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小白所想的一样,关于洛阳学宫、以及他对洛阳学宫的未来安排,已经传遍了洛京上下,这点从第二天开始,去洛阳学宫人数暴增。
姜茂都冷脸进宫找他,因为洛阳学宫对外开放,想进去的人太多了,姜茂告完状后找小白要了城防军一支队伍,专门在洛阳学宫巡逻收尾。
现在洛阳学宫哪怕建筑物都是关闭,不对外开放的,但是唯一对外开放的辩论台,现在是天天爆满。
预计承载力只有几千人的看台阶梯,现在都快站满了,想进去要个好位置还需要赶早呢。
而辩论台上更是火热,想辩论的士人很有礼貌,大家自己协商各自不同议题的先后顺序,就是一旦上台了,一个议题都能辩个一整天,一个人被辩下来了下一个继续上,同师们或者不认识的都可以为相似的观点上去辩论,热闹至极。
同时,闵子游也的确那天之后声名大振,各地而来的士人有各自的学派师门,但不妨碍他们尊敬闵子游,听说向他抛出橄榄枝的学派也有不少,不过他都没有加入。
六月初八这天,小白又在此做了一回hR,这次来的也多是士人,有上次落败的熟面孔,也有新入京的生面孔,人加起来比上次数量都要少,第一天他就见完了。
又过了几天,到了十六,就是要正式开始改字工作的时候了。
这事情很大,但和朝廷其他部门无关,百官争论商议之后,三公都决定和小白一起来,下面的官员就各自干活,然后公孙丞相还特意请出了穆王孙。
下车到洛阳学宫门前,看见这位教过自己晋律的老人,小白忙亲自上手去扶,“老师也来了,丞相去请的您?”
公孙弘承认道:“是臣去请的穆王孙。”
穆王孙年纪大了,洛阳学宫他没这个精力管,改字编书这些事他更是不会参与。
但他作为兖州学派当代最高资历的大拿,历经三朝的大晋元老,他的贵族身份、大晋曾经高官身份,还有天子老师的身份,都是高出外来大贤、名士们一大截的存在。
他不是来干活,是代表大晋朝廷来镇场子的。
穆王孙拄着拐杖——小白今年无聊顺便做的老人拐杖——苍老的脸上露出淡淡笑意:“老夫年纪大了,操心不了其他事情,但是来这替陛下看看人,还是做得到的。”
天子想办学宫,需要几十个老师和管理者,他不会时时都在学宫,但自己可以在,替天子选出合适的人,
天下一统,很多事就自然不能再和诸国时候一样了,该变则变。穆王孙只想好好养老,换个养老方式也并无不可。
“多谢老师。”小白心一暖,扶着穆王孙往学宫里走去。
学宫这半个月来,都是天亮开门,天黑关门。今天一大早,张宏就带着人入内,把里面该布置布置,该安排人安排人。
皇帝破格允许诸位名士住进藩王才能住的院子,他从接人开始,到后面安顿他们,和他们沟通今天的流程,每天都累的不行。
姜茂是管外面洛京的治安,张宏则是要防着那些名士们动手。
幸亏他们张家带去燕地的书够多,张宏也算了解不少学派的知识,有吵起来的他上去都能说些话,把他们安抚下来。
辩论台的事他也有所耳闻,只能可惜自己已经有官身了,不然他学公孙氏的,保证能辩倒全场。
皇帝在前,带着三公一起进入原本叫含元殿,现改名为弘乐阁的建筑。
外面是古朴的宫殿,里面却是标准的办公空间,内部分成好几组放着高脚桌椅,墙边书架上都垒的满满的竹简,有木牌标签分类。
走过正殿前面的办公空间,殿后是特意留的议事空间。
本来小白是想搞个大会议桌,但觉得太过社畜, 还是放弃了。
皇帝带头在里跪坐入座,穆王孙坐在他的左下方,丞相在他右下方,这二人再往下就是朱平和刘奉。
张宏嗓子一动,开始给其他名士大贤安排起了座位。
老实说,这个座位安排真是这些天他最焦急的事情了。
哪怕不知道今天穆王孙会来,但陛下和三公是绝对会到的,这几位自然坐在上首毋庸置疑,剩下的人就不是那么好安排了。
能参与到和皇帝一同开会的,都是名士大贤,他们的弟子都不够分量。他这些天接待的大贤,一共11个,除了他们,还有在洛京有住所的的名士,比如姚章的师弟曹佩
除了他们,琅琊学派的邹密,鲁氏的鲁智,洛京学派的原要,这些都是已经有官职了,但也作为学派代表,去找皇帝求了参与这事的机会。
具体编字改字,他们本人忙着各自官职或许没有时间参与,但是第一场会议可以来听听,后面他们家中子侄或学派弟子都会来参与的。
加起来一共二十二个人,都是不同学派不同地方的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大贤。向来讲究礼仪的中原,怎么坐当然是要有讲究的。
这礼仪的事,本应该是奉常李理来做,但皇帝和李理都认为学宫暂且还用不上奉常这种管一国礼仪的大单位,给面子也要等后面学宫正式招生开学再给,还是给典客府吧,诸国统一后这里少有外交工作,也该动弹动弹。
典客府的长官虽然是九卿之一,但是人活的很没包袱,觉得这事太麻烦,都交给张宏了。
一把手不管事,二把手则是只想做外交,没兴趣负责这些名士,也把事情都推给张宏,还说张宏这段时间表现都很好,等这事结束就上书皇帝给张宏封个典客少令,做个三把手。
未来典客府三把手的张宏欲哭无泪,他愿意升职,愿意干活,可到底能不能来个人教他,这座位到底怎么排才比较好啊!
-
小剧场
地下无所事事的阿飘们也在讨论这座位怎么排
太子:这肯定是按照资历来吧
求定:文无第一,这资历有是哪方面的资历,除了穆王孙,这些人我说邹密第一,原要首先就不同意。都是大贤,这怎么能比的,
太子:要不,按年龄?
武帝:他是求贤,自己前些天都说是只看人才能,这时候按年龄排,难不成改字编书的工作也按年龄分职位吗?
太子:要不就能力
武帝、求定:你疯了吗,这能力你排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