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9年,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荷兰北方诸省,在乌特勒支缔结同盟,史称“乌特勒支同盟”。
两年之后,这个Z治同盟升级为“尼德兰联省G和国”,国家形象的荷兰,正式出现在世界地缘Z治舞台之上。
可以说,乌特勒支是荷兰这个国家的Z治起点。
只是在大员,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名称,并没有再次为荷兰人带来新的荣誉。
兵力匮乏的荷兰人,原本在战前准备放弃乌特勒支堡,并削平这个制高点。
如果在防御上没有把握的话,那么让制高点消失,以避免主城被反制的做法,在战术上并没有问题。
此前,在1642年,西班牙人在荷、西“鸡笼之战”这点上,就有深刻教训。
同样受困于兵力不足的西班牙人,不仅放弃和夷平了在淡水的“圣多明哥城”。
还决定将附属于鸡笼,“圣萨尔瓦多城”的几座附属堡垒拆毁,最近保留了一座。
在荷兰人的进攻开始之后,这些堡垒所在的山丘很快被攻克。
通过架设在制高点上的大炮,荷兰人仅仅用了几天时间,使迫使西班牙人投降。
悲剧的是,荷属大员当局虽然有足够的前车之鉴,做出正确的判断,却没有足够的预算来削平,乌勒支堡所在的山丘。
最终,乌特勒支堡和它所在的制高点,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现在,荷兰人能够期待的,就只能是乌特勒支堡坚固度和守军的能力了。
更为悲剧的是,郑C功已经意识到这个制高点的重要性。
在最后的决战中,乌特勒支堡成为了明郑军队的主攻目标,80%的炮火被倾泄在这个制高点之上。
在开战的当天傍晚,荷兰人便不得不放弃,已经被轰击得千疮百孔的堡垒。
有记录表明,一名向明郑投降的德国籍雇佣军,为郑C功提供了可靠的情报,并圈定了进攻的重点。
不过,即使没有这份情况,出于基本的军事常识,乌勒支堡也势必会成为攻击的重点。
得到制高点的明郑军队,很快开始在堡垒遗址上构筑工事、布设重炮,至此热兰遮城的陷落已成定局。
2天之后,荷兰人决定投降,并遣使与明郑方面沟通投降的细节,一切都有如20年前,西班牙人在鸡笼的重现。
1662年2月1日,天朝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荷属大员总督揆一,在双方议定的投降书上签字。
至此,大员正式进入Z央之国的地缘Z治版图。
至于其后明郑与清廷的博弈,则应被完全视作天朝内政了。
尽管双方兵戎相见,但总得来说,荷兰方面还是认可并尊重郑C功这位对手的。
在荷兰人看来,熟悉西方游戏规则的郑C功,比那些野蛮的鞑靼人要更为值得信任。
这一点,也体现在最后的谈判上。
荷兰人按照西方战争法则提出的条件,几乎完全被对手接受,只是做了些许无关紧要的修改。
比如荷兰人在条约中,提出郑方应交还“所有的公司职员、自由民、妇女、儿童、男奴、女奴”,荷方文本第9条。
但明郑方面修改过的条款中,只是言明“所有的荷兰人,男的、女的、孩童、黑人”。
以至于在最后受降时,荷兰人索要他们所有的奴隶时,奴隶并不止于黑人,被对方严辞拒绝了。这一细节,反过来证明了,在海洋贸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郑氏家族,的确具备欧州人所尊崇的弃约精神。
最后的决战中,荷兰人能期待的唯一机会,是郑C功会在第一时间,进入乌特勒支堡验收他的胜利成果。
并且被守军所布设的延时炸药所炸死。
只是这个小伎俩,虽然在将城堡夷为平地的同时,消灭了最先进入城堡的数十名明郑士兵,却并没有带来更高层级的伤亡。
不过荷兰人其实应该为此感到庆幸。
如果郑C功真的因此丧命的话,荷兰人接下来不仅没有可能体面的撤出大员,更可能面临一场报复性屠杀。
至于明郑与清王朝隔海对峙的局面,倒是不会受影响。
郑C龙当年为整个海上集团,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明朝地缘遗产的存在,使得即使明郑即使失去了领导人,也不至于陷入混乱。
在后世的公司管理中,有一个着名的“坠机理论”。
评估一个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是否健康,可以假设一下在面临突失领导人,比如坠机的危机时,是否还能正常运行。
事实上,仅仅在4个多月后,于1662年5月8日,郑C功便因病离世。
具体是什么病,当时并没有明确论断。
一种说法是,郑C功在攻台岛之时便已染病,入驻大员之后,病情加重。
另一种说法是,炎热气候所导致的中暑,夺去了这位明郑领导者的生命。
不管哪种说法成立,南大员的热带气候,都有可能是诱因之一。
在郑C功身故之后,他的两个继承人之间,发生了一场继承者战争。
驻守仙洲、鹭岛的郑C功之子郑J,很快战胜了,当时主政大员的郑C功之弟郑X,成为了明郑最高统治者,并迅速稳定了局面。
抛开惯常的权谋视角,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在强大外敌压力之下,明郑并没有因为这场内部战争,而被对手乘虚而入。
由此亦可看出,明郑在体系上已然是一个成熟Z治体了。
1662年2月17日,在战争中幸存的荷兰人,带上被允许带走的私人财产,离开了大员。
在这场战争中,荷兰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加上援军在内的2200余名士兵中,有半数再无机会回到荷兰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荷兰与大员的缘份,至此终结。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直到1668年,才真正放弃在北大员淡水的据点。
之所以会有这个时间差,是因为荷兰人对于重新夺回大员,还抱有一定幻想。
虽然在战争期间的“荷清联盟”胎死腹中,不过清廷主动抛出的橄榄枝,还是让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高层,看到了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