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马文升同意了自己胞弟的提议,要趁朱厚照率兵出征,京城之内防务空虚的机会利用自身兵部尚书的职务调派宣府副将杨继胜带兵进京拱卫京师的消息传了出去,顿时间就引得整个大明满城风雨。

对此朱宸濠还明确的对马文升的行为进行了批复,夸赞其“识时务者为俊杰,天下英雄唯卿与孤”,并且直接下达了封马文超为太子太保,明国公,入阁为相的“诏书”,这下子更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气的马文升差点吐血三升,巴不得冲到江西把这个不争气的表弟给碎尸万段。

最为重要的是,此前马文升的确在几位内阁大学士主持的早朝上提过要调派宣府副将杨继胜进京护卫,以防生变的消息,这时候更是让人生疑了。

在这个时代,可不要小看血亲之间的关系,因为交通不发达的缘故,古代大部分人穷其一生能结识的人就这么几个,而能真正的引为知己的又能有多少呢?如此一来,古人对于各种关系裙带的重视程度就被完全凸显出来了。

古人最重视的就是宗族,就是亲人,一个人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宗族,不但做什么都没人保举,而且还会被人指责“德行有失,不忠不孝”,以后想要入仕更是寸步难行。

曾经的杨廷和,不就曾被政敌用其生父和继父的事情给抨击过,无奈之下只能以阁臣之身回家丁忧三年,也就是从他起,成了明朝高官守孝的准则。

可别以为这仅仅是回家待三年不成,《后晋书》明文规定了,丁忧三年期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晓苫枕砖”,即睡草席,枕砖头块,要粗茶淡饭不喝酒,不与妻妾同房,不叫丝弦音乐,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

丁忧的社会基础是“孝”,因为小孩初生,三年不离母仔,时刻都要父母护料,因此父母亡故后,儿子也应还报三年.但居丧时候也有些权变的,《礼记·曲礼》明确规定说:“居皮之礼,头衬创则冰,身有病则治,有疾则饮酒食肉,疚止复初”。

要是你只是一个小官也就罢了,可你要是杨廷和这个级别的朝廷大员,离开朝廷三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会被遗忘,甚至被雪藏,就算你丁忧结束之后可以官复原职,但你能确保回去以后还能与当初一样有自己的影响力吗?

所以说,古代对于礼孝亲族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后世对于自己伟大祖国和整体的重视程度,都是每个人必须也会自发地去践行的东西。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宣府副将杨继胜,不是别人,正是马文升的门生弟子,当年杨继胜前往武举测试的时候,正是马文升推荐和保举了此人。

而杨继胜能做到堂堂从二品的宣府副将,背后都离不开马文升的帮助。据说每年杨继胜回京,都会先去看望自己的恩师,而马家和杨家的关系,更是形同莫逆。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是掌管天下兵马调用的兵部尚书,一个是手握重兵有实权的宣府副将,要是二人勾结起来,加上如今京城防务空虚,天子不在,有没有太子,外头还有一个宁王朱宸濠举起刀旗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

配合上此前马文升的提议,又收到如今朱宸濠对马文升的大肆夸赞和封赏,整个朝廷上下都开始若有若无的疏远起了马文升,生怕引火烧身,自己真的成了叛乱的党羽。

这么一来,可把马文升气坏了,待在家中闭门不出,所有的朝会也不去了,整天在家里大发脾气。对此马文升可以确定,朝廷里,甚至就在自己的兵部里,必定出现了内奸。

……

而远在湖广的刘大夏,却安然的坐在家中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几封密信。

这些信件一封来自自己在兵部的门生故吏,开玩笑,我刘大夏坐拥兵部这么多年,你真以为我退下来了就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了?

