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花婆婆板着老脸替王翠翘诊完脉后,便对着徐晋道:“王姑娘的伤势已经完全稳定下来了,但要彻底康复的话,还得静养很长一段时间,回头老身便开一副固本培元的药让徐大人带回去,每隔两天服用一剂,半个月后再来复诊。”

徐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忽然惊觉道:“婆婆的意思是让本官接走翠翘姑娘?”

金花婆婆怪眼一翻道:“徐大人自己的女人不接走,难道要留下来给老身当儿媳?如果王姑娘乐意,那老身自然也是没意见的。”

金花婆婆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只留下徐大钦差在风中凌乱,还真是个硬核老太婆啊。

王翠翘本是性子恬淡大方之人,此时也臊得几乎把下巴埋进了双峰之间,气氛说不出的尴尬。幸好,善解人意的初春连忙打圆场道:“老爷,咱们那地方大,环境也好,对翠翘姑娘养伤有好处,而且婢子也方便服侍。”

徐晋正犹豫着,王翠翘已经先开口了,轻声道:“谢过初春的好意,不必麻烦了,我之前租下的别院还没退掉,搬回去那里住便是。”

徐晋看着王翠翘憔悴消瘦的颜容,不由心中一热道:“翠翘姑娘还是搬去本官那住吧,反正地方也足够大,更何况翠翘姑娘是因为本官才受的伤,本官又岂有撒手不管之……”

徐晋眼见着王翠翘的俏脸蓦地变得苍白,而且眼圈也微微泛红了,不由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把剩下的话给吞了回去。

王翠翘用手帕捂着小嘴轻咳了几声,垂目低声道:“当日在船上小女子也是一时惶急之举,徐大人不必放在心上,更不必要歉疚。另外,徐大人的好意翠翘心领了,终究是男女有别,翠翘若是搬到大人的住处,徒招人闲话。”

初春不由暗吐了吐舌,看来老爷刚才那句话真把人家翠翘姑娘给惹得伤心了。

徐晋亦不禁暗暗苦笑,聪明细腻的女子似乎都有一种毛病,那就是太敏感了。

“翠翘姑娘……其实本官这儿正好有几首新曲子想跟翠翘姑娘探讨一下,但愿翠翘姑娘能不吝赐教。”徐大人脑中灵光一闪再闪,总算闪出了一个既不伤对方自尊,又有说服力的理由来。

本来微绷着脸的婢女秋雁噗嗤的失笑出声,连忙掩住小嘴把脸转到一边,初春亦不禁莞尔。

王翠翘心中的委屈失落瞬间化为乌有,轻抿了抿樱唇道:“徐大人莫要骗人才好!”

徐晋暗松了口气,笑道:“君子一言既出,十匹马也难追,秋雁,把药给你家姑娘喝了,然后收拾好行李跟本官回去吧,正好马车就在外面。”

秋雁咯咯笑道:“好哩,倒是又要麻烦徐大人帮个忙了。”说完把那碗汤药塞到徐晋手里,然后便拉着初春跑进屋去收拾。

王翠翘满脸通红,倒是不好意思再让徐晋给她喂药,所以主动从徐晋手中接过碗一饮而尽,一双如远山般的黛眉又苦得皱成了险峰,有种说不出的可爱劲儿。

王翠翘的行李并不多,只是一些日常换洗的衣物,以及一些女儿家用的日常物品,秋雁和初春两人很快就收拾打包完了。

金花婆婆虽然硬核了些,但出于礼貌,徐晋还是跑去向她告辞了,这才带着三女离开了医馆。

马车倒是勉强能坐得下三人,二牛负责赶车,而徐晋则跟在马车旁边步行。十名锦衣卫和十名五百营悍卒分为前后两拔,隔着十来米护卫警戒。

此时正好是日落黄昏,西边的天空霞光万道,繁华的扬州街道上仍然十分热闹,一些大胆的百姓甚至凑近前向徐晋叩头问安。

话说在晋商财团的协助下,扬州城中的物价已经回落了,而且这段时间徐晋也把部份走私情节轻微的士绅商贾释放了。若只是走私货物牟利,但没有通贼的士绅则一律罚银警告了事。只有那些情节特别恶劣的士绅商贾才处以刑罚,譬如协助倭贼攻城的东台县首富郑家,族诛那是肯定的,如此重罪肯定没有人情可讲。

