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念在你为李家生儿育女,这么多年也确实没犯过什么大错,这次可以算了,但是......”
张招娣不自觉地抓着衣角,揉得皱皱巴巴的。
屋内人都紧张地看着乔秀芬。
“但是这次做错事也是真的,之后你就少出门吧,家里的家事都归你做。”乔秀芬声音还是淡淡的。
虽然同意原谅张氏,但是到底是心里不痛快。
这些年,她自认算是个好婆婆。
没想到出了一个吃里扒外的儿媳妇。
“就照你们娘说的做吧,这种事情如果再有下次,不管是谁,都不再是老李家人!”李大根一锤定音。
忙忙活活地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既然回了家,他们也就不再去李二根家了,那头也差不多该结束了。
家里出几个人去那头帮忙收拾一下就行,都知道李大根家有事情,又是实在亲戚,不会因为这点事情计较的。
李老二直接把张招娣带回了二房,虽说是大问题解决了,可是在小家里他还是要‘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的。
乔秀芬和李大根看见了没吱声,事儿过去了就过去了。
至于之后李老二要怎么教导妻子,那是他们的事情。
他们两老的只在意,不要危害到整个老李家就行。
李大根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事情一样,牵走了小闺女。
乔秀芬瞟到一眼没管。
“咋了爹?”李安安有些莫名,老爹这是要干啥。
“乖宝啊,爹想问你,你觉得明年年景好不好啊?”李大根搓着手,小心翼翼的。
“啊?那当然是好啊,肯定好!”李安安虽然不知道咋回事,但是话当然是往好听了说啊。
“那就好,那就好,去玩吧。”李大根念念有词着,背着手就走了。
留下李安安风中凌乱,老爹就为了问这句话?
她哪里知道李大根是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之前李安安随口说的一句‘没准今年会减赋税’,真的应验了。
前阵子,收赋税,他们准备上交秋粮,嘿,今年圣上过四十五万寿节,直接减免了今年的赋税。
李大根当时听完就愣住了。
第一反应就是小闺女说的那句话。
赋税这事家里半懂不懂的,只知道今年减了,他回家也没声张小闺女的事。
李安安更是没过心,早就忘记自己说过的话了。
总而言之,是个好事儿。
这不眼瞅着快冬至了,现在的说法是,冬至大如年。
阴阳二气交换,这一天至关重要,关系到明年一整年的运气。
可以说是运气指标日了。
李大根就想着提前探探小闺女的嘴,看看这明年地里会是个啥情况。
现在得到一句肯定,也就安心了。
这事他连老伴都没说。
福气是不能消耗的,李大根可没打算利用小闺女做什么。
这几天李家小串没出摊,李安安是丝毫不知道镇上还有人惦记着她呢。
......
方集镇上东边的一座大宅子里。
“三郎,你说这李家小串怎么还不来啊?”安小胖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的。
秦三郎的手腕上垂挂着小石子,正在练字。
听到这话眼都没抬,这话这几天安小胖每天都在说,他听得耳朵都要出茧子了。
“啊!为什么还不来啊?”安小胖忽然一声嚎叫。
吓得秦三郎笔锋过于用力直接窜了出去。
得,这张大字毁了。
“就一口吃的,至于吗?”毁了大字的秦三郎十分不满,嘲笑安小胖。
“当然至于!要不是怕吓到人家,我都想直接去她家了!”安小胖振振有词。
安小胖是真没想到跟着外祖父回老家,还能有这种好事。
这座宅子是秦三郎祖父秦宏的,说是祖宅也算不上,只能说这是他的家乡,后来功成名就,就建了宅院,从此以后就算是秦家祖宅了。
谁让秦家是泥腿子出身,往上数也都是贫农呢,只能从秦宏这代算起了。
秦三郎是秦宏的孙子,安小胖是他外孙子,这次他回来,家里人怕他寂寞,干脆让这对年纪不大的表兄弟一起跟着回来,侍奉长辈身边。
说是侍奉,其实就是陪伴老年人。
刚来还没几天呢,安小胖没意思,撺掇着秦三郎和他一起出去玩。
这才因缘际会在李家小串摊前认识了李安安,又尝到了安小胖目前的人生美食。
只可惜,自那天之后,他让小厮天天去庆安街守着,愣是没发现李家小串出摊。
而且因为那天他们偷跑出来,外祖父直接罚他们每天十张大字!
这对于不爱学习的安小胖来说简直太痛苦了。
秦三郎反而还好,他本来就是个爱静的人。
只是和安小胖自打出生就混在一起,好事一起享,坏事一起干。
拿他没办法罢了。
这头李安安哪里知道新交的朋友一直念叨着她呢。
她满心都是冬至马上要来了。
每年她最喜欢的日子就是冬至了,也是来到这里李安安才知道。
古人最重视的不是过年,而是冬至。
像是冬至,要准备祭祀祖宗,还要给祖宗准备寒衣。
在家里也要给家中的长辈敬酒,大家会都换上新衣,再准备丰富的酒食。
只为了一家子一起祭祀祖先,欢度冬至。
无论多穷的人家,在这一天都会想尽办法穿新衣,还会互相串门子。
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也是来判定明年天气的根据。
要不说李大根这么紧张呢,都是因为冬至马上到了。
而且冬至也是个一家团圆的好日子。
李安安在李家虽然受宠,奈何条件有限,一年也就两套新衣。
其中一套就是冬至时候可以换的。
尤其今年家里境况好了不少,大家都很期待。
等到李老二他们再去准备出摊的时候。
因为快要过年,想要年前多赚点钱,这几天他们就准备了很多东西。
人员也增加了。
除了李安安这个不干活的,主力人员除了杨芳华,李老二,又增加了老三媳妇钱巧凤,还有乔秀芬也跟着去了。
四个人总能忙活得开了。
“呀,安安你终于来了!”李安安才从背篓里下来,就听到有人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