马文升召集兵部开会商议是否要调派宣府副将杨继胜进京的消息,早就被人秘密送到了刘大夏的手中,又通过其他渠道进入了叶贽和朱宸濠的手里。

另一封信件则是关于朱宸濠要南下闽浙一带发展图谋的“请求”,闽浙沿海,乃是大明对外联系的门户,而由于多年的海禁政策,大明的海贸早就荒废了,而是流落到了这群高官的手中,其中就以刘大夏所代表的刘家最甚。

想要进入刘家的地盘,自然要征求刘大夏的同意了,所以朱宸濠在叶贽的指引下,亲自给刘大夏写了一封亲笔密信。

信中首先夸赞了刘大夏这么多年历经三朝,为大明立下的汗马功劳,又表达了如今朝廷对于刘家的不公平,最后说明了要是自己登了基,就让刘大夏入阁,还给其子孙封官,最重要的是会保留刘家对于海贸的控制权。

虽然叶贽对于刘家出卖自己,还在背后落井下石的举动恨之入骨,但都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下只有尽可能的拉拢和团结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才能增大自己的赢面和胜算。

至于两家的仇怨,待解决了对外矛盾,再慢慢清算好了。

于是就出现了如今的局面,刘大夏就待在自己的老家湖广,不但可以获取第一手朱厚照的动向,给朱宸濠提供情报,又可以联系朱宸濠的叛军,给朱厚照提供消息表忠心,总而言之就是两边下注,均衡发展,一旦发现哪一边有了必胜的局面,就加大筹码,从中渔利,反正无论如何刘家都是最后的赢家就对了。

朱厚照自然也得知了关于马文升的传言,说实话,对于这位弘治皇帝留给自己的肱骨之臣,朱厚照还是比较信任的,可惜军国大事,根本就不能仅凭自己的直觉和喜好去判断和决定,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想到自己刚到这个时代杨廷和父子的所作所为,就有些不寒而栗,好在如今各家勋贵的继承人和兵力都在自己手中,朝中真要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自己也还有与之搏斗的资本。

想了一夜,朱厚照决定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即就让人快马加鞭送了一封旨意给百官:刘健领阁,主持大局,马文升为朝廷肱骨,国之重臣,加封太子太保一职,暂且不用调派任何兵力进京,众臣勿要忧心,待朕扫平贼寇,自会班师回朝。

另一方面又写信给自己的亲信刑部尚书江若琉和已经是大理寺卿的张罗满,让其二人密切关注朝廷动向,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向自己汇报。

然后又写了密信给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和妻子刘良女,让她们二人不用挂念自己,又说了一堆儿女情长的事情宽慰二人。

最后是告诉张永和谷大用严阵以待,不要相信任何人,又加派了厂卫密切查访京城及周边动向。

安排好了一切,才坐在帐中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自己的安排会不会酿成什么后果。

振作起精神,朱厚照就临时召集了王守仁和新收入麾下的戚景通等人,以及各家家将,开始商议下一步的作战决策。

“陛下,依我看,如今贼子水上力量已经被全部覆灭,必定是军心涣散,不妨趁机出兵渡过洞庭湖,一举击溃这群叛贼!”胡彪本就是边军出身,对于战略,自然有自己的见解。

“没错,胡大人说的对,如今叛贼没了退路,只能龟缩于江西境内,只要天兵入境,这群乌合之众必定不堪一击。”黄云对胡彪的提议表示了赞同。

看着两位大将都有着相同的看法,而且现实情况的分析也的确如此,其余诸人也纷纷出言附和,唯有王守仁一直眉头紧锁闭口不言。

朱厚照自己也研究了一会儿,想到历史上那玩闹一般的宸濠之乱,也是根本不在乎这朱宸濠还能弄出什么新花样来,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那好,就如诸位爱卿所言,明日就派兵进攻江西,一路收复过去,活捉朱宸濠!”

