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875章冉明的民心争夺战

襄阳位于南阳盆地的南部,地势险要,襄阳和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要提起襄阳,不得不提起蒙古与南宋之间围绕着襄阳进行长达三十八年的争夺战。尽管襄阳最后丢失,但是襄阳无愧于他铁打的称号。

冉明看了一夜的情报,天刚刚亮,他就拖着疲惫的身躯,抵达到了总参谋部。此时正在职守的参谋们,根据各军各地传来的军报,根本每一分军报,参谋们便将军事动态显示在沙盘上。红色代表着魏国的旗子,蓝色代表的是晋军。

到目前为止,进度最快的莫过于张温所部的镇南军了,此时镇南军的六个马步军营包围了襄阳,其中四个马步军营包围了襄樊。十五个刚刚完成集结的新军也陆续半个月内抵达战场。结合综合情报,各方面的进展还算不错。

不一会儿,新晋总参谋长籍罴得到冉明驾临总参谋部的消息后,马上赶到了总参谋部。

冉明伸手制止了正欲向冉明叩拜的籍罴总参谋长,笑道:“朕已得知,我魏国各军各项战前准备已经完成,现在就要看上天是不是在站我们这一边了!”

“陛下,现在就要等谢艾所部的最新消息了。”籍罴笑意盈盈的道:“一旦镇西大将军谢艾在巴蜀取得突破,就是我百万大军一举出动的时候了!”

“情况,不会这么乐观!”冉明愣了一下道:“这次作战,我们不是对待胡人,需要尽量多考虑综合因素。晋国也在展开了最大限度的军事动员,预计将有超过六十万的青壮被征召入伍,晋国就会拥有超过八十万的兵马。”

籍罴朗声道:“陛下过虑了。晋军总部队人数接受五十万人,其中三十余万直属蜀王桓温,司马聃可以控制的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万人,就算他可以组建六十万新军,那些没有见过血的新丁,纵然拥有百万,又有何惧之有!”

“六十万晋国新军士兵,朕的确没有放在眼中,朕相信我们魏军军士,在这些新军面前,绝对可以所向睥睨。”冉明沉吟道:“朕所忧者,其实不在战场上面,而是战后的善后问题!”

“善后问题!”

“不错!”冉明点点头道:“我们魏国今年全国动员,粮食生产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一,晋国的影响更大,他们的粮食生产甚至会影响到三分之二。即使这场仗不打,光这八十万军队就能把晋国拖垮。那么问题就来了,晋国的百姓和我们魏国百姓都是一样的,都是汉家苗裔,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说同样的话,虽然各为其主,不得不战,但是朕实在不愿意看到我汉家子孙尸横遍野。”

籍罴冲身边的参谋道:“快去计算一下,如果晋国减少一半的粮食产量,他们的粮食缺口会有多大。”

不一会儿,一个参谋道:“回禀陛下,总参谋长,卑职已经计算出来了,晋国一旦粮食生产减少一半,那么他们的粮食只能坚持半年,预计十月底将是出现大面积缺粮。如果要填补这个缺口,在保证人均每天六两的情况下,每天需要耗费一万八千石粮食,如果支撑到明年的秋收,那么就需要五百万石粮食!”

听到这话,籍罴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魏国的准备非常充分,那是在不接济百姓的情况下,如果把五百万石粮食运到江南,如果从水路倒好点,损耗不大。可是如果从陆路运输,要想运输过去,至少需要多准备三百万石粮食,那就是八百万石粮食。

如果没有粮食,恐怕就是饥孚遍野了。

这是魏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同样冉明也绝对不会看到这个情况。冉明清楚,晋国与魏国的战争其实不在军事层面,军事层面魏国很容易战胜晋国,或者说彻底打败晋国。最重要的还是人心争夺方面。

魏晋南北朝是门阀政治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候的门阀势力甚至比大唐时期更强强横,他们既拥有自己的田地、店铺、奴仆、佃户,还有自己的家兵私兵。每一个庞大的门阀家族,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诸候国的国王。

要想让他们放弃手中的权利,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要以为这个时候搞什么阶级斗争,谁弄那个谁死。别以为士族子弟不受百姓待见,事实上这些士族子弟都有着非常高的人脉、威望。就像历史上石崇的金谷园二十四友之一的刘琨,早年的刘琨跟着历史上以奢侈闻名天下的石崇混,石崇在金谷涧有一处无比豪华的别墅,成了这些人的聚会场所,他们常在这里饮酒赋诗。刘琨平时就是喝酒嗑药(服食寒食散),加玩女人。用现在的话说,刘琨简直就是一个混吃混喝的二世祖。

