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阳放下电话后,一阵龇牙咧嘴。这事儿难办呐!但又不得不答应。
第二天,韩清韵去了出版社见了总编张茜,两个人一起去了印刷厂。
韩清韵两辈子第一次看到书是怎么印刷装订成册的。
因为跟出版社的合同签是半年分一次钱,韩清韵一算,如果自己在帝京待三个月,还真能赶得上分钱。
反正她已经打算把四合院装修起来不急着离开帝京,那就等拿了钱再走。
报纸上的小说倒是先上了市,引起了一阵小轰动。
出版社还挺会宣传的,在报纸上做了一个广告,说报纸上的这个小说马上就要印刷成书上市了,这让许多没有看过瘾的读者都期盼着小说的上市。
但这报纸也不过就是帝京的报纸,出版社卖的书可是面向全国的。
饶是如此,报社的报纸也加印了不少,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出版社和印刷厂去过了,韩清韵琢磨着怎么装修房子。
还没去四合院呢,何朝阳就来了电话,说是有东西给她,从莫从之父亲那里拿来的。
“韩清韵同志,我去接你,咱们去老莫谈吧!”
韩清韵也没有多想,谈事去西餐厅很正常。
何朝阳把韩清韵带到老莫,座位是何朝阳之前就定好的。苏锦程早就到了,桌子在他们斜对过。
何朝阳给韩清韵拉开椅子,韩清韵坐下,这样韩清韵相当于跟苏锦程斜对面坐着。
两个人要了两杯咖啡。
苏锦程坐在那里,手里装模作样拿着报纸,桌子上是一杯咖啡。
他装作不经意的抬头看向韩清韵, 报纸遮住了他的大半张脸。
韩清韵感觉有人在看她,她抬头看过去,是一位身姿挺拔的中年人,正拿着报纸看,难道刚才她感觉错了?
苏锦程当了20多年的兵,只一眼就记住了韩清韵的长相。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也可以用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来形容这姑娘过人的气质和容貌。
原来那臭小子竟然这么好色?挑来挑去,挑了一个绝色。
姑娘容貌超乎寻常的漂亮,但不妖里妖气。苏锦程第一眼就对韩清韵有好印象。
他的妻子莫倩茹也是出了名的漂亮,生出的儿子就容貌过人。
儿媳妇长得漂亮好啊,将来孙子长得才好看。
见到了未来儿媳妇儿,苏锦程也放心了。然后穿上上衣拿着报纸走了。
何朝阳不着痕迹目送苏锦程的背影出了老莫,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把从苏锦程那里拿到的木盒子放在韩清韵眼前。
这是古色古香的一个梳妆盒。
梳妆盒的整个外观都精雕细琢、精巧绝伦。
何朝阳,“这梳妆盒可不一般,可是紫檀木雕琢而成的。”
韩清韵明白,就单单这个梳妆盒放在后世拍卖的话,恐怕都价值不菲。
梳妆盒上有一把小锁,何朝阳把钥匙放在盒上。
韩清韵,“我知道莫从之跟他父亲不和,我想知道他以前的一些事情,你能告诉我吗?
我不想问他,因为他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我若问他,等于在揭他的伤疤,揭伤疤是会流血会痛。
所以我情愿从别人的嘴里知道。”
何朝阳喝口咖啡,“我爸跟莫同志的父亲是莫逆之交,我们和从之也是发小。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不在帝京。
父辈们是战友,我们都住在一个家属院里。
我比从之大一岁多,很早就记事了,我还记得从之的母亲,那是一位美丽优雅的女士。
那一年,我跟着母亲回家探亲,离开了一段时间,回去的时候,从之的母亲就没了。”
韩清韵问,“我听从之说,他母亲是难产去世的,而且是一尸两命?”
何朝阳,“是的,那是一个悲剧。”
韩清韵,“怎么可能呢?女同志不能顺产也可以剖腹产,咳咳,我,那个。”
韩清韵突然觉着自己跟一个男的讨论怎么生孩子有点不妥。
何朝阳倒是挺大方的,他已经是人父,经历过妻子生产。
“那时候刚解放没多少年,条件差,跟现在的条件不能比。
再说部队驻扎的还比较偏远,所谓的医院里能做剖腹产手术的医生也没几个吧。
而且,当时的情景好像,从之的母亲进了医院就已经断气了,反正就是没有抢救过来。
身上的血都流尽了。”
韩清韵眉毛都拧成疙瘩了,“我知道军人迫不得已,因为军令如山,上面下了命令他们就要执行。
我想说,莫从之的母亲都快生了,他爸没安排妥帖就那么放心的去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