“陛下!且慢!臣有疑议!”听着朱厚照就要做出决策,王守仁立即出言阻止了。

大家都知道如今开口的人是谁,对于这位“怪才”的传闻,可是人尽皆知的,纷纷等着王守仁的下文。

对于这位圣人,朱厚照自然是佩服无比的,按照历史的轨迹,这位才是平定了宸濠之乱的大英雄,而这朱宸濠也成了王守仁被封爵新建伯的垫脚石。

所以对于王守仁打断了自己,朱厚照自然不会有丝毫不满的,反倒是打起了精神洗耳恭听。

“哦?王爱卿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陛下,这朱宸濠虽是败军,但是也并非没了生路,更不用龟缩在江西境内坐以待毙,反而此人可走的道路更多了。”

“王大人此言何意?还请明示。”大内义德也是个军事迷,听了王守仁的话更是一头雾水,操着一口有些蹩脚的官话问道。

“他们要南下闽浙,另择生路!”王守仁一如既往的镇定。

“陛下,只要叛军南下闽浙,进了危害苏杭两地,退则可以遁逃南洋,要是其勾结了倭寇人等,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再者各位可别忘了,叶家的盐务生意,可与闽浙地区的人脱不了干系,要是让这群反贼南下成功,恐怕会阻力大增啊。”

听了王守仁的话,众人都如梦初醒,没错,要是真让他们南下成功了,恐怕对于朝廷平叛和社稷动荡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听王守仁的分析朱厚照也坐不住了,要是只是一个朱宸濠也就罢了,自然不用放在心上,可要是有了叶贽的相助,其又裹挟了不少吉安府的文人士子,要是再加入一群倭寇和闽浙余孽,那乐子可就大了。

于是当即就站了起来道:“立刻集结大军,征用船只,两个时辰以后进军江西平叛,直奔贼子,切不可让其遁逃闽浙,酿成大祸!”

……

内阁这边收到了朱厚照的加急密信,也是心中笃定,有了朱厚照为兵部尚书马文升“担保”,诸臣自然也就不再惧怕被牵连了,当夜刘健等人就召集了六部尚书,并且特地说明陛下有密诏相告,特别是兵部尚书马文升不得再缺席,所有人必须到场。

接到了邀请的马文升开始在家中坐立不安起来,自国朝以来,这可是内阁第一次特别声明某位尚书必须到场,一时间马文升自幼度过的鬼谋都开始浮现在脑海,差点误以为这是一场鸿门宴。

但又想到自己忠义无双,为国鞠躬尽瘁一身,身正不怕影儿斜,自己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于是跟家人交代了后世,表明了自己若是一去不回,马家该何去何从,其中更是提到了对于胞弟马文超不可入祖坟亦不可入族谱的意见,对于这种陷自己于不义的亲族,马文升是绝对不会原谅的。

随后就开始整理衣冠,抱着一副“、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的姿态踏上了步入内阁的征途。

结果到了内阁以后,却发现在场的阁臣和百官对自己恭敬有加,这可把马文升吓坏了,以为自己真的要步入刑场了,这是同僚们对自己的最后一面。

可是当听到刘健宣读的陛下的诏书,说自己为国鞠躬尽瘁,历经三朝,功勋卓着,可以加封太子太保的决定,更是让马文超受宠若惊,想到先帝和当今天子的无比信重,更是感激万分。

“恭喜啊,马太保。”

“恭喜恭喜,以后还望大家一同尽心尽力,为国效力也!”

听着大家的夸赞和恭贺,马文超乐开了花,心都更是笃定了要为陛下效死的决心。

“此外,陛下还特别下旨,说暂时不用调用任何兵力进京,等陛下扫平了反贼,自然会班师回朝凯旋而归。”

有了朱厚照的指示,大家都明确了朝廷的方针,当即就做出了决策。

……

但是朱宸濠,开始下令全军劫掠沿途境内,开始撤退至闽浙一带。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三国:曹魏有仙人华夏风雨情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大人,得加钱扼元郭宁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九锡寒门: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大周龙庭战略特勤组贞观清闲人我在宋朝造电机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这位诗仙要退婚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强横废太子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宋第一奸臣这个衙门有点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四方志保家卫国红楼烟云之七郎不见长安十国帝王大成公子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重燃热血年代谍影:命令与征服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穿越异世,带着妹妹打天下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穿越大汉,请叫我冠军侯他哥穿越成丐帝种出一个强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祖父遗机,逆时补憾】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我真没想要当皇帝大唐太子太嚣张武英殿行捕司上辈子,下辈子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寒门崛起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三国之张氏天下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