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领情,农为本

尽管这里并不是京城,但官廨书斋仍是沿用了京城张家书斋中的自省两个字。这会儿,荣熙坐在那一条书写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自省也”的横幅下头,见张越一面看信一面来来回回在书房中踱着步子,不禁想起了临行时父亲荣善的嘱咐。

他如今也已经年过三旬了。照着英国公府世仆的规矩,只要他表现出色,将来必定能接下父亲总管的位子。然而,和那些几乎当小主子娇惯的管事之子不同,他从八岁就开始正式当差,先是前院的杂事小厮,然后是门房,后来又在帐房打过杂,在厨房管过采买,在大堂中迎送过客,就连园子里种花种树的事情都管过。一直等到先头成家有了儿子,他才分拨到了父亲身边,这一学又是五年。如今不但精熟于各家贵人,各人的要紧处也烂熟于心。

看完信笺,张越随手把这张纸折好放进了信封,又转头看着荣熙笑道:“京城到广州足有将近八千里路,你这一路赶过来只用了二十天,也辛苦了。回头我还有信让你捎回去,你且在这儿好好休息个两三天,不急着去。”

“是,多谢越少爷体恤。”

“除了这封信,大堂伯可还有什么吩咐?“

荣熙斟酌片刻,这才开口说道:“小的出来之前,英国公只吩咐尽快将信送到,不得耽搁,又拨了两人随行,其余的便没有吩咐什么。倒是小的父亲在临行前嘱咐小的向越少爷说一声,说是内阁又补进了杨溥杨大人,如今里头人多了,排位第二的黄宗豫黄大人和排位第三的杨勉仁杨大人,仿佛有些龃龉。只杜学士和杨阁老交好,应当没什么大碍。”

点了点头后,张越便示意荣熙退下休息。内阁中有纷争是必定的事,永乐末年内阁只有四个人,杨荣居首,和其他几人也常常有些交锋,如今陡然从第一降到第三,心中不快也是常事,毕竟杨荣本就是锐意自傲的性子。至于黄淮,坐牢将近十年,朱高炽却是一夕撒手,朱瞻基对东宫旧臣的感情并不那么深厚,这一位感到委屈也是有的。横竖自己的老岳父和杨士奇都是精明人,应该不会卷入到这种纷争中去。

倒是张辅的信……果然不愧是名震天下的英国公,远在京城就能事先猜测到镇远侯顾兴祖别有所图,特意来信提醒。虽说山高路远这封信已经晚了,但好歹他预先知道了张家的变动,能够提早准备一二。

新君登基不过一年有余,张辅终于是辞了中军都督府都督!

尽管镇远侯顾兴祖亲自到了,而徐正平的案子正在广州府衙审讯,但张越这个左布政使自然不会把所有精神都放在和人扯皮以及一件已经交给了府衙的案子上。于是,一连数日,他过问市舶司番事,过问灾后水利修建事宜,过问秋收,过问布政司一群属官报上来的各式杂事,其余时候从来不去都司拜访顾兴祖,亦或是去广州府衙看审案情形。

也不知道是顾兴祖的来临给了徐家支持,还是原本就预备破釜沉舟拼一拼,徐家竟是请来了一位有名的讼师,一条一条地与主审的李知府和陪审的陆推官扯皮,偏那讼师一本大明律的熟悉程度完全不在多年老刑名陆推官之下。虽说讼师这行当素来为官府所禁,但觉着苗头有些微妙的李知府不好端起平日的官派把人赶出去,于是便索性安心陪人打起了太极。

张越不在乎日子这么一天天过去,但顾兴祖却在乎。五天之中,除了市舶公馆的张谦,其余人竟是一个不见,竟是摆明了干晾着他。尽管事先就有了另一手准备,但一怒之下,他仍是把随行亲兵都派到了城里,一面打探消息,一面也散布各式各样的消息。可等到第六天,张谦上门的时候,却慢条斯理地将一沓厚厚的纸笺搁在了高几上。顾兴祖只拿起来扫了一眼,脸色就登时变了。

上头竟记载着他那些亲兵的一举一动,除却锦衣卫,还有谁有这个本事!