然而,当国破家亡的时候,刘琨带着一千余人从洛阳离开,辗转来到了晋阳。在那里刘琨安抚百姓,恢复生产,渐渐让晋阳有了生气。作为周围都是胡人的势力,晋阳就像一个孤岛,但是刘琨依靠着自己的威望和才能,抵抗前赵近十年。同样还有祖逖。祖逖出身范阳祖氏。少年时期,祖逖喜好武功,喜欢打报不平。在洛阳失陷之后,他和众南迁百姓一样,向江南逃亡。但是他仅凭晋元帝司马睿给的千人口粮,三千匹价值大约三百多万钱。可是祖逖却依靠这点物资,平定了豫州,就在他想谋谋河北时,结果晋元帝司马睿担心祖逖威望太大,不受控制就派出人前来夺权。

南北朝时候的士族贵族子弟喜欢空谈、安逸的生活是没有错的,可是一旦他们面临威胁时,他们也会挺身而出,承担着他们的责任。氐秦百万大军南下,铩羽而归就是明证。尽管在这个时空,谢氏肯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了,可是冉明却不敢保证,历史会给他开一个什么玩笑。

晋国没有谢安,说不定还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态牛人,或许可以以一已之力扭转整个局势。

事实上冉明猜测的不错,谢安不可能在晋国出现了,也不可能像历史那样给晋国力挽狂澜,不过晋国还是出现了一个新人才,那就是兰陵萧氏的萧乐子。

早年魏国向晋国宣战之时,萧乐子就向司马聃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向魏国渗透。魏晋两国的边境长达数千里的边境线上,自从两国宣战,处于战争状态时,都会有晋国百姓拖家带口向魏国逃亡。

这些百姓大部分都是真正的百姓,可是却有部分是司马聃的禁卫军将士,混进其中。汝阴郡相城,也就是后世的淮北,这里原本是征南军的驻地。不过此时随着战争的临近,这里却成了流民的聚集地。

围绕着相城,萧县、丰县等十几个城,建立了无数个流民安置地点。冉明明旨下发边境各城,不得拒绝流民过境,对于缺衣少食的流民,必须皆尽全力救济。

从晋国逃难过来的百姓,在官吏们带领下忙着建立营房,修治道路,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等。虽然很多人仍是衣衫褴褛,但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晋国各地的百姓的麻木大不相同。

常年的灾害,兵荒马乱下,沉重的负担让百姓不堪重负。晋国很多地方不说千里无人烟,百里无人烟也是正常,往日一个个兴旺的城镇废弃。但魏国却不相同,似乎见缝插针,只要适合生存耕种的地方,各样房屋便拔地而起,形成一个个大小屯堡。

兴建屯堡,需要大量木料石料,大量货物。围绕这些屯堡周边,各样商铺作坊也在兴建,忙忙碌碌皆是运粮运货的商人,可以想象,以后这些地方,都将形成繁盛的村镇。

伐木厂,采石场,还有各样厂矿,畜厂也随处可见,到处可见招工的商人士绅。似乎一夜之见,整个魏国都进入大规模建设浪潮。加上大量的人口聚集,来来往往的商贾,一个字:“兴盛!”两个字:“人气!”

如果平时,想种地的百姓就给他们土地种,想做的工就给他们工作做,反正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条件。但是现在却不同了,相山一下子涌进了数十万百姓,其中老弱居多,这些人做工肯定不行,年纪太大了,学技术都学不了了,勉强可以种地。

在古代生产力非常低,一户百姓要想养活自己需要至少六十亩旱田,魏国的授田法规定丁男授田百亩,丁女六十亩。除去士族和贵族占据的土地,一个县内能拥有百万亩良田,也仅仅安置万余户百姓。作为魏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这里的荒地开垦力度很大,大规模的垦荒已经不可能了。

相城的官吏尽管也非常尽心,可是他们也感觉头大。每天都是成千上万的百姓越境而来,这些饿疯了的百姓,过来就跪在地上求吃的求喝的,钱粮和各种物资开支非常大,郡库和几个常平仓很快就见底了。

面对数十万快要饿疯了的百姓,这些官吏非常有经验,知道如果出了差池,他们就像干柴一样,一点就着。这个时代的百姓可不像明清一样,被收拾成了绵羊,他们可是饿极了就敢玩命的狠人。

这不,相城的粮食快要见底了。太守温辉赶紧去见征南将军石越,请求他的援助。

古代官职大多重叠,和现代其实也是一样的,如果同样的级别,入没有入常区别是很大的。同样的级别,职务不同,区别也是非常大的。

郡太守和州刺史其实都是一个级别,通常情况下都是正四品。征南将军属于四征将军,算是正二品武官。按说一个四品的太守不敢在堂堂二品武官面前摆谱。可是温辉出身太原温氏,头上也有一个侍御史的头衔。这个侍御史也是二品官,偏偏侍御史又可以随时弹劾大小官员。

这下,温辉不仅敢跟石越摆谱,而且他的架子也很大。温辉见了石越,捏着嗓子傲慢的道:“奉圣谕,本太守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接济流民,如今郡所有府库皆见底了,需要请征南将军调配一批粮食,用于接济流民!”

