罗国旧有的统治结构。
另一方面,阿拉伯帝国兴起后,商人建立了一系列斯瓦希里城邦,将贸易线覆盖至,包括东非海岸在内的整个北印度洋。
基于地理位置和结构,背山面海的马拉巴海岸,成为了商人,登陆印度的首选之地。
这些商人的到来,为马拉巴人和他们的语言,注入了新的元素。
背山靠海的狭长海岸,一般是很难一家独大,而是容易产生一系列贸易城邦的。
这些贸易城邦,彼此之间的竞争以及开放性,更能够促进贸易的繁荣。
就马拉巴海岸来说,卡利卡特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南部距其150公里处的“柯钦”。
在我朝的记载中,在柯钦立国的城邦,被译作“柯枝”。
哲罗国的统治解体之后,以古里国、柯枝国为代表的,以贸易立国的城邦,开始出现在地缘Z治舞台上,并接受朱罗帝国的统治。
海外贸易的日渐昌盛,也使得立足于马拉巴海岸的“国家”,不再纠结于参与南印度霸权的争夺。在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称霸南印度后,这些城邦也转而臣属于,这个新的印度J大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毗奢耶那伽罗),在意识X态上,
跟北方的苏丹国们是死敌,但在具体的宗J政策上,却十分的宽松。
事实上,北方那些苏丹国,一般也不会,强迫治下之民改变X仰。
这本质上,与印度复杂的地缘结构有关,宽容的宗J政策,有助于新统治秩序的快速建立。
对于以贸易立国的马拉巴海岸来说,宽容性显得更为明显也更重要。
在整个阿拉伯海周边地区,都为所据的情况下,土地狭小的马拉巴海岸,在经济上,
比之南印度其它地区,更依赖于与商人的合作。
好在对南印度产生地缘Z治威胁的,是从北方而来的突厥人,包括部分普什图人,
而海上贸易的对象,则主要为阿拉伯人,包括部分波斯人。
两者之间,最起码在Z治上,不是利益共同体。
就像不能简单认为,同为TZ教徒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就利益一致一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又必须适应地缘环境。
由此,在马拉巴海岸,也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景象,那就是古里、柯枝等城邦,最上层及最底层的,
民众的地缘属性为X仰印度J,也包括佛教等本土宗J的达罗毗荼人。
经济及政府机构的运作,却由X仰的阿拉伯人所掌控,这种妥协,甚至影响到了当地的饮食结构。
无论是徒所忌食的猪肉,还是印度J徒所尊奉的“神牛”,都不会出现在,当地上层社会的菜谱之中,羊就没那么幸运了。
事实上,在朱罗帝国崩溃之前,商人对整个北印度洋贸易,并没有达到垄断的程度。
最起码,在南印度和M加拉湾地区,同样以贸易立国的朱罗,曾经做得风生水起。
问题在于,的建立,本来就带有很强烈的商业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