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李世民回到了他忠诚的梁山泊
散罢朝会,文武百官,三三两两的从大殿上走来。
道君皇帝,单单将高俅留下。
蔡京在几个门人的簇拥下,也迈步向外走着。
“太师。”
“太师。”
经过的官员都恭敬的向蔡京打着招呼。
“爹,官家这是打的什么主意呀?”
龙图阁学士蔡攸凑到蔡京的身旁,还不时的疑惑的扭头看向身后的大殿。
蔡京插着手面色不变。
“这些事你不要管,把你定书修典的事情做好就够了。”
蔡京和儿子的关系不错,但就有一点让蔡京看不过眼。
自己这个儿子只知道钻营和阿谀。
虽然在旁人的眼中,蔡京似乎也是个奸臣,但蔡京却实实在在的有学问,有能力。
“你又听那些迂腐书生乱说了吧?”
蔡攸有些不快。
定书修典的道史官僚百余人,多为史馆、服文馆、集贤院的俊才博学之人,而只有蔡攸懵不知学,以大臣之子的身份领袖其间,很多人心中鄙薄,并不服气。
崇宁三年,徽宗就赐鸿胪丞蔡攸为进士出身,拜为秘书郎、以直秘阁、集贤殿修撰,编修《国朝会要》。如今不到九年的功夫,有着皇帝和蔡京在这里不停的加以恩典,已经加到龙图阁学士了。
而对于不学无术的蔡攸,不满的声音自然也就更多了。
“爹,你说官家到底是怎么回事?真就听那些道士所说的,真有李世民转世?”
蔡攸对这里面的猫腻非常好奇,不依不饶的揪着蔡京问。
前朝皇帝转世,又是传说中的唐太宗,这些东西在略微有些传统的文人蔡京身上,实在是有些提都不想提的忌讳之事。
可自己这个儿子不学无术,又怕他到时候犯了忌讳,蔡京叹了口气,也只能提点他两句。
“你管他有没有呢,若是唐朝的天可汗唐太宗被咱们大宋的皇帝抓了,这样一个传奇故事,也是够民间传唱的了。”
蔡京虽然说这是传唱,但胡须下明显露出的是有些讥讽的笑容。
但蔡攸听着却眼前一亮。
“嘿。高太尉可真是个人才。唐太宗被咱大宋的官家抓了,这岂不是得流芳百世?”
这故事太荒诞,会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但不在圣贤书上钻研而走旁门左道的蔡攸却知道,就是这样的故事才更容易流传。
“流芳百世?”
蔡京的声调终于有了些变化。
蔡攸却明白了蔡京的意思,他自己的心中自然也是对这种事不以为然的。
一脸无赖的笑着:“官家不是这样糊涂的人吧?这事情若真做成了,确实也有趣,但无论怎么想,几十年后恐怕会沦为笑柄吧……”
蔡攸什么都明白。
蔡京低声道:“还用这件事沦为笑柄吗?秦始皇求长生,已经被千百年的文人嘲讽过不知多少次了。”
“如今这些道人在这东京城这般的受到宠幸,恐怕光他这一件事,便足以沦为笑柄了吧?”
蔡攸道:“我看官家不是这么糊涂的人,他就不怕吗?”
蔡京摇了摇头,“天下第一人,有什么好怕的?官家不糊涂,但官家却常有奇思妙想啊。”
蔡攸点了点头,确实是皇帝爱出风头的风格。
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放到当今圣上的身上,似乎并不怎么突兀。
已经要走出午门了,蔡攸远远的似乎看见了几个同僚走在一起。
那几个人凑成一团,嘀咕着什么,时不时的好像还扭头看自己一眼。
是在说自己坏话吗?
