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777章不灭桓温誓不为人

有可以不吃肉,但是却不能不吃盐。只要苻坚卡断任何一个部族的食盐供应,吐蕃各部就完全失去生存的机会,根本不用打。

再说,苻坚麾下吐蕃六部已经归顺,这六部恰恰是吐蕃势力较大的部落,再加上羌族和氐族,苻坚的实力完全强于吐蕃。

苻坚的政治势力团体虽然算不上强大,就连桓温也可以完虐苻坚,不过相对而言,一个藏区大大小小的部落总共有几十家,这时吐蕃还没有形成国家,甚至连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都算不上,面对苻坚这样的政治团体,无论在凝集力还是总体实力上,都完全落在下风。

苻坚以邓羌、吕光分别征伐,其中吕光所率领的军队则北上,从康城北上,远征苏毗王国。

这个苏毗王国其实康延川的东女羌几乎是相同的政治体制,还处于原始社会母系社会制度时期。苏毗女王达甲吾居于辗噶尔旧堡,而小女王墀蚌苏则居于悉补尔瓦之宇那(今拉萨北)。

战争打得就是综合国力,苻坚以吐蕃六部为远征基本力量,辅以羌、氐强兵,这样的军队不存在气候不能适应的问题,以绝对的实力自然很快把南到雅隆、达波,东到达布、娘波,西到藏地、朱孤,北到苏毗纳入苻坚的治下。

在苻坚吞并藏区和青海的同时,桓温也没有闲着。桓温是把荆益当作自己的根基经营的,但是在这个时候,益州从广义上的范围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然而在这个时候,汉人势力主要是集中在成都以北,只要出了成都平原,基本上都是属于獠人的活跃范围,像云南贵州,仍处于蛮荒地带。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那是先把孟获打服了。

在这个时候,南蛮人的势力却以獠人为主。

獠人的起源历史学界也没有准确的定论,有一种观点是说他们起源于老挝,在秦汉之际向南中(云南、贵州及四川凉山州)地区扩散。”

公元338年,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割据巴蜀的李寿称帝,改大成国为大汉国。獠人从羊柯(云贵)入蜀,“所在诸郡,布满山谷”,入居临溪河谷。獠人“铸铜为大鼓”(《隋书》),“击铜鼓以祈祷”,“着斑布,击铜鼓”,“疾病,击铜鼓、沙罗以祀鬼神”。

“推髻跣足”(《太平寰宇记》)。“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惟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

“惟执刀持矛,不识弓矢,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能为细布,色至鲜净”(《魏书.獠传》)。

桓温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现在我们所认识的南方,在古代都是蛮人的势力范围。像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属于山越或百越,山越主要居住于古代扬州(现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一带)的山岳地带,尤其大多分布于丹阳、会稽、豫章、鄱阳等郡。

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这些山越人事实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东汉末年,孙氏入吴地,大小山越就成了孙氏政权的心腹之患。在这个时候,孙策以强横的态度对付山越,以俘虏的强者为兵,赢者为民,数得士兵数万。那些居住在山区的山越人,自然没有平原地带上过得舒服。

他们慢慢就习惯了汉人的生活模式,也慢慢成了汉人。如果没有孙氏的数代经营,东晋南渡恐怕也没有立足之地。从此之后,这也成了后世统治者最常见的方式。

桓温也是采取这种驯化的方式,桓温也是麾下精铁全出,以邓遐征犍为郡、江阳郡、周抚征巴郡、涪陵郡,长子桓熙征汉嘉郡。

桓温自己亲征汶山郡。

獠人虽然生性悍勇,能吃苦,更善战,但是他们的装备太差了,以竹弓、木矛为主,佐以少量劣质刀剑,这样的装备,根本没有办法和桓温麾下的西府军抗衡。

况且獠人没有民族,通常以宗族为战,各不相帮,反而易被桓温各个击破。在这个时候,桓温西府军的装备恰恰是这个时代最精良的,大量不逊色于魏国的精钢兵刃、甲胄,甚至还有火药。

每一支铁军雄师都是用胜利喂养出来的怪兽,桓温就是用这些装备低劣,而且悍勇无双的獠人来练军。

桓温决定武力征讨獠人,其实还是因为他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晋元帝南渡建康,所率北方士族与江南士族妥协,分治晋国。

但是晋朝朝廷很快稳定了南方,但是桓温却知道晋元帝却给东晋朝廷从此埋下了祸根。

东晋朝廷就是一个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妥协的产物,无论皇帝还是宗室,都没有实权。皇帝想做什么事,根本无法统一南北意见。南迁北方士族倒是有不少人想着回归故里,但是南方士族却不干了。

花着我的钱粮,去收复你的老家,名、利什么都让你们占了,我们反而出力不讨好。一旦收复故土,朝廷肯定要还都洛阳,这样以来,朝廷的中枢就会从南方迁到北方。

偿到了执掌中枢权柄的南方士族肯定不想被边缘化。

自从被封为蜀王,益州就成了桓温自己的封地。在自己的封地内,桓温可不想自己像东晋皇帝那样,只成为一个外来势力与本地势力的提线木偶。益州自李特在西晋末年建立成汉国以来,李氏为了维持统治,就采取了两手准备,既拉拢巴蜀汉人豪强和士绅,像青城范长生、成都阎式、华阳杨褒等都效忠了成汉。

