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杀了婶婶邹氏这才率众赶杀曹军,在张绣看来曹操纵然逃出营寨也躲不过四方围堵,必然丧命。只要曹操一死,曹军不战自溃。
引兵冲杀的张绣左冲右突,一时间无人能敌,曹军纷纷溃败,这让张绣更加确定曹操已死,一杆长枪舞动生风大杀四方好不威风。
正在张绣杀得兴起之时,忽然一彪人马赶来,当先一将大喝一声:“张绣休要猖狂,且吃我一枪。”
张绣抬眼一看正是夏侯渊,挺枪便来迎战。两人斗了几个回合,张绣便知夏侯渊厉害,可是张绣并不惊慌,因为此时是在乱军之中,并非阵前斗将。张绣相信自己只要拖得一时,待麾下人马冲杀上来,定能将夏侯渊围殴致死。
二人又战了十几回合,张绣只听周围喊杀交锋之声不断,却不见自己人马取得优势。心中奇怪的张绣分神往夏侯渊身后一看,只见曹操帅旗就在夏侯渊背后,帅旗之下正是曹操。
张绣一见曹操还活着,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他的人马本就不及曹操多,只有擒贼擒王先杀曹操,令曹军大乱,才有可能取胜。此时曹操未死,反而聚集兵马杀回,张绣就知道再无取胜的机会,虚晃一枪,拨马便逃。
曹操此时恨死了张绣,哪能让他逃走?引着全军追击。夏侯渊也是用箭的高手,兄弟夏侯惇被射伤一目,夏侯渊岂能罢休?弯弓搭箭便从背后射向张绣。
胡车儿此时正护在张绣身侧,听背后有劲风袭来,也没时间拨打羽箭,直接策马将张绣撞开。夏侯渊一箭没射中张绣,却射中胡车儿右肩。这一箭虽不致命,却也让胡车儿右臂一痛颤抖了一下。
此时胡车儿正骑在马上,他右臂一哆嗦,胯下战马的缰绳便被勒住。古代战马的训练十分严苛,凡是能上阵的战马大多不惧兵器碰撞之声,对于火光、烟雾也有一定耐性,也只有这样的战马才能在战场上完美执行主人的指令。胡车儿的战马也是训练有素,缰绳一被拉住,它便以为主人是让自己停下,??下,于是一个急刹车就停在了原地,这下可把胡车儿坑苦了。
夏侯渊一箭没有射中张绣正在懊恼,此时见胡车儿竟然停在原地当时大喜,催马上前一枪刺出,便将胡车儿挑于马下。
胡车儿虽然身死,可却为张绣提供了逃跑的机会,引领败军一路溃退。曹操一直在背后追杀百余里方才回军。张绣势穷力孤,只好引败兵投刘表去了。
曹操反败为胜杀退张绣,尽得长安三辅之地,一面命人张榜安民,一面安排人马把守关隘,又祭奠了长子、爱侄,这才还兵。
就在中原诸侯互相征伐的时候,南烨正站在一艘上下五层的楼船甲板上往夷州行去。自从南烨得到交州之后便大力推动造船业和航海业,甘宁、于禁率领的海军将海南岛上的海盗肃清之后,南烨便在珠崖州设立了珠崖郡,并将海军基地设在此处。镖局也成立舰队开始承接海上护卫任务。这样一来就算不少诸侯封闭了镖局,也没有能让众多镖师下岗。
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巨额收益和镖局的保护让更多交州百姓投身到航海事业中,将交州特产的瓷器、纸张、丝绸、书籍、美酒等物运往西方各国,并带回了大量香料、黄金和各地特产,使得交州格外繁荣,航海业异常发达。
此时交州造出的最大战舰可载三千士兵,有上下五层,雕镂彩画,非常壮丽,续航能力极强,望之如阁楼,称为楼船。让南烨想不到的是古代先人的智慧也不容小觑,这楼船竟然有八副舱板,可将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舱。
有了这种分隔舱结构的造船技术,即使有一两个船舱受到破坏进水,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船舱中,使船马上沉没。可以抓紧时间抽水、堵塞漏洞和进行其他修理,并不影响船的继续航行。
古人的智慧非凡,南烨的见识却跨越千年。他发现这种大船虽然已经很厉害,可是与现代舰船比起来还是有很多缺陷。南烨以前常玩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游戏,同时也玩过《大航海时代》,对于远洋船只的结构还是有些了解的。至少南烨知道适合海运的是尖底船,而不是平底船,因为尖底船比平底船更容易抗击风浪。况且在海上最可怕的还不是风浪而是迷失方向。
为了让交州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更上层楼。南烨将自己知道的那点航海知识全都告诉了交州科学研究院中的工匠。当然南烨并不保证工匠们能顺利的造出适合远洋航行的大船,于是他又提出了先造船模试验,而后再开工建造的造船理念。还让工匠开发出了望远镜、六分仪等配套的航海设备,如今交州的航海业和造船业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
当然这些先进设备还只是配备给了交州海军,尚未达到民用水平。毕竟超大的海船和天然水晶打磨的望远镜并非一般富商可以消费的起。
南烨稳定了扬州南部之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将台湾纳入自己治下。台湾在汉代称作夷州,属于传说中的海外仙岛,既没有被开发过,也没有移民。这里比起海南岛更适合作为秘密的海军基地,因为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夷州的位置。
别人不知道夷州的具体位置,南烨可是再清楚不过了,只要从会稽南部出海往东横渡台湾海峡,就能很轻松的到达夷州。这个距离比起从交州到珠崖郡也远不了多少。
这次南烨出兵夷州一共带了五艘最先进的巨型楼船,还有二十余艘与之配套的各类舰船。士卒万人,战马三千,还有水手、医者、工匠、学者、杂役数千人。
手持望远镜的南烨远远的便望见海平面的尽头有一片陆地浮出海面,无数海鸟围绕着那片陆地飞翔盘旋。他将手中望远镜递给身旁的马云騄道:“你看,那便是夷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