哼……一群蠢材,迂腐书生。
蔡攸又恋恋不舍的扭头看了一眼皇宫。
自己也得着皇帝的宠幸,自己的父亲还是当朝太师。
可升官升到今天也过去不知道多少年了。
哪像这位高太尉,才真是一步登天啊。
官家自然没个人君的样子,但也绝对是个风流才子了,学识胜过自己不少。
偏偏自己都能看出来荒诞的事,他却甘之若饴。
固然也有他真的信这些玩意儿,但也少不了他爱玩又好出风头的原因。
依照他那天下第一人的性格,在这种平常时候,不会考虑什么后果的,只想着及时行乐。
蔡攸又悄悄的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蔡京。
包括自己父亲这个当朝太师在内,今天的文武百官可都没人家高太尉一个人表现的好。
“你不要胡思乱想,这些事都和你没有关系,老老实实的做你的事,读你的书。”
蔡京沉着声音训斥了儿子一句。
蔡攸也不在胡乱扭头,低着头回了一声是。
但并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
李世民带着大军回到了他忠诚的梁山泊。
还未曾到梁山脚下,沿途的人烟越来越稠密起来。
凡有百姓路过,见到了梁山的旗帜,一个个都恭敬的让出了大路,站在了路边。
队伍离得近了,看到了李世民的旗号,知道是府主来了。
没有人大喊大叫,却也都激动的涨红了脸,高兴的笑着。
有激动的,扑通通的全都跪在路边,有提篮挑担的,赶紧将自己的篮子担子打开。或有几个毛桃,或有几个野菜团子,或有一些炊饼。
却都不大声叫嚷,他们知道梁山的军纪严,用衣袍将这吃的包了,悄悄的在那路边等着。
等那行军的将士走过伸手向前杵一杵,他们多希望这些梁山的兵丁能吃一些他们的东西。
但任由他们怎么小心翼翼,有热情的想将这些吃的分享给梁山的将士,却始终没有哪一个士兵敢随意的伸手。
一来是兵法都刻在了他们的心中,他们自己有这个意识,二来,军队中五人,十人,三十人,五十人都各自奔着队,其中有着他们的头领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们一级管一级。
“这才是仁义之师,这才是仁义之师啊。”
俊俏的花荣坐在马上,看着梁山的军队这样的受到百姓的拥戴心里非常激动。
梁山士兵一路上令行禁止,又秋毫无犯已经算是仁义威武之师了,但在这行军路上,花荣也只是有这种感受,能看到李世民管军有本事。
直到现在,眼瞧着就到了梁山,这些百姓们在路旁主动又恭敬的跪下,花荣也是读过一些书的,他知道有一个词叫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这样的拥戴是明晃晃的放在眼前又震撼人心的。
没有人让这些百姓跪,他们却又这样主动的跪下双膝,不是因为他们骨头软,也不是因为他们下贱。
他们只是太容易感动,而又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拿的出来。
梁山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他们便献出满腔热忱。
军队不停的向前走,百姓不停的往两边跪。
李世民并没有停下和百姓们客套几句,只是下了命令,加快行军速度。
他每一次从梁山大寨上下来到各地巡视,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往常是到异地去视察情况,自然可以和百姓们寒暄几句。但如今是在行军,又是在道路上行进。最好的方法就是赶快走掉,走掉之后,百姓们自然也就可以各忙各的去了。
那马车中,也有人悄悄挑开了窗帘。
刘月娥看着百姓们跪在两旁,自然也受到这种淳朴的善意的感触。
但心里却涌现许多对于李世民的无限崇敬,这都是自家男人的威仪。
花荣的妹子两眼中满是好奇,活泼的四处瞧着。
李清照则仍然显得有些沉闷,脸上没有笑意。
带着一些忧伤,挑着窗帘向外瞧着,心里也有许多对梁山的敬佩,许多复杂的心绪都在心头萦绕着,她也是很受触动。
就这样在百姓的拥护之下,军队终于到了梁山泊。
王进他们早已经在此等待。
李世民带着花荣他们下了马,史进则领着军队与迎上来的朱仝、雷横一同将这些兵马分别安置回军营。
王进、周侗、公孙胜、乔道清他们一同迎来,身边还跟着几个并不认得的汉子。
这些是新上山的吗?
李世民心里想着。
“参见府主。”
“免礼免礼,快快起来,快快起来。”
一群人高高兴兴的又重新团聚。
李世民瞧着那几个面生的汉子,虽不认实,但这些人却比王进他们似乎还要热切。
莫不是过于的崇敬我们梁山了?