范长生多谋,阎式则好直谏而杨褒则德才兼备。成汉成立之初,事实上就是以范长生、阎式、杨褒为三驾马车,管理着成汉这个国家。

当然,在成汉这三大家族之后,也有数量众多的既得利益的豪强,除了拥护氐族李氏的汉人豪强之外,当然还有众多的獠人。

汉嘉(地名)的獠人(少数民族)王冲、涪陵朱提雷炤、建宁爨畺投降成汉,都受到了李雄的重用,这些獠人,皆示李雄为天人。

此时,成汉虽亡,但是獠人的势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持续扩大。

当然也和晋朝当局的政治策略有关,晋朝的政治策略就是避免矛盾激化,为了避免胡人闹事,所以就对汉人施酷法,而同属胡人的獠人则施宽松之法。汉人需要缴纳重税,则獠人不需要或少交税,这样以来,蜀地汉人一看税务太重,根本承受不住了。

这些汉人宗族族老们一合计,得了,咱们也不当汉人了,直接收起祖宗灵位,披头散发,以颜料涂抹面部,直接涌进山年,他们和獠人一样,开山田,畜养家畜,自产自给。

无论真獠还是假獠,反正整个益州除了大小城池之外,汉人已无立足之地。这些獠人生性悍勇,跋山涉水如走平地,穿林过涧如同猛虎,汉官怕事不敢惹,汉人自然更加惹不起了。除了实力较大的豪强和士绅,只数獠人的实力最大。

除了獠人的势力,就是士绅豪强了,可是士绅豪强都是更根深蒂固的本地势力,他们在益州都经过了数代或十数代人的经营,势力早已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如果动士绅豪强,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动本地豪强和士绅,桓温不敢,也没有那个实力。若动益州士绅,不仅会将以前结下来的香火之情断送掉,还会置身于万劫不复之地。

思来想去,桓温还是决定动獠人势力。不动没有办法啊,如果不动獠人势力,桓温拿什么收买人心?如果分封西府众将帅?

桓温可没有冉明那种点石成金的本事,柿子捡软的捏,只要选择了獠人部落。

桓温就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从正而治益州。古代作战讲究师出有名,所以桓温就让郄超写一篇檄文。这篇檄文文辞不算华丽,但是却霸气外露。

“大晋蜀王、太尉、安西大将军桓温告益州父老、诸藩将帅: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属我华夏之臣妾,此非汉家之霸道,乃万古之常理。自八王之乱以来,华夏分崩离析,诸胡作乱,毁我社稷宗庙,南蛮诸族亦朝贡不至,此使我辈子孙愧对列祖列宗与九泉之下。至匈奴刘渊羯族石勒、鲜卑慕容俊、氐族李雄、苻健杂胡窃篡我华夏万里河山,此乃汉家奇耻大辱。是可忍熟不可忍,氐族李氏已平,鲜卑慕容也灭,复我河山,就在当下。温虽不才,亦有卫霍之志,驱逐胡虏,匡扶华夏,北伐复土一战再所难免,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獦獠不臣之心昭昭,不服者当诛之。一屋不扫何以扫平天下,温在当前,先平獦獠,肃净益州,而后北伐。凡我汉家子孙,尚存一丝血性者俱当响应北伐,无力响应者亦当为我军祷告,若有冥顽不灵者,敢阻我为国除污秽者,是为国贼,国贼当道,温必诛之。”

此檄文传缴各地,然后桓温三路大军齐出,征讨獦獠。不过当冉闵看到这封檄文之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桓温先头部队已经跟獦獠干上了。

冉闵拿这封檄文时,手不仅微微一颤抖,叹道:“想不到桓温也是一个英雄,传朕旨意,我大魏但凡与荆益两州边境之线,沿途息兵止戈,不得越境半步。”

冉闵不是第一个看到檄文的人,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件事情,到了东晋朝堂,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东晋徐扬八郡,就连妇孺百姓也都知道了,至于读书人,那更加是人人必谈。

晋朝的读书人不是没有血性,相反他们非常有血性,只是遇到了一个没有血性的朝廷。特别是桓温檄文里的那句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属我华夏之臣妾,此非汉家之霸道,乃万古之常理。这句话都已持在了每一个人嘴上。至于桓温那句,温虽不才,亦卫霍之志。卫霍是谁,不说那还是千古大英雄卫青、霍去病了。

这篇檄文在百姓和士绅看来,特别提气,不过在年少的司马聃看来,这简直就诛心之极。特别是八王之乱那句话,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啊。司马聃破口大骂:“竖子,竖子”

这也不怪司马聃,只是教授司马聃的都是大儒和大家,学问非常好,出口不带脏字,所以这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司马聃,却不能像泼妇一样骂街。嘴里反过来倒过去就是竖子,匹夫之类的话。

盛怒之极的司马聃不仅咆哮着,甚至把皇宫里的贵重陈设都砸了。占城国进贡的那个他最喜欢的三尺高的珊瑚,如今变成了几十块碎片,就连冉明送给他的一柄百炼精钢打造的横刀,如今也砍在石柱上火星四射。

司马聃把檄文撕得粉碎,扔得遍地都是,他指着成都方向,愤恨道:“桓温这个老匹夫如此嚣张,朕若不灭他,就不配为武帝的子孙!”

就在这时,周围的宦官和宫娥都悄悄离去,四下里都静了下来。陆皇后挺着大肚子进来道:“陛下这火急可不小啊,臣妾来得不是时候,看样子,臣妾要等陛下火消了再来!”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华夏风雨情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大人,得加钱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大周龙庭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我在宋朝造电机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这位诗仙要退婚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强横废太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宋第一奸臣这个衙门有点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四方志保家卫国红楼烟云之七郎不见长安大成公子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重燃热血年代谍影:命令与征服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穿越成丐帝种出一个强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我真没想要当皇帝大唐太子太嚣张武英殿行捕司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寒门崛起大明之最强皇孙厨神:从烧尾宴开始谋动三国少爷真厉害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红楼风起综武:之大秦仙朝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