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这十天,我已经认真看过你们新学的基础内容了,只是一些算术模型的还看不明白。但大致也算是有了个基础的了解。”
“我确实是信奉客观价值,难道不对吗?只是在河南的做法似乎证明用衙门来保证等价交换的公平性失败了?我确实很傻,没有认识到衙门后面也是人,远不是以为只要自己控制衙门就一切安然无恙。即使自己掌握权力,到头来依然事与愿违。或许是客观价值错了,或许是不该有衙门来保证,或许是大明的衙门不行,未来或许有更好的衙门。不是吗?谁能说得准呢?”
“但是同样,我想问问,你是如何保证等价交换的公平性呢?真就是你说的独立、无碍吗?”
邹应龙这会儿虽然也想到自己先前的所谓学问就是个笑话。想想如果一切皆是压榨,那百姓也不是傻的,既然生来受苦,那何必再生呢。那么世界必然是萎缩的,人口肯定是下滑的,但大明从开国四五千万之数,现如今怕是两万万人不止了。天下人当真不傻的。
既然自己当了傻子,那高翰文呢?同样的问题自然也要问一问新学了。
“不是吗?”高翰文听了邹应龙一长串叙述,到最后干脆三个简单的不是吗,反问了回去。
“就连衙门都失败了,为什么你认为的独立、无碍就能做到呢?看起来这两个词可没有衙门的作用强?他们跟儒学的仁义又有什么两样呢?”
对话都到这一步,后续是生是死,可就怪不得高翰文了。干脆也就摊开了说。怪只怪邹应龙太聪明了。
“正常情况下,你不能要求别人独立而自己不独立来获得超额收益。你也不能假装独立,实际不独立来获得超额收益。”
“正常情况下,你不能要求别人不受妨碍,而直接接受妨碍而获得超额收益。你也不能假装不受妨碍,实际接受妨碍来获得超额收益。”
“所谓正常情况是交易人双方的心智正常且势力相当。势力不同,谈何独立呢?做个样子就能吓到一片人。所以你看,浙江在大力推行良民结社不是吗?你可以仔细琢磨一下,你们在河南宣传强调的,与新学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由于高翰文是一口气把新学的版本答案说了出来。邹应龙一时之间相当的震撼。他可没在新学的图书馆里找到过这些。他更想不到支撑新学的底层逻辑如此简单,根本不需要某个圣人、伟人来精心呵护保证。
“这是什么内容,为什么我在你们图书馆没找到过?”邹应龙下意识询问。
“当然不会看到,我才写的,叫《机制设计原理》,过几天给你一本抄本看看。你空了可以想想,除了独立、无碍,还有哪些品质满足同样的特征。哪些品质提得越多祸害越大,最后适得其反,成了悲剧笑话。”害怕邹应龙自寻短见,高翰文先拿新书给人吊着命。
这也算是高翰文给了邹应龙一线生机吧。当他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不过是前人造的孽后,也就不会如此自虐了。这厮但凡路上给人做文书,代写书信也不至于叫花子一样到杭州。
很明显,是把自虐当赎罪呢!到高翰文这儿后也是各种粗茶淡饭不洗澡不换衣服。整个一个臭要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