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商人多、文人多、美女多、闲人多。这次的目的是读书人,哪里有读书人,还得是书院。
扬州较为出名的是崇雅书院。其历史扬州可上溯到明嘉靖时,嘉靖六年国子监祭酒湛若水扬州考绩讲学,扬州贡生葛涧为其师在广储门外建“甘泉行窝”作讲道之所。后巡盐御史朱廷立改建为“甘泉山书馆”嘉靖三十七年废圮。明万历二十年,扬州知府开浚城壕,掘出的淤泥在空地上堆成了一座土岭,并在上面植梅数百株,又于岭前建偕乐园,作为在扬州停留的州县官吏休憩之所,并将这些建筑作为诸生讲学之所。巡按御史牛应元来到扬州时,将这里改为崇雅书院。明崇祯年间,魏忠贤大禁书院,该书院被毁,不知真假,魏忠贤真是绝好背锅侠。
明朝建立之初, 百废待兴, 明太祖鉴于元朝灭亡教训, 于洪武二年下令“学校之教, 至元其弊极矣。上下之间, 波颓风靡, 学校虽设, 名存实亡。兵变以来, 人习战争, 惟知干戈, 莫识俎豆。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 教化以学校为本。……讲论圣道, 使人日渐月化, 以复先王之旧。”于是全国各地大建学校, 出现了“无地而不设之学, 无人而不纳之教。庠声序音, 重规叠矩, 无间于下邑荒檄, 山陬海涯”的可喜景象, 故史称“明代学校之盛, 唐、宋以来所不及也。”尤其是地方学校的建设, 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况。甚至民间子弟8岁不入学者,罚其父母。我们常常根据满清和民国的情况来推测明朝的识字率,结果往往会大吃一惊。明朝诗词不流行,小说才能满足读者,而一部小说里面诗词无数。
朱以潢递上拜帖,很快学院刘山长和五位教授前来迎接,对方刚要参拜。朱以潢连忙扶起“免礼,山长大人,诸位教授大人,本世子今日之来,一是参观吾大明培养人才的摇篮,二是招收一些读书人。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说罢示意亲卫抬上6盒香皂,每盒100块,还有6块大玻璃。
“请世子为学子们指点一二。”刘山长道,明朝学院山长基本都是知名官员或退休官员,看到礼物乐了。
“哪里哪里,小子年纪轻轻,才疏学浅,指点谈不上。”朱以潢表现得很谦虚,大儒都喜欢谦虚的后生。
刘山长一看这小子可以呀,不愧为鲁藩麒麟子,亲手打造鲁家军天下第一强军。“世子请!”众人来到学堂。
“各位学子,现在由泰兴王世子给大家说两句。”
学子们听后一阵鼓掌,反响热烈,这位是出海运回好多银子的大财主。
朱以潢:“各位学子,你们是大明花朵,未来朝廷栋梁,崇雅书院更是远近闻名。世界何其大,大明25倍有余,本世子与崇雅书院有缘,赠学院一份坤舆万国全图。海外有无数宝藏和肥沃土地,抢占蛮荒,开垦土地亦是为大明做贡献,让百姓们富裕,解决百姓们的温饱比读书更有用。
大家都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路上行不通,可以开私塾做山长教授,可以写诗作画,可以写话本,也可以参加本世子报社。大明科举,名额有限。本世子特来招募200名读书人,只要懂算数,不一定需要你非常优秀,家世清白者,皆可以进入本世子报社。报社不是朝廷机构,但本世子会给你们可观的薪俸。”
“世子,报社是什么?”“如何看待心学?”“如何看待儒家?”学子们七嘴八舌。
“各位学子,报社顾名思义如朝廷邸报,用白话文写一些纪实的事件,让百姓及时了解。比如行军打仗,记录战场经过。又如推广马铃薯,有些地方闭塞,消息传递慢,有了报社印刷的报纸,就快多了。报社亦是为大明做贡献。
心学,本世子个人觉得存天理灭人欲,不现实。没有欲望人就失去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进步。知行合一倒是不错,不过这个主要是个人修养,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是要做一辈子的事情,见效慢。还不如军队里的军纪有用,军令如山,不听就有掉脑袋的危险。本来不需要任何思考,做就行了。
儒家本世子觉得,部分有用,但不需要耗费无数青春来学习。成吉思汗没有儒家征战天下,打下很大的地盘,太祖打天下没有儒家,打下很大地盘。汉高祖没有儒家打下很大的地盘,秦国楚国没有儒家打下很大的地盘。甚至野蛮的金国没有儒家打下很大的地盘。有个遥远的国家叫大秦,没有儒家统治了上千年而不倒。儒家极盛的弱宋,经常挨揍,子民如猪狗般被杀戮欺辱,事实胜于雄辩。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刻舟求剑行不通。”朱以潢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世子,如何看待名扬天下的东林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听起来很美好。但本世子觉得荒谬,太祖有令,监生不得干政,吾想读书人一样亦不能干政。读书人的世界观没有形成,如何知道自己看法是否正确,一件事站到自己立场上和国家立场看会得出完相反的结论。”
众学子大吃一惊,又不敢辩驳。
刘山长的脸都绿了,这明显是来踢馆,又拉不下脸跟黄口小儿争论,搞心学最擅长的就是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