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这个问题,确实要好好解决。
他仔细想了想,突然灵光一闪,想到白雪提到她的师父。
“好友即说你医术传承师傅,不如就署名明镜师太吧。虽然明镜师太也是女子,但她是出家人,且出身安远寺。安远寺每任都有医术出众之人,声明早已远扬,写上安远寺明镜师太的法号,一定会有许多人看的。
小友之前有在寺中修行,想必也有法号,不如就署上小友的法号,这样就稳妥了。”
白雪也眼睛一亮,怪她这些日子都忙晕乎了,忘记了师傅的名头也是十分好用的。
她笑了起来,“那就按前辈所说,署名明镜师太,我清宁,前辈您,再加上刘太医和李太医。”
王院判一愣,没想到白雪还愿意把他加上,甚至还有李太医和故去的刘太医。
王院判不禁有些眼眶湿润,他再次起身向白雪一拜,这次态度更加敬重。
白雪想去拦,王院判却坚持,“小友末拦,我这是代刘太医拜小友,小友愿意将刘太医名字加上,老夫感激不尽,这样他的牺牲就能为后世所知,想必他泉下有知,也能十分欣慰。”
白雪等王院判拜完,将他扶起,“这场瘟疫本就是大家共同努力,几位太医值得。”
王院判用袖子摸了摸自己眼眶的眼泪,“小友给我一天时间,我也要将我之前记录的经验整理出来,到时一起加上。我再去信一封给李太医,看看他是否也有要加的内容。”
两人愿意拿出自己的经验,白雪自然很是高兴,“那就拜托前辈了。”
白雪回到帐中,谢君凛一见她如此高兴就知她与王院判相谈甚欢了。
白雪也将她和王院判的谈话内容告诉给他听。
谢君凛听完,亲了亲她的额头,“我的夫人真棒,我为你感到骄傲。”
白雪听完,心情更好了,这还是她第一次有人为她感到骄傲。
这感觉太奇妙,自进入系统考试以来,她感到自己一直在被认可,她真的渐渐爱上了这样的感觉,这让她觉得,她就是最棒的,她可以做到一切事情,只要她想。
等王院判和李太医将他们整理好的内容拿过来后,白雪又和王院判一起修改一遍,最终版的《治疫医典》终于成形。
其实这个名字白雪觉得有点太夸大了,只不过是她的经验之谈,虽然加上了现代理论后比起现在的做法正确很多,但叫医典还是有些名副其实了。
王院判却坚持,一再夸这个名字好,这本书当的起。
取这么个名字,信的不信的都会想来翻翻的。
白雪忍俊不禁,原来某Ud浏览器的夸张标题古代人也懂呀。
这本书完成后,谢君凛令人拿去加急雕版印刷。
十天后,《治疫医典》陆陆续续面世了。
《治疫医典》一经面世,到处讨论声不断。
且有在疫区的大夫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照书上所讲实施,那一块的瘟疫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实验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出,加上关山镇和的瘟疫得到了控制的消息也已经传遍各国,而关山镇之所以能成功,就是按照了书上所写,一时之间,疫区都在按此办法施行。
随着《治疫医典》的传播,疫区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治疫医典》写书人的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众人敬仰的神医。
随着各国瘟疫控制住,关山镇和军营这边的患病人数也在减少,终于有一天,两边都没有新增患病人数,活下来的人喜极而泣,满城欢呼。
没有了瘟疫,边境也安宁,支援军留下了三分之一的人接着驻守,补充因感染瘟疫而死亡的士兵人数。
其余人则跟着谢君凛踏上了回京之路。
经过一番时间休养身体,小梅已经好多了,虽比不上之前,但也能活蹦乱跳了。
去的时候着急,回去则慢许多,谢君凛有意带着白雪看看沿途的风土人情。
一路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路向着京城而去。
到了离京城的十里外,谢君凛和白雪远远的就看到了谢夫人及威远侯世子在等待着。
两人赶紧加快速度,向前赶去。
一行人逐渐走近,谢君凛带着白雪下马,走向谢夫人。
谢夫人见到了儿子儿媳全须全尾的回来,拉着两人的手,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欣喜。
威远侯世子看到弟弟平安回来也很是高兴,笑着向谢君凛打招呼。
走进城门,城里的百姓们都夹道欢迎,高呼谢君凛及白雪的名字,场面十分热闹。
原来是他们在关山镇的事迹传回了京里,大家都在议论着谢小将军及夫人控制住了瘟疫,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父亲呢?”谢君凛问哥哥。
“在宫里陪陛下呢,陛下正等着你进宫呢?”
谢君凛点点头,准备等回府换身衣服就立马进宫。
刚到侯府,宫里的传旨太监就到了,宣谢君凛及白雪进京。
白雪有些诧异,没想到还有自己。
谢夫人笑着道,“你的事迹京里都传遍了,想必是要嘉奖你呢。”
于是为了不让宫里贵人久等,两人匆忙换了衣服进宫去了。
果然,等两人进了宫,谢君凛去了御书房,白雪则去了皇后处。
皇后对白雪大加赞赏,不仅赏赐了许多珍贵的物品,还当场封白雪为二品诰命夫人。
白雪谢恩后,皇后又拉着她询问她在关山镇和军营中的状况。
白雪挑了一些事情叙述,皇后及其她宫妃听到瘟疫中的情形,都惊呼出声,对白雪也更加佩服。
舒妃也是连连夸赞,琉国也对瘟疫头疼不已,对于白雪能贡献出医书,自然是十分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