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人是不耻于谈功业,功利。
当然开拓进取和钻营不一样。
其实也不能直接这样将后面的王朝都贬低掉。
应该是开国初进取心强,中期参半,后期就完全废掉了。
即便是高粱河车神,也主动的要攻打辽国呢。虽然自此以后吓破了胆,但是也基本符合这个规律。
除了个别朝代,基本上都是这个规律。
但是汉唐时期,这样精神面貌的比例要多一些。
董良加的这几句肉麻的话,就是李白写给韩荆州的。
没见过这篇文章的,很难相信,这样肉麻夸张的奉承的话,是最浪漫的那个诗仙李白写了。
这一点也不高风亮节,一点也不诗情画意。
但就是这样,不光李白,李贺也写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样的诗句。
这些人是不耻于求功名利禄的。
汉朝也更是这样。
而后世更多的一些人,似乎说到功名利禄就脏了嘴巴,天天宣传自己有多干净,结果却偏偏暗地里明争暗斗使手段。
也正是他们把功名视为脏东西,所以争夺利益的时候,才更怕别人发现。
干了坏事还要立牌坊。
使得手段更加阴暗,卑鄙,暗箭伤人。
真到了要这样的人守节的时候,他又不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也不愿意践行自己的话。
轮到别人说人家不守道德,自己一定会如何如何报效国家。
结果世人敬重他,让他得了好处,他吃干抹净,事到临头,又嫌头皮痒,又嫌河水凉,恶心。
至于董良这样的替刘备讨好刘表,刘备并没有感到耻辱。
毕竟刘备跟过好几个老大,这样的场面是不可避免的。
很多还是自己的敌人,自己都要奉承着,何况刘表虽然可能因为手下人进谗言有些忌惮自己,但对自己确实是挺好的。
而自己这群人还想过算计刘表,还不怎么把刘表当成像曹操那样值得严阵以待的人。
说实话,刘备多少有些愧疚和犹豫。
但是现在这些都憋在心里。
手下那么多人跟着自己就等着飞黄腾达呢?如果真有了机会,自己不愿意也得干。
而现在的奉承,不算什么,离卧薪尝胆还差得远呢。
据说勾践为了活命,在夫差生病的时候,尝过夫差的粪便来关心夫差的病情。
自己这不过是说几句好话,算什么。
不过刘备暗中瞄了董良一眼,虽笑容不改,但心里还是嘀咕。
看来存初这小子还是没有放弃打刘表主意的想法啊。毕竟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如今这好端端的去拍这么恶心的马屁,一定在暗中谋划什么。
这也是就是刘备,换了曹操,打死董良也不敢玩这一套文字游戏。
毕竟弘农杨氏的杨修都顶不住,谁能顶的住。
这也是董良没有去投奔曹操的原因之一啊。
曹操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他大度到能容纳手下背叛,容纳刘备这样的敌人。
却又小气到容不下一个耍聪明的杨修。
有人就这样说曹操多疑,变化无常。
其实确实有这样的因素,但更多的让曹操做出这样决定的,不是什么人格上情绪上一些大度小气,宽泛的形容。
而是冷静。
曹操能冷静的分析利弊,能容纳仇人,也能将手下作为棋子舍弃,一切都是绝对的冷静的利益判断。
有用的就留下,没用的就随意,如果扔掉有用就扔掉,挡路的必须干掉。
所以还是刘备更有温度一点。
董良看着自己加的几句话,又从头到尾的翻了翻过了一遍,感觉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对于邓芝和伊籍说自己八面玲珑的话。
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而且八面玲珑并不像后世那样,比喻人圆滑心思活,多少带有一点贬义。
而伊籍邓芝则完全没有贬低瞧不起的意思。
反而赞叹。
因为已经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这不丢人。
何况伊籍邓芝这么主动的过来,其实就是觉得奇货可居。
如今看到刘备董良丝毫不在意这些面子,不光不会讽刺,反而觉得高兴呢。
因为能这样落下面子而不恼怒,说明主公有容人之量,这无论是对于哪个手下来说都是好事。
而能不在意面子去争夺利益,这样的人,不死板,人情练达,灵活变通,更加的能够成事。
宗预,关羽,糜竺也都凑过来看。
宗预和糜竺也是抱有赞叹的意思。
关羽不以为意,但也不会反对。
如果对大哥有利的话,他可以放下他的原则。
也可以丢掉自己的脸面,虽然现在是董良帮刘备稍稍的丢一些脸面。
当然,刘备也是因为董良写的是自己才会乐意接受。
如果董良要写关羽张飞或者其他的手下,刘备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
身为老大,不能让兄弟丢脸,这样对不起兄弟们和下属们。
这是他这个主公的责任。
而马良和马谡则一脸好奇的在旁边等着看。
眼巴巴的,但是又不敢失礼去要,这样不合礼数,他们的家教不错。
刚才刘备念得他们都听见了,但是董良写的他们还没看见。
他们也很想知道这个比自己大几岁的校长有什么本事。
尤其是在伊籍和邓芝评论过后,就更好奇了。
刘备见这两个孩子,眼巴巴的渴望,却又故作老成,像个小大人一样矜持,也感觉好笑。
刘备近来对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抵抗力越来越低了,他已经四十了,还没有儿子。
于是刘备就把草稿递给了两兄弟。
马良还镇定,马谡太小,见被识破了想法还羞涩一笑。
两兄弟一人拿着一边,头凑在一起看。
这众大人见到这样兄弟和睦的一幕,也都微笑着。
两个孩子看完,刘备笑呵呵的逗他们,故意问道:“如何啊?你们校长可有本事?”
马良规规矩矩的附和称赞一句:“董先生思虑周全!”
他看出来点眉目了。
他是天才,年纪也比马谡大。
同样的年纪,董良给这孩子提鞋都不配,毕竟这是在千年历史上都留下贤名的人。
众人眼光又移向马谡,这小孩子低着头,瘪了下嘴,吞吞吐吐的说:“好,好谄媚啊!”
小孩子见不得这样肉麻的话。
一句话引得大伙哄堂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