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只信鸽振翅高飞,宛如一道闪电划过天际。
它好似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紧密地连接着这座偏远小镇与遥远的天工之城。
一旦被放飞,它便会不知疲倦、义无反顾地在两地之间来回穿梭飞行,仿佛是传递着生命之火的神圣使者,以这个时代人类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将重要的信息送达目的地。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郭襄阳的预料。
还没等到援兵到来,张通儒一行人早已迅速跨上他们的快马,扬起阵阵尘土,向着范阳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是大地在痛苦地呻吟。
眼看着敌人渐行渐远,郭襄阳心中焦急万分,但此刻他别无选择,只能孤身一人奋起直追。
当天夜晚,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
郭襄阳如同鬼魅一般悄然靠近敌人的营地,他身轻如燕,脚步几乎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就在对方守卫稍有松懈之时,郭襄阳突然暴起发难,手中长剑犹如闪电般刺出,瞬间就结果了一名敌人的性命。
然而,他的行动还是引起了其他人的警觉,剩下的五名敌人迅速反应过来,联手向他发起攻击。
郭襄阳身陷重围,但他毫不畏惧,施展出自己精湛的武艺奋力抵抗。
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火星四溅。
尽管郭襄阳拼尽全力,但终究寡不敌众,被对方联手击退。
不仅如此,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还不慎受了一点轻伤。
不过,郭襄阳并没有因此退缩,他一边迅速与沿途不良府的各个据点取得联系,请求他们派出人手进行拦截。
另一边则继续紧咬着张通儒一行人不放,寻找机会再次发动偷袭。
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拖慢对方的行进速度,为后续的计划争取更多时间。
……
……
长安城内,裴徽已经将给哥舒翰脱罪以及保下熊虎中的各项事宜都进行了缜密的部署。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他便毫不犹豫地带着李太白和一队训练有素的不良人护卫,快马加鞭地离开了长安城,向着蓝田县阴水谷水泉村疾驰而去。
在这些天里,裴徽可谓是殚精竭虑。
他仔细研究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反复推演。
越深入思考,他心中越是震惊不已——只要安禄山胆敢举兵谋反,那么历史的车轮极有可能会沿着原本的轨迹无情地滚滚向前!
原因无他,只因当今的皇帝李隆基沉迷酒色、怠于政事,而宰相杨国忠更是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整个朝廷从上至下腐败不堪,徇私舞弊之风盛行,这种状况与原本历史上安禄山举兵谋反时简直一模一样。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裴徽深感无力改变。
此外,在大唐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无数底层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仿佛坠入无底深渊一般绝望无助。
这种凄惨的景象,竟与原本历史中的情况毫无二致。
然而,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安禄山和朝廷上下提前得知了安禄山将要举兵谋反的消息,并为此做出了一些所谓的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
可是,在裴徽看来,这些准备简直如同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尽管裴徽在暗地里成功保住了王忠嗣的性命,但在当前局势下,要想让王忠嗣重新手握兵权,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至于像哥舒翰那样威震天下的一代名将,却因历史的变故,不幸落入安禄山精心设计的阴谋陷阱,如今已身陷囹圄。
裴徽纵然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保住了哥舒翰的生命安全,但想要让哥舒翰重新获取李隆基的信任,放其回河西掌兵,依然困难重重。
因此,此时此刻,对于裴徽来说,真正需要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而是在城外那支完全隶属于他个人指挥的强大军队。
毕竟,经历过诸多风雨的裴徽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在这个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乱世之中,只有手中牢牢掌控着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够成为主宰天地乾坤、左右局势发展的真正王者!
正因如此,在这段时间里,裴徽就好似一头隐匿于黑暗之中伺机而动的猎豹一般,不动声色地下达着一道道密令给郭千里、侯小亮、魏建东、冯进军和张巡等心腹之人。
他命这些得力干将悄悄地筹备军备、训练士卒,可谓是不遗余力。
不知不觉间,裴徽在暗地里所掌控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有近五万人之多!