“侯爷,有些事情还是谨慎些好。咱家知道你和徐家乃是姻亲,这银钱上头有些往来分属寻常,哪怕徐正平真有什么罪过,那也牵连不到您,该是您的总是您的。”

“张公公果然好手段!”顾兴祖却已经是到了火头上,此时干脆铁了心撕破脸了,竟是重重地撂下了这沓东西,又冷笑道,“你不要硬是把徐家的事情往本爵身上扯!你以为本爵就是那样贸然莽撞的人,就只带了这么几十个亲兵到了广州?不要以为你们是皇上亲信就可以为所欲为,倘若真隐瞒了叛逆大事,朝廷决计容不下你们!徐家纵使有千般罪过,奏报了黎人叛逆这件事就是莫大的功劳!张公公且自珍重,莫要以为就赢了,来人,送客!”

张谦不过是想着让顾兴祖知难而退,此刻见他吃了秤砣铁了心,顿时也恼了。他看也不看那两个走上前来的冷脸亲兵,哂然一笑道:“多谢侯爷提醒。咱家也有一句话奉送,您是世袭的勋贵,谁也轻辱不了您,这不假。可是,您不要忘了,勋贵也不是能为所欲为的!当日以隆平侯被太宗皇帝呼为‘恩张’的宠信,也就是强占丹阳练湖八十余里,江阴官田七十余顷,最后还被都察院弹劾,更何况如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事情若是寻常百姓做了不奇怪,可您是堂堂勋贵,还请自个想想值得不值得,告辞!”

说完这话,他自是转身就走。一脚才跨出大厅,他就听到背后传来砰的一声,旋即就是一阵细碎的声响。知道顾兴祖必然是摔碎了茶盏泄愤,他只是冷笑一声,脚下却丝毫不停。待到了门口上车,他才交叉双手放在身前,若有所思地闭上了眼睛。

他不想赶尽杀绝,昨天才好容易说动了张越,只要顾兴祖就此罢手,就可以在徐家抄家之前把顾家那份子钱财完全还给了他,也算是全了彼此勋贵世家的脸面。可不知好歹的顾兴祖竟然不领情,还想要以势压人让他们认错,他以为这是在他们顾家做主的贵州?朝廷绝不容许再出一个沐家,否则就凭贵州那蛮荒之地,何必一定要调顾兴祖回朝?

“永青,可知道布政使张大人如今在何处?”

车厢里只有曹吉祥和一个蓝色短布衣的年轻人。此时听到这低沉的声音,曹吉祥的眼神一闪,而那年轻人则是连忙低头答道:“回公公的话,张大人如今应该是在城西的一座别院里。小的打听过,里头住的正是之前秦怀谨想要逃走的那艘商船的人。公公是不是提醒张大人一声,他一个朝廷命官,和这些商贾之流……”

“这些事情用不着你操心。”张谦冷冷打断了他的话,又吩咐道,“记着,咱家让你们锦衣卫顾着他一些,不是让你们盯他的行踪!他家里的老大人放着清闲的高官不做,经营上头却很有一手,英国公成国公等等诸位勋贵的产业铺子,不少都是他派人经管的,这艘船也一样是过了明路的产业,主事的东厂那里也有备案。改道去那别院,别的话少说。”

锦衣卫广州卫所上上下下不过几十个人,虽说仗着锦衣卫三个字都还算风光,但总有想着往上爬的人,这永青就是唐乐的干儿子,送来给张谦使唤,不过图一个前程。此时被这么一教训,他慌忙连连点头称是,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须臾,马车就停在了那座别院跟前。张谦下了车,随行的曹吉祥连忙上前拉着门环敲门。才响了几下,大门就咿呀一声开了,一个顶着蓬松乱发的中年人伸出脑袋看了一眼,旋即满脸狐疑地问道:“诸位找谁?”

“去通报一声,就说张谦来访。”

那中年人一听这奇怪的嗓音,上上下下打量了张谦一眼,连忙砰的一关门。听到门内人仿佛是一溜烟跑进去了,曹吉祥不禁低声嘀咕道:“公公都已经报上了名字,这做下人的怎么这么没规矩?”

张谦斜睨了他一眼,却只是站着没说话。须臾,大门再一次打开了,刚刚那个中年人满脸堆笑地把张谦往里头请,一路走一路赔情道:“张公公恕罪,小的是刚刚被老大人调到这儿来的,有眼不识泰山,刚刚是给唬了一跳,实在没想着您来。”

“别说你,大约你家主人也没想着会有我这么个人过来。好了,你回去把我的车马安顿好,这里用不上你,恕罪两个字也不用提了。”

打发了那个如释重负的中年门房,张谦就看到张越已经亲自在二门口相迎。两边相见之后,他就指着旁边的永青解释道:“这是锦衣卫唐千户派给我的人,要不是他,我也不知道你会在这么个幽静地方。这几日听说你忙得昏天黑地,今儿个偷得浮生半日闲,想不到你居然找了这么个逍遥地,偏偏还离我住的药洲不远!”

