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晓玲弄两辆车的提议,苏东来也心动。
自己出去也是一方大员,但在省大楼里面却算不上名号,用车也得排队。真要是以合资企业名义弄两辆车,自己到处走就太方便了。
当然,园区管委会的人经常要去峨县出差也确实需要车。
卢俊那边送两辆车进来很简单,但苏东来要向上打报告申请,要不车过不了海关。
米秘书在一边听着也有点兴奋。单位有车,自己也会有许多的方便。
刘晓玲乘车回了刘家坝。
下了车见时间还早,刘晓玲先去了经济园区设在白林镇的办公室。
钟诚这段时间常驻白林镇,每日里都比较忙。
白林镇下边的经济园区,现在已经有向阳农机厂、变压厂正式投产,不用他太操心。
园区在镇上的在建电梯房、标准厂房,还有十五里外的白马村现在正在修建道路、厂房,都是一大堆的事。
这些事都要他去管,有时候他很羡慕留在省城的高志学他们。
见到刘晓玲,钟诚还以为刘晓玲能留下来帮着干点事,谁知道刘晓玲说只是下来看看。
跟钟诚打了个招呼,刘晓玲直接去了向阳农机厂。
向阳农机厂这里已经很有了几位大拿,在张传明院长作介绍后,刘晓玲对其中几位的名字居然有耳熟的感觉。
尤其是张院长特别向刘晓玲介绍了陈院长,说是国内机电一体化研究方面的领先者。虽然早就找过他,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也是才来不久。
陈院长下派的地方有他的学生,一直明里暗里的照顾着他。所以当初卢彩霞派去的人找到他,他一直没有答应。
他不相信在一个农村小厂能有继续研究的机会,更不相信那里会有研究的条件。他不走,还有学生照顾,日子还勉强能过。
直到前不久,照顾他的学生被安排去了一个工厂当工人,接任的领导开始打压他,他才又想起向阳农机厂的招揽。
陈院长找机会和向阳农机厂联系上了之后,便提出调动申请,说要到农村去,去艰苦的地方磨练自己。领导看他申请调去的地方确实是个农村,以为陈院长是为了躲避自己。看老头岁数也大了,跟自己也没有直接的矛盾,就同意了他的调动申请。
陈院长来到向阳农机厂后,看到了研究室的仪器设备和资料,这才知道人家以前没说假话,是真的可以继续研究。于是将老伴接了过来住进了电梯房,安安心心地投入了研究。
大家第一次见面,彼此也不熟悉,寒暄过后便分开。
在农机厂研究所的会议室里面,刘晓玲从挎包里拿出一大叠的资料放在桌子上。
“目前农机厂的这两样产品供不应求,但还得不断研发新产品。张老师,我记得曾经说过,要把向阳农机厂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现在来看这个目标是初步实现了。”刘晓玲道。
张院长看着刘晓玲,想起刘晓玲曾经说过的话,心头激动补充道:
“我记得小刘还说,今后只要说到农机设备,向阳农机厂造的就是世界上最好的。”
“是,我也记得。”龚明超附和道。
陈院长说道:“当初知青罐头厂派人来做我的工作,说是到罐头厂来还能继续开展研究,我不相信……”
“那你怎么又来了?”边上吴善才笑道。
“还不是说有电梯房,还能带家属。”陈院长笑道。
来自鄂省的朱正坤道:“当初我也不相信,但后来一想,万一呢?来了后才发现果然是真的。”
郭文彬也是挖来的研究员,在一旁感触道:“我们年纪大了,被下派到千里之外的巴蜀,心里记挂着家里。向阳公社不仅帮我们把调动的事办了,还把我们的家属也接了过来。我们这些人都要感谢你才行……”
高志富也是老人,曾经参加过旋耕机的试制过程。此刻他笑道:“我当时下派的地方条件艰苦,一说来农机厂,我立马就来了。还赶上了旋耕机的样机试制……”
刘晓玲见几位老同志歪了楼,急忙拦住了几位道:“现在我这里有些资料,等会儿大家自己来选。随后我再跟每位商议下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等问题。”
刘晓玲说完,指着桌子上的资料道:“不光要研究推出新的农机产品还要研究出其他的先进技术成果。尤其是在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
刘晓玲侃侃而谈把在坐的专家们都震撼住了。
要找每个人来谈课题和研究方向?这里面怕就是陈院长也不敢这样说吧。
刘晓玲的话结束后,这些专家们纷纷上来翻阅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刘晓玲在空间里面翻阅资料整理出来的,还有几张刘晓玲在平台上看见新型农机逆推的图纸等。
也有她在整理资料时看到的关于自动化、智能化的一些论文。
这些资料对于这些专家们来说,无疑非常先进。
陈院长对刘晓玲刚才说的话持怀疑态度,而且他的内心对刘晓玲的怀疑还不止一点点。
他知道刘晓玲学的船电系统,但这么年轻,也敢说跟自己这些人讨论课题方向。但现在看着这些资料,虽然不知道资料是从哪里来的,但刘晓玲拿出来的应该都是看过了内容。
由于这些人主要都是机械专业或者电子机械方面的专家,刘晓玲干脆把专家们分成了两组。
一组是陈院长和龚明超等人研究电子机械的,专攻机电一体化。
一组是张院长几个研究农机机械设备的,根据刘晓玲拿出来的图纸,开发农机厂的新产品,同时研究其他的农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