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订立一个Z治统一的终极目标,更多是一个挂在天际的理想,但并不妨碍各方以务实的心态,去推进经济方面的合作。
毕竟,不管是从改变上层建筑,还是提振眼下经济的角度,打破地区经济壁垒都是必须的。
纯粹从种族、语言、地理结构等基本地缘要素来看,东非国家的这一预期,倒也算得上是有基础的。
不过,无论是Z治还是经济上的连通,都必须先做到交通的连通,而路网建设,却又是最难最费时日的。
东非共同体正式成立之前,成员国就试图从英、比、美等西方国家,寻求经济上的帮助,来完善各国的基础建设。
只是,从最终的情况来看,正在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并且一直秉持着“要想富,先修路”战略的天朝,应该是最有可能帮助东非诸国,实现梦想的国家。
东非共同体互联互通的基础,是由蒙巴萨港起向东非腹地延伸,经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连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南苏丹,甚至刚果(金)东部的“东非铁路网”计划。整个计划预计2030年建成。
2015年,整个计划的第一段“蒙内铁路”,蒙巴萨至内罗毕已经由天朝企业承建开工了。
显而易见的是,这一计划如能成功实施,将极大提升肯尼亚在东非国家,乃至整个非洲的话语权。
因此,尽管在建设中,不出意料的又遇到的人权、环保方向的阻力,但还是很有希望成为,复制“亚吉铁路”的又一个成功标准。
事实上,最早提出“东非联邦”设想的,是该地区的前宗主国英国。
上世纪50年代,在非洲独立浪潮已不可逆转之时,英国曾经希望将治下的“英属东非”,包括:
桑给巴尔、乌干达、肯尼亚,以及从德国人那里,接收来的坦噶尼喀组合成“东非联邦”。
无奈当时急于D立的原住民们,并不支持这个宏大的计划,而是各自谋求D立了。
至于最早进入斯瓦希里地区葡萄牙人,却从来没有关心过东非的Z治形态。
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块通过印度的跳板罢了。
虽然同属斯瓦希里城邦体系,但蒙巴萨和马林迪两城,对于葡萄牙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前者因认定,这个后来者,一定会对自己的贸易得益构成威胁,而非常的冷淡。
后者则相信,葡萄牙人可以帮助自己,在与蒙巴萨等城邦的竞争中,获得额外的的优势。
在任何一个不管紧密还是松散的集团中,这两种态度的存在,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一些看似整体实力有限的族群Z治体,能够做到“蛇吞象”,正是看到并利用了,对手内部的缝隙。
而所谓Z治家、外交家的生存空间,也正在于此。
葡萄牙人在马林迪不仅得到的补给,还得到了接下去航行的方向。
一位叫作伊本.马吉德的阿拉伯航海家,成为了葡萄牙舰队的领航员。
按照传统的沿海岸航行法,达伽马需要继续沿非洲海岸线北上,经索马里进入阿拉伯半岛的阿曼沿海,然后再由沿伊朗高原边缘,进入印度河下游地区。
奥斯曼帝国到并不会,成为达伽马前行道路上的障碍,因为这个突厥帝国,此时的直接统治区,还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及巴尔干半岛。
埃及、叙利亚,以及汉志地区,则处在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不过,葡萄牙人开拓印度洋航路后不久,奥斯曼帝国便完成了,对上述地区的征服。
将控制线,延伸至波斯湾北部及亚丁湾奥斯曼,随即开始直接染指印度洋贸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奥斯曼帝国是在1517年,吞并了马穆鲁克王朝的。
因此,将伊比利亚双雄,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仅仅“归功”于土耳其人,似乎有失公允。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一说,更多的体现在,攻克了君士坦丁堡之后的土耳其人,开始占据了东地中海的海上优势。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人,再也无法获得来自东方的商品。
但海洋控制力的削弱,无疑极大影响了,威尼斯等海上共和国议价能力,并拉高了这些商品,在欧洲的物价。
以最负盛名的胡椒为例,15世纪末,欧洲人从威尼斯人手中购买100磅的话,需要花费80个金币。
而在印度,达伽马仅仅花费3个金币,就可以买到。
这其中,能够为葡萄牙人,带来的利润有多么的丰厚,就可想而知了。
客观的说,奥斯曼帝国的敌对态度,固然是威尼斯商人,走向末落的重要原因。
但真正将他们挤出地缘Z治舞台的,还是新航路的开通。
这就好像,大车店的马车再贵,只要能够通过,限制执照而获得垄断地位的话,都会有顾客不得不为之买单。
只有在政府允许私人马车野蛮成长的时候,大车店行业才会真正感觉有穷途末路之感。
让葡萄牙人值得庆幸的是,唯一有可能,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管制”的罗马J廷,
并不会为了保护,威尼斯这类地中海掮客的得益,对他们的扩张行为进行限制。
离开了马林迪的达伽马船队,并没有继续沿海岸线北上,而是在阿拉伯领航员和风的帮助下,开始了横穿印度洋,直奔印度南部的旅程。
几年前,哥伦布的跨大西洋之旅,也是在风的帮助下做到的。
比起无知无畏的哥伦布来说,有阿拉伯人帮助的达伽马,所冒的风险倒是要小的多。
与在大西洋上帮助哥伦布的西风、信风不一样的是,北印度洋地区盛行的风是“季风”。
所谓季风,顾名思义就是在固定季节吹来的风。
帮助达伽马驶往印度的季风,是每年5-6月,开始盛行于北印度洋,即赤道以北的“西南季风”。
所谓“西南季风”的来源,其实也是“信风”。
每年,北半球夏季之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向东北方向发生偏移,并在北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占优的“西南季风”,
由于海域狭窄,本该盛行于,北印度洋地区的“东北信风”并不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