看着不像这么回事儿啊。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回山,先回山。”
梁山泊边缘人口更是稠密,在这里待下去,马上百姓们又要围过来,山呼海啸,哗啦啦的跪倒了。
阮小二、阮小五一同领着众人上船,如今梁山也有大船了,众多头领只一艘船便可以共到梁山。
李世民入了船舱之中坐着,还未曾说话,便已经将在座的众人打量过好些遍了,尤其是那几个表情过于热切的陌生汉子。
那一个耳边一大块朱砂剂的最让李世民注意。
王进还没来得及向李世民介绍,李世民心里便已经转过几个圈了。
莫非此人便是那青面兽杨志吗?
只是这人脸上的一块大记是红的,为何叫青面兽呢?
可若不是杨志,又怎会这样巧同样都是脸上一大块胎记的人,同样的武艺不俗,能在王进他们身边站着,聚集在了这梁山泊。
不等李世民再多想,那几个陌生的汉子便一同站了出来,在船舱中恭恭敬敬地冲着李世民跪下。
王进一一的为李世民介绍。
那个脸上有一块朱砂记的唤作刘唐,在他右边,身材健壮的那个叫做欧鹏,腰间插了一把铁笛是马麟,最后一个叫做薛永。
“还有蒋敬、陶宗旺二人,被赵司马要走了。蒋兄是潭州人氏,精通书算,能“积万累千,纤毫不差”,人称神算子,赵司马非常器重他,上咱们梁山不久,可给赵司马分担了不少事,陶兄随身带着一把大铁锹,跟在赵司马身边,这几天也不知道去了哪个河汊里挖烂泥了。”
“只这几位弟兄,情愿留在军中效一份力,只等着府主前来定夺。”
李世民笑呵呵的看着这几个目光热切看的新弟兄。
心里倒是明白,明明素昧平生,他们却为何这般热情了。
这热情全是真的,没有一点虚假。
只因为和他们一同上山的另外两人已经在赵佺手下得了器重。
赵佺地位特殊,除了李世民,算是地位最高的人了,蒋敬和陶宗旺这般的被他器重,真论起来,一半的梁山元老都不如这两个人位高了。
而刘唐他们却因为李世民不在,始终得不到安排,难怪他们心急呢。
李世民这笑呵呵的连忙从座位上下来,亲手将这几员汉子扶起。
每扶起一个,还要夸赞两句。
李世民这绝高的魅力和统率值立马让这几个人感到如沐春风,心悦诚服了。
只要李世民再说几句,他们恨不得立刻替李世民去死了。
李世民招呼大家一同坐下,王进在这船上将与杨志交战一事和盘托出。
刚刚说完,抬起头来一看,李世民果然已经面色如铁。
虽然一句话不说,但是面色一沉,刚才那么轻松的气氛瞬间凝重下来,刘唐他们都感觉心中沉甸甸的,素来在江湖上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这时间都感觉心脏被攥住了一样,大气不敢喘一口。
“这样的人,还留他做什么?何不干净的杀了,也免得浪费咱们梁山的粮食。”
李世民话说的很重。
他没见到这个杨志,但已经对杨志的印象降到底谷了。
杀良冒功绝对是一件可以让李世民非常气愤的事。
王进心想,若没有李世民提前吩咐,一开始也不用在杨志身上花那么多功夫,早在战场上将他干掉了。
当然,领导又怎么会犯错呢?如今要杀杨志,说不定也说的是气话。
“杨志被我军抓了之后,得知杀良冒功之事,被几位兄弟所阻止,自己也感觉千钧一发,留了清白之躯,对几位弟兄非常感激。”
“自己也是非常的羞愧,多番求死。我看他也是真心悔过,只是命运多舛,一时差了念头。毕竟未曾铸就大错,便也都等着府主处置。”
王进在东京禁军中摸爬滚打许多年,有识人之能,也通人情世故。
李世民听他说杨志是真心悔过,那杨志自然不是因为兵败之后装样子而悔过。
看来确实是真心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