“这里清净而已,再说土地膏腴,又有个大园子,正适合给人住。”

锦衣卫一应联络打探的方式手段张越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若是真的亲身或派人办什么隐秘事,都会直接用最容易绕过锦衣卫的方式,而这一处地方没什么好隐瞒,再加上他也有些别的考量,所以自然张谦一找一个准。此时笑着答了一句,见曹吉祥替张谦解了披风,他就虚手一抬道:“既然来了,张公公就一起到园子里看看如何?”

“好好好,求之不得。”

广州四季无冬,张谦原以为张越所说的园子必定是姹紫嫣红的大花园,谁知道一进去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偌大的园子被分成三大部分。西边靠墙的是一排不知名的果树,中间的是一片金灿灿快要成熟的水稻,而最东边的则是种着另一些他说不上名字的作物。田间地头,一个背着斗笠拄着拐杖的中年人正在东瞧瞧西看看,时不时蹲下身捏捏土粒。

“这是……”

“张公公应当知道,广东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很早以前便有双季稻连种的例子。只不过由于这双季稻种得不得法,产粮素来不太高,再加上需要双倍辛劳,所以一直没有完全推广开来。据我所知,如今所谓的双季稻,多半是早晚稻一同栽种于田间,一收割早,一收割晚而已。不过张公公看这几分稻田,那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成熟了。”

张谦虽说自幼入宫,对于农事并不算十分了解,可总也听说过一些户部上报的数字,此时立刻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利害:“这么说,你打算在广东全省推广这双季种植?”

“不错,这确实是我的打算。不止如此,如广州府番禹县这样的膏腴之地,一年远远不止两熟,还可以做到三熟!每年三月插秧,六月底收割;七月再插秧,九月底收割;紧跟着可以再种一茬豆子或小麦,甚至是再设法种一茬稻子。只要始终用心养地,不竭尽地力,就凭着广东充足的日照和雨水,一年少则可增收两成,多则可增收四五成!”

“这真是最大的善政!”

张谦只觉得又惊又喜,刚刚因顾兴祖的事情惹来的满肚子恼怒顿时无影无踪。仔仔细细问了几句,等刘达过来之后,他又兴致勃勃地追问了详情,待得知这一位特意从爪哇带来的稻种,又用本地稻种做了比较,如今断定本地稻种决计可做到两熟,他顿时满脸笑容。

“广东向来不是产粮大省,一遇天灾便是往往粮食吃紧,若真是如此,则仓廪充实,不再患有饥馁了!把这件事情上奏朝廷,管保从内阁到六部全都是赞扬声。比起开海这种取利之道,那些士大夫最重视的还是农桑!能够想到这农事根本,不管你在广东的其他政绩如何,就足可站在不败之地!”

见张谦高兴得什么似的,又大步走上前去对着刘达立刻盘问起了什么,张越不禁也笑了。不论是什么时代,农业都是要紧的——就是后世,国家也不是一直在努力扶持杂交水稻提高亩产?他初到广东的时候还以为多熟制很普遍,但仔细了解之后才知道,也就是广州番禹等县种植了不少一年二熟的田,其余地方的二熟制都是早晚稻套种,区别只在于收获时间不一。至于三熟,基本上还不曾出现过。广东日照足多雨水,于是稻米亩产量还算高,但却架不住夏秋之际的雨水泛滥,一旦成灾,通省就会时不时闹粮荒,就犹如这一次一样。

那些明争暗斗他得顾着,但是以农为本,扶助工商,这才是他如今要做的重中之重!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华夏风雨情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大人,得加钱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大周龙庭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我在宋朝造电机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这位诗仙要退婚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强横废太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宋第一奸臣这个衙门有点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四方志保家卫国红楼烟云之七郎不见长安大成公子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重燃热血年代谍影:命令与征服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穿越成丐帝种出一个强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我真没想要当皇帝大唐太子太嚣张武英殿行捕司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寒门崛起大明之最强皇孙厨神:从烧尾宴开始谋动三国少爷真厉害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红楼风起综武:之大秦仙朝有个妹妹叫貂蝉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