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民间疾苦
老者麻溜的做好了几个菜,往门口一站,冲着外边大声喊道:“三儿,吃饭咯!”
类似的声音也出现在其他茅草屋里,正在槐树下玩耍的几个小孩,听到家里长辈的呼唤,各自回家吃饭。
“俺爷爷喊吃饭了,等会再来玩。”
“俺也回家吃饭去了。”
老者看到乖孙,眼睛都笑眯了,宠溺的说道:“三儿,快坐着吃饭。”
菜很简单,一个水煮野菜,一个可能是蛋汤的菜,还有几个卖麸摊的饼。“几位贵人,没什么菜,不要嫌弃。”
福临看着两个一点油星都没有的菜,只觉得难以下咽。他知道民间疾苦,却不知道苦到了这个地步。
还是代善带头,抓起了一个麦麸饼,放在嘴里嚼了起来:“这个饼不错,九哥儿你可以尝尝。”
福临闻言,也拿起一个麦麸饼尝了起来,入口非常干硬,有些噎人。但拿都拿了,只能硬着头皮吃完。
又夹了一筷子野菜,有一股苦味。不是野菜苦,是放着的盐苦。硬着头皮将菜咽下去后,福临问道:“老人家,你们吃的盐都这么苦吗?”
“贵人没吃过苦吧?我们这些泥腿子有的盐吃就不错了,哪里还管它苦不苦的。下地干活就要吃盐,不吃盐浑身就没力气。”
“别看这些盐苦,可一点都不便宜。”老者一边答话,一边用筷子敲了下自己孙子的手。“吃野菜,鸡蛋是给几位贵人吃的。”
“不碍事不碍事,我看您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该给他多吃点好的。”说着,福临还夹了一块鸡蛋到小孩碗里:“吃吧。”
小孩哦了一声,用筷子夹着蛋就往嘴里送。“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我听伱爷爷叫你三儿,三儿是你的小名,那你大名叫什么呢?”
福临已经解决了手里的麦麸饼,鸡蛋他也尝了,依旧有股子苦味。吃不下的他索性和小孩子聊起了天。
小孩只顾着吃,福临的问题他就当没听见。福临等人觉得难以下咽的饭菜,小孩却甘之若饴。尤其是鸡蛋,平常都是要去集市换盐巴什么的,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做菜吃。
“贵人问你话呢,问你叫什么名字。”
“俺就叫张三儿。”
老者补充道:“三儿不懂规矩,还请几位贵人见谅。我们没读过书,取不出好名字来。以前庄里有个教书先生,要收条肉干才给取名,穷苦人家哪里出得起这个?”
“只能按照大小给他们取名。”
福临没有问张大张二去哪了,看着情况,十有八九是夭折。古代就这样,医疗条件有限,生孩子就跟闯鬼门关一样。
“三儿今年几岁?”
“过了年就八岁了。”
八岁,就是说比福临还要大一岁,可能是打小营养不良,非常瘦弱。比福临矮了半个头,还瘦了一圈。
福临又往三儿的碗里夹了几块鸡蛋:“三儿,多吃点,吃了鸡蛋,就能长得高高壮壮的。”
老者见福临只往他孙子碗里夹菜,自己却不怎么吃,便问道:“贵人,您怎么不吃,是不是不合口味?”
“没有,没有。”福临连忙摆了摆手,又夸赞道:“味道都很不错,老人家您的手艺非常好。我之前吃了不少点心,还没多久。这不,一个饼下去,差不多就饱了。”
其实就是不合口味,有些吃不下去,但肯定不能当着老者的面说。毕竟人家已经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了,你再嫌这嫌那的,多伤人呐?
福临话头一转,又扯到三儿的名字上来了。“蒙老人家盛情招待,不如我给三儿取个名吧?”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福临第一次给人取名。若是福临的身份传出去,恐怕老者一家都要被官府给供起来。
“那敢情好!”老者虽然没读过书,但活了几十年,有些事情一眼就能看出来。从福临的言行举止来看,肯定出身大户人家,而且没少读书。
能有个读书人给自己乖孙取名,老者自然求者不得。“小老儿替三儿,多谢贵人赠名了。”
福临看向庄里那棵大槐树,思索片刻,心中便有了主意。“槐之言怀也。怀来远人於此,欲与之谋。”
“三儿以后就叫张怀远吧!三儿是小名,怀远是大名。”
怕老人家不知道是哪两个字,福临说道:“灶里应该还有没烧尽的柴吧,烦请老人家取一块来。”
“好,我这就去。”老人家放下筷子,就往灶台下钻,抽出一根还在烧着的木柴。用嘴将前头明火吹灭,拿着中段,将尾端递向福临。“贵人,您要的柴火。”
福临接过木柴,对着泥筑的墙壁写了起来,张怀远三个字,一气呵成。
老者墙上的三个大字,心里十分激动,拉着小孙子就要给福临叩头。“三儿,快给贵人叩头。”随后自己带头叩下:“多谢贵人赐名。”
“老人家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起来。”说着看向索尼。索尼会意,将爷孙俩给扶了起来。
给张三儿取完名,福临又说起了其他的事。“老人家,我看怀远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想过让他读书呢?”
老人家放下碗筷:“谁不知道读书好呢,可读书要钱啊,那个束…束什么来着。”
“束修。”
“啊,对,就是束修,得好几条肉干呢,我们哪里出的起。”
“朝廷不是给你家分了田吗,等明年田里丰收,不就能供怀远读书了吗?多读点书总是好的,还能考科举做官呢!”
“是这个道理,小老儿已经和儿子儿媳合计过了,明年多辛苦辛苦,一定要供三儿去读书。”虽说福临已经给取了个大名,但是老者喊三儿喊习惯了,一时也难以改口。
“老人家,你们被编入的哪一旗?”
均田、剪发以及编入旗籍是绑定的,想要分田,就必须剪发,分得田地以后,一定会被编入八旗。福临见老人家一家已经分田,便有些好奇他们家编到了哪支旗。
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不好动,汉军八旗却可以向府兵制转变。都是以均田为基础的制度,都是兵农合一。
“哪旗?官府说是正红旗。”
这不巧了不是,你家里就坐着正红旗的旗主。不过汉军八旗一般都是由皇帝亲领,偏偏皇帝也在你家。
福临看了一眼代善,对着老者说道:“我看老人家您也可以叮嘱下您儿子,要他好好接受训练。如今大清才六省之地,南边还有许多地盘要打。”
“你儿子到后面肯定要被征调入伍的,现在训练的好了,说不定以后还能赚个封妻荫子的功劳哩!”
“小老儿跟他说过了,就冲官府给分的一百多亩田地,就要好好为皇帝拼命。”
“我们这样的泥腿子,别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条不值钱的贱命。皇帝给我们分田,我们就替皇帝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