听了温辉的话,石越有点悦。暗付道:“好你个温太守,你也好不知趣,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了,大战再既,居然跑到这里要粮。”

其实,石越手中的粮食还有很多,足够征南军全体将士食用七个月以上,临时分给温辉一些没有什么,只是石越恼了温辉的态度。如果温辉可以好言好语的说,石越分给温辉几千石或许几万石粮食也不是不可能。

石越是降将没错,可是自从他降了十二年,早已自己在心中把自己当成了魏臣,再也没有内心的隔阂了。况且他也成了征南将军,属于魏国有名有号大将军了。何况大战在既,不是太平时候,这个时候可是武贵文贱。

石越也打着官腔,缓缓的道:“温使君赎罪则个,越很想帮助温使君,只是大战在既,军中粮食不能轻动!”

温太守与石大将军的会面很自然的不欢而散了。冉明为了避免在魏国形成事实上的藩镇,就在制度上着手。各地驻军,平时无权过问地方事务,同时,地方太守、刺史也无权过问军方事务,双方是互不干涉。

所以,温太守不怕得罪石大将军,同样石大将军也不怕得罪温太守。这个时期魏国的地方官不像宋朝,管着军权的钱粮,可以托军队的后腿。温太守没有办法,只得向各士绅大户寻求帮助。

但是汝阴郡和别的地方不同。黄易曾经写过一部武侠小说叫《边荒传说》,虽然这部小说是杜撰的,但是有一点写得很正确。在淮水和泗水之间,有一大片暰横数百里、布满废墟荒村、仿如鬼域的荒弃土地:南方汉人称之为“边荒”,北方胡人视之为“瓯脱”。名称虽异,但肯定是当今之世最独一无二的地方:因它既是良民裹足之地,却是刀头舐血之辈趋之若鹜的乐土。

真如黄易描写的一样,这里不会有什么士族门阀涉足,同样,即使是豪强,他们在钱粮方面也实力有限,他们需要养活自己的私兵,本身就没有多少积蓄,温太守并非没有号召力,在他的号召下,汝阴大部分士绅也纷纷解囊,只是随着魏国的商业兴起,农民有了选择,在负担太大的情况下,大量佃户选择做工,也不愿意租种地主的田地。所以,地主为了留住佃户,不得不与商贾抢人口,大部分地主选择了让利佃户,普遍田租都降至三成以下,更有甚着在一成半左右。

况且大量的南洋稻米涌入魏国,造成粮食价格非常低廉,地主的利润自然非常小。地主的日子不好过,就算想支持温辉也是有心无力。温辉费劲了口舌,最终得到了五千余石粮食。那些魏国商贾倒是非常钱,即使没有粮食,可以用钱去买。不过温辉不敢乱动,只要稍大一点的商贾不仅向国家交税,还有冉明的干股,收拾他们就是跟冉明抢钱,除非温辉的脑袋进水了,否则他也不敢轻易去动那些商贾。

无奈之下,只要一边向急报向中枢求援,同时削减流民的粮食供应。从最开始的一日三餐,三天一荤,尽管只是每人半尺长的鱼干,或者是魏国百姓都不吃的肥猪肉,可是晋国的百姓日子苦啊,别说是普通百姓,就算是中小地主,他们也不能保证天天有肉食供应,对于魏国的招待非常满意,尽管他们不是接受免费的午餐,需要自己付出辛苦的劳动才能换来食物,但是这些流民是非常感激魏国。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华夏风雨情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大人,得加钱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大周龙庭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我在宋朝造电机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这位诗仙要退婚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强横废太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宋第一奸臣这个衙门有点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四方志保家卫国红楼烟云之七郎不见长安大成公子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重燃热血年代谍影:命令与征服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穿越成丐帝种出一个强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我真没想要当皇帝大唐太子太嚣张武英殿行捕司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寒门崛起大明之最强皇孙厨神:从烧尾宴开始谋动三国少爷真厉害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红楼风起综武:之大秦仙朝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