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亲子的威逼,朱高炽终究选择了屈服。
对于朱高炽来说,亲人的安危远胜于那象征着无上尊荣的帝位。近二十年的储君生涯,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兄弟们为争夺帝位所展现出的种种变化。那些年,他坐镇此位,如履薄冰,原以为长子绝不会走到这一步,内心的痛苦此刻达到了极致。
这一切并非他所愿,却又偏偏降临于他。同样的痛楚也在张氏心中蔓延,她育有三子一女,三子常年镇守封地,未经召令不得入京;其余两子,她一视同仁,不曾偏爱。她自认为并未亏待任何一个,为何长子竟变得如此?她心如刀绞,皆是骨肉至亲,竟到了手足相残的地步,她如何能接受!难道身为皇室之人,亲情注定是奢望?
张氏满目含泪,凝视朱高炽问道:“眼下该如何是好?”
朱高炽长叹:“何解?我怎知,但愿父皇安然无恙。父皇尚在,万事尚有转圜之机,若父皇离去,怕是大明将动荡不安了!”
张氏惊疑:“何出此言?”
朱高炽苦笑:“长子尚未察觉他弟之能量。他以为,让次子背上弑君之名,大明便会弃他如敝履。然而他岂不知,次子能让九成以上藩王信服支持,仅凭利益关系,可能吗?”
“他过于妄想,大明这些藩王对次子的信任支持,不只是利益,更多的是敬畏与惧怕!次子一声令下,他们不得不从,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失去一切。”
“父皇平安,以次子对父皇的孝心,一切都好说。父皇的决定,他会服从,可一旦父皇有恙,次子将失控!那时,才是真正的手足相残之时。”
张氏闻言,陷入极度的惶恐。
随即,震撼大明的消息传出。
大明太子朱高炽病体不适,太孙朱瞻基监国。
此事本寻常,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朱瞻基监国首日,即宣布国库空虚,无法再资助西北战事,断绝了朝廷对西北的补给。
随后又下旨,招抚西北各地叛乱,在朝廷使者未抵西北前,龙骑军不得以任何借口平叛。
这两道圣旨,瞬间震动天下。
众人皆不解其意。
皇帝尚在前线征战,后方却断绝前线补给,意欲何为?且西北战事关键,朝廷不急平叛,竟要招抚,连龙骑军都不许出战。
此举究竟何意?稍有见识者,立刻看出朝廷中必有变动!
此时,正在嘉峪关外与帖木儿帝国激战的朱棣和朱瞻墉全然不知大明的剧变。
在京军、备倭军、征西军和神机营的火炮支援下,帖木儿数十万大军难以抬头,多次崩溃又勉强整合。
最后,帖木儿大军付出了近半兵力的代价,才艰难杀出一条血路,退入黑山峪谷。
大明七十万大军随之围堵,将峪谷围得水泄不通。
近千座越王炮自早至晚轮番轰击,令帖木儿大军不敢露面。
然而,大明军队想要攻入黑山峪谷,也变得异常艰难。
因帖木儿帝国在峪谷中布设了大量陷阱。
明军稍有不慎,便可能踏入陷阱。
一时之间,双方陷入胶着。
黑山峪谷外,明军临时营地。
朱棣面色铁青,怒斥:“蠢材!你们都是蠢材!帖木儿大军竟突围进入黑山峪谷,若是冲向备倭军和征西军,朕无话可说,但他们竟然突破了你们京军,你们的火绳枪都成了摆设吗?”
面对朱棣的训斥,朱高煦一脸沮丧,朱高燧神色平静,樊忠则满面愧疚。
他们未料到,帖木儿的精骑竟如此凶猛,竟不惜牺牲数十万人来开辟道路,突围至黑山峪谷。
如今他们虽损兵过半,仍有数十万人被困其中。
现下形成僵局:明军想攻入,难上加难,越王炮的轰击只能消灭少量敌军,多数人躲于峪谷内,未受太大影响。
帖木儿帝国想要突围,亦不可能,数十万明军的火绳枪瞄准峪谷,哪怕一只老鼠也难逃一劫。
双方陷入僵持。
理论上,在嘉峪关外的大明领土,即使僵持,也应是明军占据主动。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补给,大明军队就能将帖木儿军队拖垮!然而,两天前,自嘉峪关源源不断送来的补给突然中断。
朱棣大怒,派人查问究竟出了何事!探听之下,西北出现动乱,补给线出问题了。
这也是朱棣近日焦躁不安的原因。
他已有预感,朝廷那边恐怕也出了问题。
因为,他已经三天未收到朝廷的奏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