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於忧勤也。”————————【诗?周南?卷耳序】
每到午后,在椒房西北处的披香殿总会传来丝竹奏乐的声音,这乐声靡靡,偶尔听倒还使人惬意,但老是听这几首重复的曲调,就算是『性』子再好也会心生不耐。
更何况,椒房的主人『性』子并不好。
“整天在哪里吵吵闹闹。”董皇后正『摸』着一支鹿角金步摇,在鬓发上比划着位置,说:“真以为陛下会喜欢这曲调?”
“都说当今无论是文采、还是书法,都深肖孝灵皇帝。”身边一名御长躬着身说道:“孝灵皇帝也好雅乐,没准还真会喜欢。”
御长是皇后手下女官之首,地位等同皇帝身边的侍中,是皇后的亲信。
董皇后手头动作一顿,继而接着将金步摇缓缓『插』进了发中:“说的也是,陛下一向很宠爱宋都,这回若真让她投其所好,怕也是个麻烦。”
“那、奴婢去说一声?”御长是董皇后带入宫的娘家人,自然要为董皇后打算。
董皇后对着镜子,似乎觉得不满意,又将金步摇取了下来,放在掌心,静静地瞧着。
她父亲董承最近刚被士人愚弄、又被皇帝敲打了一通,正处于势力的低谷期。董皇后再怎么嫉妒宋都,在这个时候去找对方挑事,并不是个明智的举动。反正她已经是皇后了,至少在表面上要大度些,跟一个贵人斤斤计较,像什么样?
“不用,由着她去罢。”董皇后像是非常珍惜这只金步摇,将其握在了手里,目光柔和:“小女儿的心思都这样,一会要这,一会要那,总坚持不了几天。”
“谨诺。”御长答应了一声,又故意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她这是常用的伎俩,心里不方便的有话要说,却非得让人去问,这样答得不好也能减轻她的不是。
“有什么话就说。”
“这些天要么独自留宿宣室,要么就留宿宋贵人、伏贵人那里。”御长小心的说道:“奴婢为皇后抱不平。”
董皇后顿时想起与皇帝新婚的那一晚,忽然笑了,十分不以为然:“这又如何,反正陛下他……”
说着她便收住了嘴,皇帝年幼,暂时还不能行周公之礼,这个事虽然人们大致心里都清楚,但这么贸贸然说出来,终归是不好。
董皇后生硬的换了个话题,说:“家里怎么样了?”
御长除了随侍在皇后身边,帮助料理掖庭等事以外,还肩负着沟通中外的责任:“那天车骑将军回去后,大发了一通脾气,将中郎将杨奉叫到府上,当场抓了,给送到廷尉狱,说他曾勾结蛾贼,意图不轨。”
“然后呢?”董皇后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没让本宫替他在陛下身前说说话?”
御长看着董皇后,迟疑着点点头。
“陛下极有主见,几次申明不许后宫干预政事。宋贵人那么娇憨,都没做出什么事来,何况本宫?”董皇后转过身,正对着御长说道:“你寻个机会告诉阿翁,有些不该亲近的,再如何阿谀示好,也不该去亲近。只要他这些天安分些,陛下迟早会念着他的好。”
御长一一答应了下来,可又忍不住说道:“车骑将军好歹也是陛下的亲舅父,董太后又对陛下有养育之恩,按理说,陛下不至于这么不近人情……皇后也不需有这么多顾虑……”
“本宫原本也是做如此想,还想与宋都争一争。可后来一想,既然成了皇后,就得有母仪的风范,哪能凭恃家世自作威福。”董皇后缓缓说道,表情渐渐冷了下来:“何况本宫说的话也未必算数,这未央宫北边不还住着哪两位么?她们说话可比本宫要管用多了。”
皇帝在立后的第二天就将万年公主刘姜拜为万年长公主,不要小看这个‘长’字,没有这个字的都是县公主,仪服同列侯。而有了这个字,就地位尊崇,仪服如诸侯王。
刘姜被拜为万年长公主后,不仅仅是地位上升、汤沐邑增多,而且由于她尚未出阁,仍居于宫中,所以对宫廷事务仍有一定的话语权。就像是当年的鄂邑盖长公主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刘姜分走了董绮作为皇后统御掖庭的权力。
除此之外,还有皇帝兄长孝怀皇帝的遗孀、怀园贵人唐氏也与刘姜居住在一起。一个是妯娌、一个是大姑子,任凭谁都要压董绮一头,这让董绮虽为皇后,但真想做什么事却束手束脚。
不过她也不气馁,董绮相信凭自己的才智与姿『色』,绝不会只做个有名无实的花瓶。
车骑将军府中,董承在原地踱了几步,对御长说道:“皇后除了这些,还有说别的么?”
御长摇了摇头,复又说道:“就只还说,在宫里有些事情她也不能做主。”
胡邈注意到董承疑『惑』的表情,主动解释道:“这应该是万年长公主的缘故,此外,听闻大长秋苗祀曾是士人,与朝廷里关东那伙人亲近。”
皇帝默许刘姜时不时的可以『插』手掖庭事务,又使亲近士人的掖庭令苗祀转任大长秋,显然是不想让董氏在掖庭的权势一家独大。
这让董承很是不满,他最想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拥有进一步的权力、二是希冀自己的女儿能早些诞下皇嗣。可惜他势力受挫,如今就算想做些什么,也只得如董绮所说,先安分低调一段时间才行。
胡邈突然想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出言说道:“过了年,长公主就得有十七了。寻常人家早已出嫁,如今还待在宫中,总归有些不合适。”
董承面『露』沉思,道:“说得对,而且怀园贵人老住在未央宫也不好,再如何也应当安置在别的地方。”
他对御长说道:“你先回宫,把这话转告皇后,让她自己相机行事。”
“奴婢谨诺。”
等御长走了以后,董承这才对胡邈说道:“这些天樊稠、王方他们怎么样了?私底下可有说些什么?”
董承不分青红皂白,突然翻脸,将依附于他的杨奉捉拿入狱,又在军中搜检跟黄巾有关的中小军官。闹得人心惶惶,为了安抚,董承不吝钱财,几次厚赏宴请,好话都说遍了,这才让他们不再口出怨言。
“杨奉勾结蛾贼,理应入狱,董公将其拿下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他们一开始也只是慌然失措,事后自然也都明白,并不是要针对他们所有人。”胡邈说完,迟疑的看了董承一眼,道:“只是,樊稠说他想与张济一样屯驻在外,不想留在长安了。”
董承立时不满的说道:“他还是在怕我和朝廷,哪天会对他翻旧账。他们要是都有这心思,一个个全屯驻外地了,留我一人孤零零的在长安,以后仰仗谁的军势去?”
“董公也不必为此着急。”胡邈宽慰道:“他们就算想谋求外镇,也得看陛下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