而在这支庞大的队伍当中,最为耀眼瞩目的当属郭千里统领的那八千五百名金吾卫精锐骑兵。
要知道,这些士兵可都是裴徽从金吾卫大营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之士。
他们被裴徽巧妙地收归到自己的麾下,并安置在了天工之城内。
不仅如此,裴徽为了彻底笼络住这些将士们的心,还采取了一系列周全且贴心的举措。
他先是将所有士兵的家眷全都迁移至城中妥善安顿下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接着又为这些将士及其家属们精心安排了各种各样让人羡慕不已的营生。
对于那些拥有一定品级的将领们,裴徽更是毫不吝啬地赐予了他们价值不菲的商铺作为奖赏。
除此之外,裴徽给予这些士兵的军饷也要比普通金吾卫高出整整三倍之多。
而且,他还会时常亲自带领亲信前往军营,与士兵们促膝长谈,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工作。
再加上有着在金吾卫中威望颇高、深受众人敬重的郭千里将军亲自统率,这八千五百名金吾卫精骑早已对裴徽忠心耿耿、誓死相随。
而且,这八千五百精锐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可以说,如今的他们已然成为了裴徽手中一支钢铁劲旅。
第二支军队,乃是源自于阴水谷水泉村的那一支充满神秘色彩的暗兵。
这支军队最初的时候,是归属于太子李琮麾下的。
当时,他们的规模相对较小,仅仅只有五千人左右。
如果这支军队在此时此刻被曝光出来,那么众多的蛛丝马迹以及确凿无疑的证据都会清晰地显示出,它实际上仍然是太子李琮暗地里私自培养和掌控的私人武装力量。
经历了长达大半年时间的大规模招兵买马之后,如今这支军队已经迅速壮大到了一万之众。
在这一万人当中,有七千人是步兵,而另外的三千人则组成了强大的骑兵队伍。
现阶段,这支实力不容小觑的军队交由冯进军来全权负责训练以及统率事宜。
不仅如此,在各级军队之中,还分布着不少由裴徽精心从不良府以及天工之城内部严格筛选出来的心腹人员。
要知道,冯进军可是曾经担任过王忠嗣亲兵统领一职的人物,他在练兵打仗方面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简直可以说是无比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整整一万人里面,差不多有接近一半数量的士兵都是最近几个月才刚刚招募进来的新兵。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现在这个阶段正处于需要争分夺秒抓紧练兵、提升战斗力的关键时期。
第三支军队,乃是藏匿于秦岭山脉深处那神秘莫测的黑蛇谷之中的整整两万马贼!
这样一支剽悍的队伍之前只是是京兆杜氏在暗地里秘密饲养的私人兵马。
自从裴徽成功地收服了杜绾和杜黄裳这对父子之后,在杜黄裳全心全意的辅佐之下,裴徽派遣自己手下练兵和统兵能力都堪称卓越非凡的良将——张巡,前往黑蛇谷接管这支强悍的军队。
不仅如此,现如今这支军队赖以生存的粮草以及军饷等重要物资,也已经像坚固无比的铁钳一样,被裴徽紧紧地握在了手中。
如此一来,黑蛇谷中的局势基本上可以说是已经稳定下来了。
张巡原名杨南宁,原本是镇守河西边境的边军将领,更是王忠嗣将军精心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
只可惜后来遭受到李林甫的蛊惑,被诱骗到了繁华喧嚣的长安城,担任起了旅贲军中郎将一职。
然而就在三个月之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深陷京兆杜氏谋反之案当中。
不过幸运的是,关键时刻裴徽出手相助,在暗中给予了他庇佑,最终使得张巡得以逃过一劫。
此后,他归入裴徽帐下效力,并重新恢复了自己原来的名字——张巡。
第四支军队是由裴徽指派侯小亮统率的五千名蓝田县城防军步兵。
根据大唐相关明文规定,小小的蓝田县最多只允许拥有区区两千名县兵而已。
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外界所知晓的也仅仅只是这两千县兵罢了。
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裴徽暗地里授意侯小亮单独又悄悄地招募了足足三千名来自外地流民之中的健壮男子,并对他们展开了严格而又系统的军事训练。
尽管经过一番训练之后,这些人的战斗能力相较于其他正规军队而言还是稍显逊色一些,而且整支队伍全部都是步兵编制,缺乏骑兵等其他兵种的配合与支持。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五千人马确实是裴徽目前在官场上唯一可以轻而易举就调动起来的兵力资源了。
要知道,裴徽本人可是身负蓝田县令这一官职重任呢!
倘若真的到了那种生死攸关、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那么凭借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力以及合法身份地位,完全有理由也有资格名正言顺地下达命令去调动并指挥这五千名县兵投入战斗当中。
毫无疑问,这支看似不起眼的城防军步兵部队必定会在某个特定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现出其强大无比的力量和价值所在,从而一举成为左右整个战局胜负走向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第五支军队,乃是裴徽打着维护天工之城治安的旗号而精心筹建的一支治安团队,总计拥有三千名英勇无畏的战士。
从外表来看,它似乎仅仅是个与寻常捕快或者防火队伍别无二致的组织罢了。
然而,在这看似平凡无奇的表象之下,实则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真相——裴徽早已暗自按照城防军队的高标准来对其展开严苛的训练,并为之配备了精良无比的武器装备。
这支军队,一直以来都由魏建东潜藏于暗处进行机密地操练。
可以说,这支原本就不该现身于世的军队,恰恰如同裴徽隐匿起来的一把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绝世利剑一般。
在平日里头,它犹如一头正在酣睡中的凶猛雄狮,默默地收敛自身的气息与锋芒,丝毫不显山露水。
但是,只要时机一到,待到那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当它骤然展露自己的锐利獠牙之时,或许便能如同一道划破天际的闪电般,给敌人带来一场雷霆万钧、猝不及防的毁灭性打击,进而一举彻底改变整个战场的局势发展方向。
如今,五处强大兵力加起来,裴徽手中所能直接调遣指挥的人马总数已经赫然飙升至惊人的四万六千五百余人!
如此规模庞大的军事力量,无疑使得乱世到来的时候,他在大唐的实际影响力与威慑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