正是徐晋这种从轻处罚的宽宥做法,让人心惶惶的扬州城迅速稳定下来,士绅商贾们感恩戴德,老百姓们也交口称赞,特别是那些失业的工人,络绎不绝地跑到钦差住宅前叩头跪拜。

其实底层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哪个官儿给他们解决问题,哪个官儿让他们有饭开,那个官儿就是好官,就是清天大老爷。

秋雁偷偷地撩起一点儿窗帘,见到正有几名百姓跪在街边向徐晋叩头行礼,不由吐了吐舌头低声道:“小姐,看来徐大人真的很得人心啊。”

初春粉嫩的脸蛋露出一抹自豪道:“那肯定了,我们家老爷虽然为官不足两载,但办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实事呢。”

王翠翘从车窗帘的缝隙处望出去,正看到那一袭青色官服,从容自若地前行的背影,也不知忽然想到了什么,竟是瞬间霞飞双颊。

徐晋用马车把王翠翘接回了住处后,第二天下午,一骑快马便冲进了扬州城,给徐晋送来了夏言的加急捷报,双屿港拿下了,李光头抓到了,不过织信美子、细川武殊和普净跑掉了。

徐晋看完了夏言的捷报,也禁不住感叹织信美子这倭女实在命大,竟然三番四次走脱,这次出了大海,要再抓住她更是难上加难了,莫不成还真得杀到日本去追讨那几百万两的欠款不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便至五月中旬了。五月十六这天,陆炳终于把犯人押回到京城,只是巨盗徐惟学在山东地界就一命呜呼了,尸体用石灰保存着运了进京。

小皇帝朱厚熜自然对一具尸体没兴趣,甚至连看都懒得看,直接便吩咐烧了,然后兴冲冲的亲自提审倭贼大内宗设。

大内宗设去年在浙江宁波府行凶,于大明国土上纵横数百里烧杀抢掠,击杀并挟持多名明军高级武官,最后满载抢来的财物安然逃出大海,这无疑让大明丢尽了面子和里子。

小皇帝朱厚熜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此时抓住了大内宗设这个罪魁祸首,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召开“公审大会”,当众问罪判刑,以扬大明国威了!

估计是为了起到震慑效果,朱厚熜公审完大内宗设后,别出心裁地判了他“烹刑”,直接在午门外架起一只大铁锅,然后把大内宗设丢到锅里活活煮死了。那些被邀请来观刑的各国使臣差点没吓尿!

朱厚熜审判完大内宗设后,倒是没有掺和到巨盗徐惟学一案,而是交给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三法司会审。

其实案情早在扬州就审明了,并没有牵涉到吏部尚书乔宇,所以杨廷和一党均是松了口气,而张璁等人却很失望,徐子谦不给力啊!

由于没有两派从中角力,所以巨盗徐惟学一案很快便由三法司会审完了,施浩然以及一众加入白莲教的官员全部被判抄家杀头,就连与施浩然有姻亲关系的成国公朱辅也被罚俸三年,而扬州知府江平被判腰斩,家中男丁全部发配充军,女眷则没籍教坊司。

吏部尚书乔宇虽然查明与巨盗徐惟学一案无关,但是有失察之过,朱厚熜抓住这一点,硬是免了他的吏部尚书一职。

乔宇在这件事上确实存在过失,所以杨党最终也保不住他,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改调南京吏部尚书杨旦入京顶替了乔宇。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华夏风雨情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大人,得加钱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大周龙庭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我在宋朝造电机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这位诗仙要退婚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强横废太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宋第一奸臣这个衙门有点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四方志保家卫国红楼烟云之七郎不见长安大成公子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重燃热血年代谍影:命令与征服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穿越成丐帝种出一个强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我真没想要当皇帝大唐太子太嚣张武英殿行捕司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寒门崛起大明之最强皇孙厨神:从烧尾宴开始谋动三国少爷真厉害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红楼风起综武:之大秦仙朝有个妹妹叫貂蝉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